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公元三九五年,原先統一的古羅馬帝國終於分裂成為東西兩部分,即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就是古代希臘人移民的城市拜占庭,故君士坦丁堡習稱拜占庭,東羅馬帝國又習稱拜占庭帝國。
公元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時至十五世紀中葉,東羅馬帝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一四五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土耳其人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自率軍攻佔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繼續存在將近一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歐洲的歷史從此揭開新的一頁。
關於歷史上意義重大的節點,世人總抱以最大的熱忱對它們進行各種解讀,對於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結果感到興趣十足。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拜占庭產生此種命運的結果呢?請看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點,宗教信仰的分歧。隨著古羅馬帝國在公元三九五年分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基督教不久也在實際上分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兩支。羅馬大主教是天主教的領袖,君士坦丁堡大牧首逐漸成為東正教的領袖。東正教與天主教在一零五四年正式分裂,史稱“東西教會大分裂”。因為拜占庭以其千年之久的歐洲文化而被整個西方世界奉為聖地,所以拜占庭對歐洲來說是榮譽的象徵。
當拜占庭被土耳其人奧斯曼帝國團團包圍芝士,唯有團結一致的基督教世界才能共同保衛其在東方的這個最後的並且已經土崩瓦解的堡壘。但是東派教會和西派教會之間那種古老的宗教信仰上的裂痕至今仍然存在,剛剛由理智撮合而成的共同守護聖地的願望又被盲目信仰的狂熱所破壞,理智與和解的時刻在歷史上從來都是短暫易逝的。所以,就像在教堂裡激烈的譴責那些講拉丁語言的人背叛了真正的信仰的希臘教士,地中海彼岸的朋友們(如義大利、威尼斯、熱那亞等國)也背棄了他們自己許諾的援助。結果就是雖然羅馬向拜占庭派來了幾艘戰船和數百名士兵,隨後也就讓這座城市聽天由命了。
第二點,古老城牆擋不住新式大炮武器。昔日的拜占庭帝國,其版圖曾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然而,那個更偉大和更美好的時代留給今天拜占庭的遺產,僅僅是它的城牆而已,別無其他。現在的拜占庭帝國,它的唯一依靠和力量只剩下城牆了。這座呈三角形的城市有三道防線,在其兩條斜邊——即城市的南北兩面,南臨馬爾馬拉海,北瀕金角灣,這兩面側翼的圍牆雖然比較低,但始終是十分堅固的石頭圍牆,而面對大片開闊的東邊那一側則是一座巨大的壁壘形的城牆,即所謂狄奧多西城牆。這些城牆,一千多年來,東羅馬帝國的歷代皇帝都曾將其加固和重修,因此這座城牆也就成了不可攻克的標誌。面對以前發明的作戰工具:攻城用的撞槌、野戰炮和臼炮,這座屹立的城牆也巋然不動。可以不帶誇張的說,沒有一座歐洲城市能比君士坦丁堡更堅固和防禦得更好了。
但面對這種情況,穆罕默德二世的花了幾年來研究怎樣才可以攻克這座不可攻克的城牆。他的工程師們同他一起把每一處細節都考慮得十分周詳,但怎樣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如果使用現有的臼炮是無法摧毀這種狄奧多西城牆的。也就是說,必須製造更大的臼炮!用比迄今在戰爭中使用過的火炮炮筒更長、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炮!用堅硬的石頭製造一種比普通石彈更重、更有攻堅離和摧毀力的彈頭!終於,在不惜一切代價的嘗試中,一種巨龍似的鑄鐵怪物被澆鑄成功。於是穆罕默德二世立刻下令用這種特大尺寸的大炮裝備全體炮兵,一聲令下可以一下子就摧毀一堵城牆。東羅馬帝國皇帝們的千年城牆和新蘇丹的新大炮的一場較量在戰爭中拉開。
第三點,一座被忘卻的城門——凱爾卡門。每天每日的戰鬥持續了六個星期之後,穆罕默德二世蘇丹變得不耐煩了,他的大炮已經在許多地方毀壞了拜占庭的城牆,但是他指揮的一切攻擊到目前為止都被頑強地擊退了。又一個凌晨一點鐘,穆罕默德二世蘇丹發出了進攻的訊號。十萬土耳其人拿著武器、雲梯、繩索、鐵爪篙向城牆衝去,同時,所有的戰鼓敲起,所有的軍號吹響,震耳欲聾的大擂鼓、銅鈸、鳴笛的聲音和人的吶喊、大炮的轟鳴匯成一片,像暴風雨的襲擊。城牆上的人全身穿著沉重的甲冑持續地迎戰不斷衝上來的輕裝部隊,他們在被動的防禦中使自己的旺盛精力消耗殆盡。不過,進攻者所到之處還是不斷地被擊退下來。穆罕默德二世蘇丹不得不調動自己最精銳的部隊——奧斯曼帝國的中堅力量:奧斯曼帝國的禁衛軍,他親自率領這一萬兩千名身強力壯的禁衛軍向城牆上精疲力竭的敵人衝去!但是君士坦丁堡十三世皇帝也親自趕來阻擋這次十分危險的突破,於是再次成功地把衝鋒者的雲梯推了下去。
在這場殊死搏鬥中拜占庭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但是一次悲劇性的意外事故一下子就決定了拜占庭的命運——就像有時候歷史在它令人不解的決定中所出現的那幾秒鐘一樣。發生了一件完全無法忽視的事。在離真正進攻的地方不遠處,有幾個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透過外層城牆中的許多缺口之一衝了進來。他們不敢直接向內城牆衝過去,但當他們在第一道城牆和第二道城牆之間漫無目的的亂闖時,他們無意發現在內 城牆中有一座較小的城門——人稱卡爾特門的城牆——由於無法理解的疏忽,竟敞開著。
在和平時期,當其他幾座大城門緊閉的幾小時內,這座小城門是行人透過的地方。正因為它不具有軍事意義,所以在那最後一夜的普通激動中顯然被忘記了它的存在。起初,這些土耳其士兵以為這是軍事上的一種詭計,因為他們覺得這樣荒唐的事太不可思議了。通常,壁壘的每一處缺口、每一座大門前,都是屍體堆積如山,燃燒的油和矛槍都會劈頭蓋臉地飛來,而現在,這裡卻像禮拜天似的一片平和的景象,這座通向城中心的小門敞開著。那幾個土耳其士兵立刻叫來增援部隊,於是,整整一支部隊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就衝進了內城。那些守衛在外城牆上的拜占庭人絲毫沒有察覺背部會受到襲擊。更糟糕的是,竟然有幾個拜占庭士兵發現在自己的防線後面竟然有土耳其士兵時不禁喊出“城市被攻下了!”在戰場上喊出這等謠言,那真是比大炮更能置人於死地。拜占庭士兵也跟著喊“城市被攻下了!”於是,這樣的喊聲粉碎了一切抵抗。君士坦丁堡十三世皇帝帶著幾個隨從浴血奮戰,但已無濟於事,他犧牲了。東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光榮地以羅馬人的精神隨同他的帝國一起同歸於盡。
芝麻大的一次意外——一座被遺忘了的凱爾卡小城門就這樣決定了世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