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黃巢的詩描寫了怎樣的心境 黃巢起義吃了多少人

由 聊素麗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黃巢的詩

目前關於黃巢流傳較廣的詩有三首,分別為《題菊花》、《不第後賦菊》和《自題像》。這三首詩在時間上有遞進的關係,從黃巢的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描寫了黃巢在不同時期的心境的變化。

黃巢畫像

《題菊花》是在他在青年的時候寫的一首詩,這時候的他豪情萬丈、雄心勃勃,彰顯出他青年時的豪情壯志。這首詩是他第一首為菊花寫的詩句,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寫菊花,對菊花的命運的不公表示同情,又想要幫助菊花擺脫這種命運。

《不第後賦菊》是在他生活遭遇很大變故之後寫的詩句,自己的屢試不第,生意遭到破產,生活顛沛流離等各種變故,使他的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了很沉重的打擊。於是,他將自己比喻成一朵菊花,想要擺脫自己悲慘的命運,想要跟命運進行對抗。之後唐朝末年便有了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搏殺,血雨腥風遍佈了整個大地,黃巢開始了他的起義之路。這句詩中的“我花”,套用現代版本的理解就是廣大農民群眾。黃巢拋棄了富家子弟和知識分子的頭銜,他成為了農民群眾起義的領袖人物,他渾身充滿殺氣,並且蔑視一切,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也就隨之橫空出世了。這場農民起義長達十年之久,建立了農民的政權,多歷史的推進也存在著一定的影響。

《自題像》是他晚年所寫的詩句,詩中表現出一種淡定自若的儒家風範,雖然也有人懷疑不是他親手寫的。

黃巢起義吃了多少人

在眾多的苦難之中最大的人間悲劇就是吃人,而在歷史上發生這種人間悲劇的事情卻經常發生,尤其是唐末年間黃巢所帶領的農民起義軍,由於當時軍隊糧食的匱乏導致了人吃人的人間慘劇。

黃巢像

以黃巢為首的起義軍,在起義失敗的前夕在圍攻陳州近一年的時間裡,為了維持兵隊的戰鬥力,採用過機械化的方式將人磨成肉醬來充當軍隊的糧食,同時也創造了讓人毛骨悚然的吃人記錄。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可怕的事情,是中國之最,同時也是世界之最。按照歷史的教科書上來看,黃巢是農民兵起義的領袖人物,他的起義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促進了時代的進步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對事物的探討應該需要用全面的角度進行分析,不能因為他推進了時代的進步而忽略了他本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這位“偉大”的起義軍領袖,在對普通老百姓的殺害方式上來看是許多歷史上的人物所望塵莫及的,他的食人手段太過於殘暴。

到底黃巢在圍攻陳州的期間,吃了多少人歷史中並沒有明確地記載,也已經無法進行統計。但是有據古書記載,在黃巢圍攻陳州的一年的時間裡,黃巢軍隊俘虜陳州周邊的百姓來當做食物,每天殺掉的百姓有好幾千人,他們把抓來的百姓放入石臼中,然後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合著百姓的骨頭一同吃掉。一天時間內就要殺掉好幾千的百姓,再粗略地計算一下一年的時間裡要殺掉的百姓數量,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黃巢之謎

迄今為止,黃巢的死都是一個未解之謎,在《新唐書》上所記載黃巢是自刎而死,但在《舊唐書》上說黃巢是死在別人的刀下,甚至還有人說黃巢在戰敗後並沒有死去,而是削髮為僧,過起了隱居的生活。那麼,到底黃巢是怎樣死去的呢?讓我們一一來做分析。

黃巢畫像

對於黃巢死於他人手下的也有不同的觀點。唐代學者崔致遠所著的《桂苑筆耕錄》中的記載,說黃巢是被時溥所引誘的起義軍中的某個將領所殺,但是這又跟尚讓殺死黃巢產生了分歧。因為從時間上推斷,那時候尚讓已經投降朝廷,時溥也不會再去引誘拉攏尚讓,再則黃巢也不會對早已背叛的尚讓沒有防備,所以這個不可信。但是崔致遠的文字是比較可信的,因為他與黃巢處於一個時代,可信度比較高。因此,可以推斷出黃巢確實被他人所殺,最有可能就是死在他最信任的外甥林言的手上。

