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學界,明朝的各項政治制度都極具研究價值。這不僅僅是因為明朝制度設計的嚴密性和合理性,也因為其後的清朝在建國之初就照抄了明朝的制度,並在此後的時間裡深受其影響。可以說,明朝的制度其實影響了明清兩個朝代。
而明朝的各項政治制度中,爭議最大,也最值得探究的,莫過於明初就已經定下的“藩王制度”。
一、分封藩王可能會“八王之亂”,不分封藩王可能會“藩鎮割據”,朱元璋也很無奈,所以只給軍權不給治權
中國古代歷代開國皇帝中,起點最低的莫過於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身底層,做過農民,做過和尚,甚至做過乞丐,所以他能深刻地理解底層百姓的難處,在他登基後嚴懲貪官汙吏,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讓明初的百姓過上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但與此同時,朱元璋身上也難免會帶有社會底層的一些風氣。其中,對子孫的看重就是最突出,影響最大的一點。
一般來說,看重子孫不算什麼壞事,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看重血脈傳承。但朱元璋的子孫情結比一般人都要重。
大明開國後,在討論明朝以後的基本國策時,朱元璋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分封諸王的想法。這自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上一次分封諸王還是在晉朝,那之後就引發了“八王之亂”,山河破碎、神州陸沉。這個時候再搞分封,明顯是重蹈覆轍,大臣們自然不答應。
不過,雖然群臣反對,但朱元璋還是強勢通過了這個國策。朱元璋之所以要頂著壓力分封諸王,看重子孫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卻是提防當時日益膨脹的武將勢力。
總體來說,明朝是一個以文制武的朝代。但在明朝開國之初,以淮西勳貴為代表的武將勢力卻穩穩壓著文官一頭。
淮西勳貴是朱元璋起義之初前來投奔,並在以後征戰天下的日子裡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集團的統稱。淮西勳貴中雖然也有李善長等文官,但主要以武將為主,所以代表的也是武將集團的利益。
明朝開國後,淮西勳貴仗著自己是從龍之臣,在各地侵吞土地,收納流民,逐漸成為了掌握大量土地和私人武裝的地方軍閥。
這自然引起了朱元璋的忌憚,但問題是,當時明朝雖然建立,但邊疆形勢相當不好。北方的元朝殘餘勢力心心念念不忘打回中原,南方的南越和雲貴等地對中央的詔令愛搭不理,而且還時常擾邊犯境。
這種惡劣的邊疆環境之下,新生的明王朝必須要時刻做好戰爭準備,武將就更加難以治理了。
所以,朱元璋分封諸王雖然有對子孫偏愛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卻是用來制衡當年隨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們。
明初分封圖
當然,朱元璋雖是農民出身,但畢竟不是真的農民。他在分封諸王之初就考慮到了“八王之亂”的可能性,為了防止重蹈晉朝的覆轍,他在分封諸王時與晉朝有所不同,只給軍權,不給治權。
所謂“只給軍權,不給治權”指的就是,各地藩王只有當地軍隊的臨時指揮權,而不能過問當地的行政事務。這個政策其實體現了朱元璋的真正意圖,就是讓藩王們充當中央的耳目,監視地方,而非割據一方。
或許朱元璋最初的想法是好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洪武二十五年,他的藩王監控體系中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環,太子朱標死了。
太子朱標的死不僅僅是對朱元璋本人的重大打擊,更是對大明王朝的一個晴天霹靂。因為朱元璋在明朝開國後所做的一切,包括藩王體系的建立,都是為了幫朱標掃平道路。
朱標
在朱元璋的設想中,對於淮西勳貴,他只會殺掉幾個冒頭的,其他的就交給太子和其他諸王慢慢分化瓦解。但是現在,這個已經大功告成的體系不得不因為朱標的死而發生改變,朱元璋也不得不狠心殺掉曾經的兄弟。
幸好,朱元璋的預備計劃發展的很順利,凡是有威脅的功臣們都死了,他的好孫子朱允炆完美的填補了愛子朱標的缺,完善了藩王體系。正是抱著這種想法,朱元璋安然離去。只是,朱元璋絕對不會想到,再一次破壞這個體系的還是他的兒子。
二、靖難之役後的明朝藩王的權利被大量收回,本質上已經成為了王朝的寄生蟲,這就是明朝的不幸,也是他們自己的不幸
靖難之役堪稱歷史上運氣最好的戰役,在這方面,能和它相比的只有“位面之子”劉秀打的昆陽之戰。但不管怎麼樣,朱棣還是如願以償地登上了他朝思暮想的皇帝之位。
但是隨著他的登基,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出現了。朱棣以藩王之身謀反稱帝,給其他藩王做好了榜樣。登上皇位的朱棣可以想象,在他之後,絕對會有一大堆的藩王“揭竿而起”,理由也很簡單,“清君側”!
