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寧鄉市明德藍月谷學校校長黃樂面對面:教育,值得走一輩子的路

與寧鄉市明德藍月谷學校校長黃樂面對面:教育,值得走一輩子的路

寧鄉市城郊中學,有屬於它的平凡與溫暖,如今都留在了大家的記憶裡。

這所學校更名為明德藍月谷學校,建了新路、新樓。可以觸控到的外在,都變成了新的。

更新的是什麼?校長黃樂深知一所學校骨子裡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校園的氣息,課堂的氣息,學生的氣息。這是他要塑造的。

教育,是值得走一輩子的路。塑造、改變的事,讓他覺得更值得。

與寧鄉市明德藍月谷學校校長黃樂面對面:教育,值得走一輩子的路

建一所有風骨的學校

校長黃樂的辦公桌上,放著八卷《寧鄉歷史文化叢書》,這是他最近兩年翻看得最勤的書。兩年時間,他對寧鄉的過去和現在如數家珍,對這塊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有了深沉的羈絆。

2020年4月,明德中學響應長沙市“名校進園區”的號召,進駐寧鄉市經開區。黃樂受命而來,要把城郊中學改建成一所既紮根溈楚大地,又繼承明德風骨,還葆有自身氣度的學校。

於是,學校從設計之初,就摒棄了簡單的“複製貼上”。學校參考了嶽麓書院的佈局,十棟建築用連廊相接,合圍成五處院落。不同的院落有不同的景緻。譬如圖書館與食堂合圍成“歲寒三友”院落,寓意讀書是一件苦事,讀書人要有松竹梅一樣凌霜傲雪的精神。

就連建築物的命名都藏有典故。圖書館取名“南軒”,取自與寧鄉頗有淵源的南宋理學家張栻的字。張栻在嶽麓書院講學多年,是湖湘學派的代表人物;藝術館取名“鹿川”,是寧鄉籍書畫大師程頌萬的字;體育館取名“道腴”,取自寧鄉籍名人、明德校友周震鱗的字……

“讀書人的審美”滲透在每一個角落,校園裡的自然之物多過人造之物,暖色多過冷色,這讓學校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質樸、書香與古典。

與寧鄉市明德藍月谷學校校長黃樂面對面:教育,值得走一輩子的路

躬身入局重塑課堂

語文老師肖伯強記得,與校長的第一次相見,是在課堂上。

來學校的第二天,黃樂不開見面會,不做自我介紹。他不動聲色,搬著小板凳,坐到了教室後面。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黃樂更願意以這種直接的方式“進入”。他說,校園裡,美好的發生,問題的出現,都在課堂。

黃樂花了幾天時間,聽了幾乎每一位老師的課。課後,他又拿著記滿筆記的聽課本,和他們一對一交流。“這裡的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是‘璞玉’,他們不缺夢想,不缺熱情,缺的是方法。”黃樂躬身入局,找到了破局的鑰匙。

學校改變了科層式的管理模式,採用年級組長負責制,減少行政管理成本,把資源向教學一線傾斜。黃樂在每個年級設定了聯點校長,但他們只當參謀,不過多幹預。

課堂始終是校園育人的圓心。黃樂又著手推動課堂改革。他帶著老師們讀書,磨課,外出學習,鼓勵他們走出教材的侷限,用鮮活的例子、輕鬆的教法,營造行雲流水的課堂。

漸漸地,追求生命化、生活化、生態化的“三生課堂”,在明德藍月谷學校風生水起。

發現藏在深處的自我

“認識你自己”是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座右銘,也是黃樂對師生的期許。他所理解的學校,要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激起孩子們內心的漣漪,讓他們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學校的課後服務“五課堂”,為孩子們認識自己開闢了五條路徑。這裡有傳承紅色基因的“小紅花”思政課堂,有鍛鍊強健體魄的“小健將”體育與健康課堂,也有提升審美素養的“小才子”美育課堂,有培養科創精神的“小能手”創新探究實踐課堂,還有增強動手能力的“小幫手”勞動實踐課堂。

孩子們在課堂上嘗試,犯錯,接納,成長。藏在深處的自我,一點點清晰起來,茁壯起來。

眼界開闊一些,人就可以看到更不一樣的自己。黃樂把各行各業的家長請上講臺,請他們分享真實的職業生活。他把學生帶進當地的企業,看一瓶酸奶、一套衣服、一件家用電器、一塊電子元件如何誕生。每一個“寧鄉製造”都可能出自他們的父母或者親友之手,每一個“寧鄉製造”都或近或遠影響著外面的世界。

刻著校名的文化石,背後有一行醒目的文字:“做放眼看世界的溈楚少年。”溈楚是寧鄉的別稱,黃樂希望明德藍月谷的孩子,腳踏實地,認清自己,蓄積放眼世界和仰望星空的力量。

黃樂說,他小時候夢想當老師,常常支起小黑板給同齡的夥伴上課。後來,他放棄公務員的身份,成了一名教師。後來,他第一次聽到明德創始人胡元倓“磨血育人”的辦學理念,心彷彿被擊中了一般。他慶幸,認識了真實的自己,找到了值得走一輩子的路。

文:《十幾歲》雜誌記者 餘婭 彭美琳 白潔

本文原載於《十幾歲·初中生閱讀與寫作》2022年5月刊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影片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52 字。

轉載請註明: 與寧鄉市明德藍月谷學校校長黃樂面對面:教育,值得走一輩子的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