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上學以後,家長們就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越來越多,不是丟三落四,就是拖拖拉拉,一寫作業就走神,一玩遊戲就上癮。
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往往被氣得上躥下跳,不知所措。其實,孩子之所以會這樣,責任並不全在孩子,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童年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父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
在孩子上小學時,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的6個好習慣
1、自立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自己不可能一直陪伴”的道理,所以他們從小就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這樣,當自己不得不放手的時候,心裡的擔心和恐懼也會少一點。
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就要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始。一開始,父母可以從吃飯、穿衣、寫作業等身邊的小事開始。遇到事情,父母還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她獨立思考的能力。
2、責任孩子上了小學後,家長還是習慣把孩子當做幼兒園的寶寶,什麼事都喜歡替孩子做主,替孩子代勞,完全剝奪了孩子鍛鍊、成長的機會。
其實,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在我們家,爸爸負責做飯,媽媽負責刷碗,6女兒負責擦桌子掃地。這次家裡裝修的時候,無論是牆壁顏色、購買家電和傢俱,我們都徵求了女兒的意見。這樣可以給孩子一種歸屬感,也會讓孩子明白責任的重要性。
3、閱讀一說到閱讀,很多家長就會說:“我們家孩子不愛讀書,整天抱著手機玩遊戲。”這正說明孩子從小就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家中也沒有閱讀的氛圍。要想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做一個愛讀書的好榜樣。
孩子在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上小學的6年裡。如果孩子上小學時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成績提升一會非常明顯。
4、選擇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這說明我們人生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題。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在培養孩子分析、思考的能力,更有利於孩子在面臨重大選擇時,堅持自己的目標,毫不動搖。
我們也可以透過生活中的小事,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比如我們和孩子一起去超市,孩子既想買零食,又想要玩具,這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說:“玩具和零食只能選一個。”
5、規律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堅持規律的生活,做事也會有計劃,遇到困難也會韌性十足。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從小就有制定和完成計劃的習慣,父母一定記得肯定和鼓勵,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更容易出人頭地。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定製作息時間表,比如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寫作業,幾點睡覺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兒,能堅持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
6、尊重
讓孩子從小養成傾聽和尊重的好習慣,這樣的孩子一定會人見人愛的,人際關係也會非常好。
生活中,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的時候,父母要耐心的聽,這也是對孩子的尊重。父母聽了孩子的話後,也要告訴孩子傾聽被人意見,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強迫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那你的育兒之路將變得越來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