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是新式小學教改先行者,與老舍是同班同學,19歲就擔任校長

前段時間,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校史館裡,舉辦了一個微展覽:“梓材為棟,千秋資始——首都教育改革先行者李棟校長特展”,為一代教育改革者李棟立傳。

李棟是誰?今天的教育界已經沒有人知道了。但翻檢一百年前教育界的改革事業,他的名字卻閃著別樣光彩。

1913年,李棟考入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與老舍是同班同學。畢業時,他們中成績好的8位同學,被任命為小學的校長,老舍和李棟都在其中。不到20歲的他們,為當時教育界的改革,貢獻了自己的青春,併為教育事業奮鬥終生。

李棟是新式小學教改先行者,與老舍是同班同學,19歲就擔任校長
1918年北京師範學校畢業照,二排右四為李棟,二排左八為老舍。

19歲的校長初露崢嶸

李棟生於1899年10月6日,他是個遺腹子。父親本是個小古董商,因為突然的離世而讓家庭陷入危機與困頓。母親用積蓄買下大興縣衚衕20號(大興縣衚衕後改為大興衚衕)的一個小院,靠租房子養家,勉強度日。

李棟小時候非常聰慧,母親靠著微薄的房租,供他讀書。艱難的童年讓他自小節儉、待人和氣有禮。1913年,他考入全部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當時培養小學和國民學校師資的中等學校,學制五年,其中一年為預科)。它的前身是1906年創辦的京師第一師範學堂,1912年6月經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改為北京師範學校,歸教育部直轄。

1913年,李棟入學時,學校剛剛遷至西城豐盛衚衕,2年後,學校遷至端王府夾道祖家街西口。

李棟與他同齡的老舍(時名舒慶春)是同班同學。民國初,這些少年師範生開風氣之先,思想比較活躍。他們參加軍事訓練,組織軍樂團,寫詩作文,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校餐廳的“包飯”剋扣飯錢,導致學生的飯菜不足,在舒慶春的領導下,大家相約“硬槓”大廚:打完飯都不走,吃完一齊喊餓,包飯害怕了,立即到校外另買燒餅補充,孩子們吃完繼續喊餓,敲打飯桌。這一鬧,包飯再也不敢剋扣飯錢了。

1916年,袁世凱要登基,同學們就給袁世凱編短劇,在課堂上表演,嚇得校長慌忙阻止。校長叫方還,字惟一,江蘇崑山人。他雖然是留著長鬚的前清翰林,對待學生卻是非常和善。老舍等幾位同學時常聚在他的辦公室,圍觀他作詩寫字;校長還經常會結合實際編寫歌曲,請音樂教師譜曲,教孩子們演唱。

這樣的教育氛圍影響了學生們的性格,過去不愛說話的老舍,變得不僅樂於表達,更顯現出文學特長與幽默本領。李棟和老舍是同班同學,也是一生的摯友(1966年,老舍去世後,夫人胡絜青還曾到李棟家)。

李棟的文章寫得不弱,唱歌、體育、語文、數學,科科全能,他還編寫過“肚疼歌劇”——彼時西洋歌劇初來,大家見主角歌唱時,總要雙手握於腹前,故戲稱其為“肚疼歌劇”,而且李棟後來在辦學中表現出的文學創造力與幽默的性格,也與老舍非常相似。

1918年,因成績優異,舒慶春、李棟等八人一畢業就被任命為小學校長。舒慶春到任第十七高等小學(今方家衚衕小學),李棟最初被派至第二十九高等小學校(位於西城北魏衚衕,學校現已無存),不久即調到第一小學(今黑芝麻胡同小學圓恩寺校區)任校長。

作為北京師範學校培養出來的首批師範生,兩位19歲的少年校長,意氣風發,為當時的教育界帶來一股新氣象。

舊時的學校,女性不能上學,男性受教育比例也是非常低。在第二十九高等小學時,李棟決定招收女童。這雖然已經是教育的共識,但此前並沒有先例。李棟還按照教育規律,將學生按年齡分為低中高三個學段混班教學,畢業班則單獨教學。從這些措施中可以看到李棟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的精神。

1919年初,教育界相關人士來到二十九小學視察。督導員在報告中對李棟的表現給予了相當大的肯定。

李棟是新式小學教改先行者,與老舍是同班同學,19歲就擔任校長
李棟(1899-1979)

將道爾頓制試驗引入北京

1919年年中,李棟因為良好的表現,被調到公立第一小學任校長。初到一小的李棟並不順利:因為民國政府的教師工資數月不到位,校長們常聯合罷教。此前在二十九小的時候,李棟的工資登記顯示是30多元,但是,拿到手卻要打折扣,到了一小之後,這個折扣越來越大。舊時代的教育史,也是老師的討薪史,甚至連教育部的官員也要帶頭去討薪。

李棟後來曾這樣描述那段歲月:“近年以來,京師公立各小學校,因經費無著,或於學期之始,開學愆期;或於學期之末,提前放假;或值學期之中,弦誦屢輟;於學校前途,影響實巨……”(《京師小學教育之隱憂》)

這樣的景況,要想辦好教育,是需要付出真心的。李棟就是願意為之付出真心的教育人。

即便是薪資受到影響,他還是提出擴招班額的要求,用以擴大學校的影響。這個要求得到了上級批准。

他還與平民教育學會合作,在校內建立掃盲班,為學校附近的男女工人辦班,每天學生放學後,由學校的主任教學,教成年人識字。李棟帶領著學校合唱團的孩子們,走進南鑼鼓巷,發傳單、唱歌曲,宣傳識字的重要,首批竟收到三十多個學生。