關於黃巢的死敦煌殘卷上的記載不太可信,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黃巢死在泰山附近的狼虎谷有很多史料都進行了相同的記載,相信這個記載不會有太大的差錯。而且肅州離泰州相差甚遠,肅州的官員是如何得知黃巢被尚讓所殺呢?所以這點不可取。

但是,又有許多宋人在筆記中說黃巢並沒有死,而是削髮為僧,隱姓埋名。但是,試想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在經歷了數十年驚心動魄的戰爭生涯後,怎會甘於隱姓埋名,看似榮辱不驚呢?而且他是一個非常狂妄、固執的人,他怎會苟活於世上?因此,這種說法只是想給歷史人物蒙上神秘面紗罷了。


 

黃巢造巨舂磨碎人肉當軍糧

根據歷史書教科書上所說,黃巢是一名優秀的農民起義領袖,他的起義加速了封建統治的滅亡,是為人歌頌的物件。但是事實上,這位稱要為百姓謀福利的領袖,在對待百姓的手段上可謂是讓人膽戰心驚,他的食人手段是任何一個屠夫都不能與之相比的。

黃巢畫像

中和元年,黃巢帶領起義軍攻入了長安,推翻了唐朝的政權。廣明元年,黃巢自立為王,建立了大齊政權。

後來,在與唐軍的戰爭中戰敗,同時又聽聞自己信任的手下孟楷被遇害,非常生氣,發誓一定要為孟楷報仇,之後又進攻陳州。在他包圍陳州的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為了應付軍隊的軍糧問題,保持軍隊的戰鬥力,於是便下令抓百姓來當作軍餉,造了無數臺巨舂磨來磨碎人肉,數臺機器同時開工,成為了供應軍隊的糧食作坊,在陳州周圍的百姓不論男女老少,全部抓來充當軍糧,放入巨舂中,因此又稱此地為“搗磨寨”。在黃巢圍攻陳州的三百天左右,吃點的人有好幾十萬人。陳州的老百姓吃完了,他們便選擇別的地方進行原料的收集,縱兵四處侵掠,從河南、徐州、鄧州等十州對百姓進行俘虜。

黃巢起義軍所採用的機械化的殺人方式,將活人進行搗碎,把人肉當軍隊的糧食,供應圍城的軍隊,來保證他們的戰鬥力,這種規模和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像黃巢這樣的惡性,是人性滅絕的屠殺。

黃巢盜墓

在眾多的歷史記載的盜墓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挖掘墳墓事件最多的是發生在亂世的時候,歷史上發生盜墓的最多的時候是在魏晉南北朝的時期。那時候的中國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亂世會出英雄豪傑,同時也會出現盜墓之人。

黃巢畫像

黃巢的出現就是處於亂世,黃巢雖然能文能武,也粗略瞭解一些筆墨,但是對於盜墓還是一個門外漢。由於沒有盜墓的常識,再加上自己身邊也沒有幾個是有文化的兄弟,不少墳墓被他們挖掘但是卻沒有並開啟,所以眾人稱黃巢為最愚蠢的盜墓者。

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由於甚得民心,所以他們的義軍隊伍不斷地壯大。在之後,攻佔了很多的地方,殺死了眾多的官吏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在公元880年黃巢在長安城為低,建立農民政權。在黃巢軍隊前期,黃巢聲稱“整眾而行。不剽財貨”,那麼他那麼大的隊伍的糧餉是從哪裡來的呢?其中盜墓就是他的財路之一。

黃巢被盜墓史上記錄在冊是因為他所盜的墓都是重量級的。他挖掘過秦始皇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以及武則天與吏治合葬的墓乾陵。

但由於他沒有盜墓的知識,所以很多墓都沒有開。其中,乾陵就是沒開之一。在歷史文字的記載中,黃巢在挖掘乾陵時動用了40萬的起義軍,在梁山的西側進行開挖,當時都快挖掉半座梁山,但最終還只挖出了“黃巢溝”。因此,乾陵躲過了一劫,至今仍儲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