很多讀者都知道,明朝與清朝交替時,中間曾出現過一個“大順”政權,而大順國正是由闖王李自成建立起來的。史學界關於李自成的傳說比比皆是,可他究竟有沒有後人,卻始終是一個謎團。在遼寧省內,就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村裡的人都自稱是闖王的後代。他們口中所說是真是假?事情又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李自成是明末起義軍首領,早年時曾做過驛站的驛卒,後因不滿明朝腐朽黑暗的統治,一怒之下參加了闖王高迎祥的隊伍。隨著高迎祥的戰死,李自成開始自稱“闖王”,繼續與明王朝做著艱苦卓絕的鬥爭。1644年,李自成帶領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直奔北京城而來,逼得崇禎帝只能煤山自盡,大明王朝旋即宣告覆滅。李自成攻進北京,劉宗敏娶陳圓圓為妾的訊息,徹底惹怒了吳三桂,致使其“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啟山海關放清軍入主中原。
在關寧鐵騎與女真八旗兵的剿殺下,李自成兵敗如山倒,只能倉皇逃出北京城,至此之後再無一絲下落。正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自成起義之時,他的弟弟李自義也一直誓死跟隨。李自義從小心靈手巧,曾跟著手工匠人學過修補鍋碗瓢盆的手藝,因而李自成為其在軍中找到了一個管理後勤的差事。
李自成兵敗以後,大軍被清軍衝散,而李自義也成了被通緝的要犯,若是被捉拿歸案,必然會性命不保。幸虧李自義有餬口的手藝,他逃出關內,一邊為人修補鍋碗,一邊尋找棲身之地。經過長時間的漂泊逃亡,李自義最終決定在關外綏中縣的丘陵後山坡落腳,而他所謂的“家”也只是一個四處漏風的草棚子。
李自義自從落腳在綏中縣後,靠著自己樸實勤勞的雙手,積攢了些錢財,還在村裡人的介紹之下,迎娶了當地的喪夫寡婦,二人婚後育有一子。男孩成年之後,又生下7個兒子,其中6個兒子都育有後代。
李自義的後代大多分佈在綏中縣王寶村附近,還有人搬遷到錦州以及國外的紐西蘭。王寶村的鄰村叫做西營子村,村中姓李之人佔了大多數,其每一代姓名中的字都嚴格遵循輩分,從未有過亂改名字的現象。李氏族人中,有一位老人叫李景昌,早年時擔任過綏中縣某鎮的副鎮長,他曾在自己的作品《李氏溯源》中提到,他的爺爺曾親口說過,自己的祖輩是李自成的弟弟李自義,千萬不可忘記祖先的身份。
在李氏族人生活的村子旁,有一個村莊叫做東山村,此地曾有過一大片墳地,而其中最大的一座就是李自義的墳墓。不僅如此,在李自義墳墓前的墓碑之上,還寫著“皇賜李自義之墓”。李自義墓後並列有7座大墳,接著又是縱列的6座稍小些的墳包,最後才是密密麻麻的李家後人墓葬。在解放前時,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習俗,便是李氏族人輪流耕種墳墓周圍的土地,再用土地產出的糧食換成肥豬,以此舉行祭奠祖先的儀式。等到祭奠儀式完畢後,李氏族人會將肥豬煮熟分而食之。
據當地的李氏族人介紹,他們本族人還有自己獨特的“徽記”。大多數李氏族人的臉型都十分方正,並且身材健壯魁梧,有典型的西北人特徵。除此之外,李氏族人的小手指處都比較彎,腳掌小腳趾處比平常人更肥厚,甚至還會出現一個小分岔。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即漢族人的小腳趾甲都是分岔的形狀,至於該現象是否存在科學性,專家們也一直還在研究,並未給出確切的定論。如今距離明末刀兵四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幾百年,戰爭的傷痛也被抹平,而現代人在享受和平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尋找李自成的後人,這也說明了後世對大英雄李自成的懷念……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