在公立第一小學期間,他還引進了當時世界最新的教育理念——已經在上海展開的道爾頓制試驗。為此,他給上海教育改革的先鋒人物舒新城去信詢問經驗,道爾頓制試驗在一小開展順利,一時成為北方教育改革的佳話。

所謂道爾頓制試驗,就是改教室為自修室,提供學生需要的參考圖書和實驗儀器。教師把學科知識分解成每月、每週的內容,與學生簽訂“工約”,學生按自己的能力與興趣進行分段自學。教師負責指導、督查。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它更強調個性的自學能力與合作能力的培養。

李棟積極開展課程改革實驗,為教育研究會的課程研究提供意見。1933年,學校向教育研究會呈送關於低、初、高年級說話、作文、寫字、珠算等科教材編訂辦法研究報告,學校的教學研究力受到社會認可。李棟還積極推動學校的語文教師編寫學生字典,並由繼任者出版。

這些教學實踐都是李棟教育理念的體現。他曾說:“我以為教育界同仁,都是建設平市教育的責任者,今後要表現的有三種精神:一是研究的精神,二是批評的精神,三是創造的精神。三者各有獨立性,也互有連環性。”

1934年,學校改名為前圓恩寺小學。而此時府學小學正面臨一項危機:當時北京教育界正在推行實驗改革,分別在各區選出一所學校來進行,府學小學因此更名為府學實驗小學。但因該校的校長面臨退休,改名後一年無所作為。不久,35歲的李棟,被調離公立一小,在府學小學開始書寫新的故事。在府學,他一干又是數十載,一直到他51歲。

1934年,李棟到府學後不久,他跟隨北京的實驗考察團前往南方省市考察,回來後把此前在公立一小的教育改革經驗運用到府學,府學小學的教育實力迅速提升。當年李棟校長髮現了府學的獨特之處:學校裡儲存著眾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如大成殿、明倫堂以及文天祥祠等。他帶領師生給每一處古蹟拍照寫說明,這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活動為文天祥祠留下了完整的資料,為後來的修繕提供了幫助。

李棟是新式小學教改先行者,與老舍是同班同學,19歲就擔任校長
李棟拍攝的文丞相祠大門

晚年為街坊鄰居排憂解難

從19歲至51歲,從一小到府學,李棟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母校“弘毅”的校訓,這也是他奮鬥一生的信條。可惜的是,這位北京教育史上有著傳奇色彩的校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不為人所知,他的光輝事蹟就這樣隱沒在歲月長河裡。但我相信,他的光芒總會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

我不斷收集李棟的資料,也透過不同的媒介,把這些發現公佈於眾,讓更多人瞭解他。2021年,我接待了一位老人——李棟的外孫女——她代表李棟的家族後人來看望我,感謝我,讓他們和許許多多的人知道了自己姥爺的故事。隨後我與她的深談,讓我瞭解到了李棟校長在家庭生活以及晚年的諸多經歷。

1920年左右,李棟的母親為他操辦了婚事,他的夫人出身中醫家庭,家境殷實,從小讀書識字。婚後,李棟夫婦琴瑟和鳴,育有三個女兒。上世紀30年代末,他們又抱養了一個男孩。李棟家教嚴格,四人從小學習成績優秀,三個女兒報考師範專業,後來從事教育工作;小兒畢業後也從事教育工作。

李棟是新式小學教改先行者,與老舍是同班同學,19歲就擔任校長
李棟晚年在家讀書

我還知道了為何李棟在51歲的時候消失在公眾視野裡。這與多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訪問有關。

1946年春天的一個週末,在京的蔣介石與傅斯年等人突然到文天祥祠參觀,因其在府學小學內,且李棟校長最為了解它的歷史,正在家休息的李校長被校工請回學校。李棟為蔣介石一行細緻介紹了文天祥祠的歷史。參觀結束後,蔣介石還和他合了一張影,藉著這事兒,他後來被指定填表加入國民黨。這也給他留下了後來說不清楚的尾巴。

1951年,李棟被管制一年,在街道接受監督改造。1952年,因為接受改造態度好,給予解除管制,但他被學校開除公職,從此賦閒在家。在家裡,李棟利用自己的所學,幫助街坊鄰居。1958年,全國掀起“掃盲”運動,街道要李棟做點事。李棟就辦了一個掃盲班,教不識字的婦女讀書識字。

李棟的晚年,在平淡中度過。他常跟晚輩們唸叨:自己的一生,雖然沒作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問心無愧。自己這輩子,除了教書也沒幹過什麼別的事,很知足。

1979年5月9日,李棟離開了他的家庭與事業。

李棟的外孫女說,在他們家的小院裡,有兩棵800多年曆史的棗樹,每年春天都會開滿黃綠相間的小花,孩子們總是期待著棗子的成熟。因為那時,李爺爺會帶著大家打棗、撿棗,連帶著院裡成熟的石榴、葡萄等,都會分給大家,一起享受豐收的快樂。

(原標題:與老舍是同班同學 畢業後與老舍同批擔任小學校長 李棟:新式小學教改先行者)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李東林

流程編輯:u005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719 字。

轉載請註明: 李棟是新式小學教改先行者,與老舍是同班同學,19歲就擔任校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