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效率”翻倍的方法:“之字形”閱讀法,初高中學生都實用
前言:當前學生“閱讀”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作為學生課程學習的“語文閱讀”和社會工作人員的“消遣閱讀”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前者帶著強烈的“目的性”——應對考試,後者則一種“隨意性”的體現。
“消遣閱讀”讀得怎麼樣?是否理解?理解多少?這些問題根本無所謂。但是對於“語文閱讀”來說,則非常重要。有人認為“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的“兩座大山”,這也能夠說明“閱讀”對於語文學習來說的重要程度了。
①“閱讀速度”慢,效率低下,很多考生因為在“閱讀題”上花費了太多時間,最後導致“作文寫不完”的慘況;
②“無效閱讀”太多,一篇文章讀完之後學生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讀不懂文章也就得不了幾分;
③閱讀題沒有“答題技巧”,儘管文章讀懂了,但是答題時沒有方法和技巧,任意回答,也不可能得更多分數。
這三個問題對於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都是“致命的”,任何一個問題不解決,語文成績就斷然無法提高。今天我們要給大家探討的是“如何快速閱讀”提升閱讀效率?
一、“閱讀速度”知多少?
準備好閱讀材料,手錶或手機,透過兩種方式檢測自己的閱讀速度:
根據近幾年來《高考語文全國二卷》試卷分析,我們發現“論述類”閱讀題字數在1000字左右,“實用類”閱讀題字數也在1000字左右,“文學類”閱讀題字數在1500字左右。
根據學生高中階段的正常閱讀水平,就文章本身而已(不包含後面的問題),“論述類”和“實用類”文章應用2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閱讀,“文學類”文章應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閱讀。自測一下,這個標準你達到了嗎?
二、讓“閱讀效率”翻倍的方法:“之字形”閱讀法!
一般人理解的“閱讀”大部分是指“朗讀”,但是“朗讀”是一種低速的閱讀,其特徵是“逐字逐句”的閱讀,這在考試時、公共場合根本不適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學會“用眼睛閱讀”。
在這裡,我們介紹一種“之字形”閱讀法,能夠讓學生不但提高閱讀速度,還能夠快速掌握內容概要。
對於一個素有經驗的閱讀者來說,“一行一行”的閱讀太多緩慢,必須進行“一目五行”“一目十行”式的閱讀。
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然後又從“右下角”轉向“左下角”,隨後又轉向“右下角”,這樣跨行閱讀,迴圈往復,長期訓練,“一目十行”就不再是“神話”。
由於這個視線掃描的路線與漢字“之”的筆畫走勢非常相似,因此我們也把這種快速閱讀法稱之為“之字形”閱讀法。
三、“之字形”閱讀法的使用注意事項:
初高中的學生在朗讀方式上應該“多樣化”。“朗誦”式的大聲閱讀儘管依然有用,但它在學生走上考場卻無法發揮作用。考試時,學生應該採用“默讀”之法,用“視覺閱讀”“快速閱讀”的方式進行閱讀。
“逐字逐句逐行”閱讀,其最大的弊端就在於“考試時會浪費大量時間”。“默讀每一詞”也一樣會浪費很多時間,不但如此,而且還會讓人的思維變得遲鈍,對詞語、句子的“朗讀注意力”會超過“思維注意力”。這樣一來,閱讀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為了閱讀”而閱讀,“為了提速”而提速,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劍走偏鋒”,誤入歧途。閱讀的最高目的不在於“速度”和“數量”,而在於“質量”。在“最短時間”內,“最為準確”的理解文章,這就是閱讀的“質量”,這就是閱讀的“效率”。
“閱讀速度”的提升,一方面是為了“提高閱讀質量”,另一方面,也是節約時間,為“慢速閱讀”“精品細讀”做準備。
如果學生只顧著“一目十行”,而忘記了對文章重要資訊進行勾畫和理解,那這樣的閱讀肯定就是“無效閱讀”。
提升閱讀速度的本質,實際上是為了“篩選資訊”:將那些無關緊要的資訊篩選掉,保留下“有效資訊”和“關鍵資訊”。
① 面對試卷,根據文章後面的選擇題或問答題的“題幹要求”進行界定和篩選,涉及“題幹要求”的有關資訊即是“有效資訊”或“關鍵資訊”。
② 面對一般文章,則可以根據文章的“大標題”或“小標題”進行界定和篩選,能夠集中體現“大標題”或“小標題”內容的有關資訊即為“有效資訊”或“關鍵資訊”。
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涉及“題幹要求”的重要資訊,這樣就提高了“閱讀效率”,從而在面對文章後面題目時能夠較為準確的回答出來,最終達到語文閱讀題“多得分”“少扣分”的目的。
結束語:
對於語文考試來說,“閱讀”肯定是需要法方法的,一篇文章並不是“看”完學生就有“收穫”了。有些學生“閱讀”的速度很慢,沒有“時間概念”;有的學生“閱讀”沒有效果,看了之後不理解,等於白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