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作品,不難看出其中隱隱的存在著一個設定,那就是“時代越往後發展,武林整體水平越衰敗”,比如《天龍八部》一書中描繪的武林堪稱金庸筆下的武學巔峰時代,就連金庸本人也曾經在《天龍八部》的第十回註解以及書末的後記中提到過書中類似段譽的六脈神劍和鳩摩智的火焰刀這種武功已經超出武學範疇,近乎魔幻,而往後則是越來越弱,到了《鹿鼎記》的清朝康熙年間幾乎已經沒有太多高手。
(段譽劇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筆者在前文提到隨時代發展而衰敗的是整體水平,所以某些時代中也會存在一些遠超時代平均水平的人物存在,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俠客行》中的石破天,《俠客行》中的武林是十分衰敗的,整個中原武林就沒有人是俠客島勢力的對手,那麼為何書中的石破天卻仍被視為金庸全書最厲害的高手之一?為何如此多人吹噓他?這是不是與“武林退化論”背道而馳?其實不然,這反倒證明了武林退化論的正確性。
一、超越時代平均的強者
不同於《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那樣各路武林高手打得有來有回的情況,《俠客行》中的石破天在武林中達到了遠超其他人的水平,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倚天屠龍記》中,此書中張三丰和張無忌這“爺孫”二人的武功水平也明顯超出旁人一截。
張三丰和張無忌為為何能夠做到強出旁人一截?兩人的原因不一樣,但都很好理解,武林之所以會退化是因為隨著時間的發展各種經典武學都有可能會失傳,而張三丰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活得足夠久,再加上接觸過高深的《九陽真經》,所以他才能夠以百年修為立足武林之巔。
(張無忌劇照)
而張無忌能夠成為絕世高手的理由就更簡單了,書中提到乾坤大挪移這門武功歷代明教教主最多也只修煉到第五層而已,基本等於是說這武功是名存實亡,沒有人能夠練成,而張無忌因為九陽神功再加上天賦異稟,練成了數百年無人練成的神功,等於是達到了數百年前武林高手的水平,所以他也強於書中同時代高手一大截。
而石破天強大的原因則是和張無忌一樣,他也是練成了數百年無人練成的武功。
二、《俠客行》的武林整體水平
透過書中存在“武當派”,以及書中之人提到了張三丰的名字來看,《俠客行》的時代背景至少是在明朝之後了,並且原著插圖中的人物形象也不符合清朝形象,所以可以確切的說《俠客行》所處的時代就是在明朝,照理說雖然沒有像《鹿鼎記》清朝時期那麼衰敗,但此時的武林也的確算得上是武學末世了。
“武學末世”在書中也體現得十分明顯,張三李四不過是龍木島主眾多弟子之二,島上如他們的強者還有六七十人,然而他們兩個來到中原武林就足以讓各門各派的高手心生畏懼,足以證明此時的中原武林有多麼衰敗。
(龍木島主劇照)
而後來石破天練成了太玄經的武功之後基本是讓龍木島主都無法招架,但由於此書中武林整體水平太弱,石破天就算再強,似乎也還是很難證明他在金庸全書所有高手中排得上號,但若是瞭解《太玄經》的作者,似乎就能夠解開這個謎團。
三、《太玄經》作者
歷史上真實的《太玄經》是由西漢末年揚雄所撰,但金庸筆下的《太玄經》顯然不能與真實的《太玄經》混為一談,因為其中還提到了一個關鍵設定,那就是將唐代詩人李白所著的《俠客行》融入其中,是將那些武功招式藏在了《俠客行》的詩文中。
(石破天劇照)
其總綱就是:“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每句詩文都蘊含著招式,再加上這經文被刻在俠客島上,從金庸描繪的武林來看,自北宋哲宗年間(《天龍八部》時代)至《俠客行》故事發生之前都沒有提到過俠客島勢力,所以說這經文早就存在,只是後來才被龍木二位島主發現,繼而讓其重現江湖,最終讓石破天學去。
無論《太玄經》的創作者是不是李白(真實的李白不僅是詩人,也是劍客,金庸常常會以歷史人物為原型塑造武林高手,張三丰、王重陽、周伯通都屬此類),那人的武功一定很強,所處的時代也應該是在北宋之前,所以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所以石破天學習了幾百年前的高強武功,才能夠達到明顯超出眾人一截的水平,這也是符合“武林退化論”的,也解釋通了為何石破天被視為金庸全書最強的高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