有道是“屁股決定腦袋”,成功“清君側”的朱棣絕對不想被別人“清君側”。為了防止有人重複自己的路子,朱棣開始對朱元璋留下的藩王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就是兵權,永樂一朝,所有兵權的藩王都被一網打盡,連王府的護衛、屬官都被裁撤。其中尤以兵權最盛,號稱“帶甲八萬,革車六千”的寧王朱權為最,這位親王早在靖難之役時就被朱棣奪了兵權。
朱棣
其他的諸王稍好,直到朱棣登基才被料理,威脅小的只是被削了兵權,威脅大的直接被遷往內地,形同圈禁,幾個倒黴的,甚至連王號都被削了,貶為庶人。
之後,朱棣又不斷開始給諸王加上各種各樣的規矩。規定宗室不可以做官,即便是一向由宗室掌管的宗人府,也改成了由皇親大臣管理相關事務。親王們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前往封國,而且以後不得隨意外出。
即便是到了封地,亦是有一大堆的條條框框。比如藩王與藩王之間不得相見;不得擅離封地;即使出城掃墓、祭祀,也要向專門的官員申請。如果不經報備,直接出城,地方官要及時上奏,有關官員全部從重杖罪,文官直至罷官,武官降級調至邊疆。
藩王除了生辰外,不得宴請官員。王府中比較大的事務,要經地方官上奏後才能進行,否則就要從重處罰。王府的相關官員是由閒散人員擔任,成了養老之地。
除此以外,朱棣還規定藩王“不得預四民之業,仕宦永絕,農商莫通”。也就是不得從事士農工商四種職業,這在古代就相當與什麼事都不能做了。另外,對藩王的人際交往的制也非常嚴各,完全禁止藩王和朝中官員交往。
朱棣對藩王的政治權利雖然一削到底,但本質上他還是想透過懷柔政策解決藩王問題。所以,在嚴格限制藩王的權利的同時,朱棣也在經濟上給予了豐厚補償。然而,優待藩王的政策卻在日後的時間裡漸漸成為明朝財政的千斤重擔,最終成為明朝的催命符。
三、明朝藩王自永樂以後就基本與政局無關,而且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都打心底裡防備著藩王
永樂以後,明朝藩王的地位一落千丈,別說干預朝政,連上進的機會都沒有。在明朝皇帝和大臣們看來,那些不學無術,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賭的藩王才是好藩王。
整個明朝,從永樂之後就一直把藩王當豬養,大部分的藩王也都很配合地把自己當成豬被他們養。但是三百年的時間裡,總會有幾個另類。
寧王朱宸濠
其中最勵志的應該就是明武宗時期的寧王朱宸濠,朱宸濠是明成祖朱棣時寧王朱權的曾孫,當他當上寧王后,就不斷地想著恢復祖先的榮光。為此,他不斷地努力。一直到群臣因明武宗無子,請求挑選宗室之子過繼,他終於意識到機會來了。
為了把握這次千載難得的機會,他不斷的交結文武百官,希望他們能推舉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不過很可惜,和他交往的群臣都不希望藩王做大,只件事最後不了了之了。
但是朱宸濠沒有放棄,他又結交大太監劉瑾,透過劉瑾恢復了自己府上的護衛。在劉瑾勢大的日子裡,他還不斷地借劉瑾的名頭結交,收納了大量的地方官員和流民,在地方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派系和私人武裝。
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劉瑾失勢,他的護衛再次被取消。不過朱宸濠沒有放棄,他又結交明武宗的新寵錢寧,擴大勢力。只可惜這次手腳不太乾淨,讓死對頭江西巡撫孫燧抓到了把柄。
孫燧多番上書,引起了明武宗對朱宸濠的反感,想要處罰朱宸濠,幸好楊廷和、錢寧等人從中轉圜,才改為派親信大臣前往訓斥。但朱宸濠安插在京城的探子卻傳來訊息說,皇帝要捉拿寧王,朱宸濠不得不起兵造反。
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
正德十四年六月,朱宸濠正式起兵,一舉攻下九江、南康,並直取南京,想要攻下南京後以之為國都,改元稱制與北方朝廷相抗衡。只可惜被一代大家王陽明擊敗,悽慘落幕。
自朱宸濠和日後的嘉靖皇帝之後,明朝的藩王就再也沒有什麼出彩的了。他們大都過著被圈養的日子,一直到明末,隨著這個古老的王朝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