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最終失敗 朱元璋總結為兩個字

在元朝末年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中,張士誠是少有稱得上“好人”的領導人。

張士誠本是江蘇泰州一名鹽販子,兄弟四人都以撐船運鹽謀生。鹽販子吃的是苦力飯,又面臨著官府層層加碼的各樣賦稅,日子過得很是艱難。可張士誠為人豪爽仗義,每當鄉親遇到困難,他總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久而久之,張士誠在當地鹽民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

或許正是因為深知底層民眾的艱苦生活,張士誠在攻陷平江(今江蘇蘇州市),以此為根據地建立了大周政權後,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廢除元朝的各種苛捐雜稅,減輕底層民眾負擔。至於歷年來農民拖欠元朝的賦稅,張士誠一筆勾銷。就連當年已經交上去的稅賦,張士誠也退還四成。

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最終失敗 朱元璋總結為兩個字

元朝末年,由於統治者橫徵暴斂,原本富庶繁華的江浙地區百業凋零、民不聊生。為了恢復農業生產,張士誠親自頒發《州縣務農桑令》,稱“餘起兵之意,誠欲出生民於塗炭。予所在,以安全食為民之天,農桑為民事之本,有土有財只在利導,既富且教尤要提撕。令下之日,務曲體餘衷,相機度宜,俾處處有生養之具,毋徒以文具相塗飾也……”具體舉措就是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平抑物價等。

在張士誠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下,江浙地區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與發展。在戰亂和饑荒中曾經舉家遷往外地的流民紛紛重返家園。

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張士誠沒有讀過什麼書,他卻願意花大力氣發展教育,“凡屬州縣,聿稽前典,務選明博好禮之士,朝夕諷誦以修明倫序,以興起賢能。”他開辦了類似於公立學校的弘文館,招納“將吏子弟、民間俊秀”為學生。張士誠慷慨地為學生提供飲食和津貼。

張士誠還開辦禮賢館,吸納江浙一帶的知識分子。大家所熟知的施耐庵、羅貫中兩位文豪,都曾經在張士誠帳下效勞。朱元璋帳下大軍師劉基,在進入朱元璋軍隊前,也曾經是張士誠一名謀士。

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最終失敗 朱元璋總結為兩個字

在為人處世上,與陳友諒和朱元璋相比,張士誠簡直就是“聖人”。

陳友諒狠辣無情,倪文俊、徐壽輝,趙普勝這些對他有恩的人,都死於他的刀下。朱元璋狠辣無情,手下大將胡大海的兒子胡三舍私自釀酒獲利,被他親自殺掉。張士誠對朋友、對手下,都極為慷慨大方,做到了仁至義盡。

然而,張士誠儘管獲得江浙民眾發自內心的支援和擁戴,但他並沒有笑到最後。當朱元璋收拾了陳友諒之後,便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20萬精兵傾盡全力來攻打他。

張士誠所佔據的平江被朱元璋大軍圍困了一段時間,糧草所剩無幾。張士誠是個厚道人,他不肯殺人為食,幾次突圍未果,無奈之下棄城投降。朱元璋沒有殺降的習慣,照說張士誠完全可以在朱元璋的照顧下舒舒服服地過完餘生,可他抵達南京的當晚,就趁人不備,自縊身亡。終年47歲。

據說,朱元璋曾經到平江,聽當地人談到張士誠。幾乎人人都感恩張士誠沒有死守城池,而是投降了朱元璋,這次躲過了戰爭,不致生靈塗炭。

那麼,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最終失敗?朱元璋有過解釋。兩個字:“器小。”朱元璋曾經說:“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

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最終失敗 朱元璋總結為兩個字

無獨有偶,《明史》也有類似評論:“士誠為人,外遲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實無遠圖。”

的確如此。張士誠生於江浙、起於江浙,江浙商人那種“小富即安”的思想,已經在他頭腦里根深蒂固。他打下了平江後,不思進取,再無作為。偶爾心情好,就在周邊攻打一兩個城池。打得下來固然好,打不下來也沒啥損失。

就在張士誠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時,他的敵人在做什麼?朱元璋在攻城略地,陳友諒在攻城略地。而當朱元璋與陳友諒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張士誠竟然在旁邊作壁上觀,企圖“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不幸的是,朱元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了陳友諒。隨後,就直衝張士誠而來……

假如張士誠在朱元璋攻打陳友諒時,能夠趁機直搗兵力空虛的南京,哪輪得到朱元璋一支獨大?就算沒有一舉滅掉朱元璋,再不濟,將他打得半身不遂,也夠他休養生息好幾年,才能恢復元氣吧?

【參考資料:《明史》《明朝那些事兒》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2 字。

轉載請註明: 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最終失敗 朱元璋總結為兩個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