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為您揭開中國古代歷史秘聞、世界歷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時期的歷史檔案揭秘,為您揭開最神秘的歷史秘聞,還原歷史真相。
形勢所逼之下,董卓焚燒洛陽,前往長安,之前已下達指示,御史中丞以下的官員皆跪拜迎接。看著跪在地上的昔日宿敵皇甫嵩,董卓洋洋得意地問"服不服",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曾經"威震天下"的鎮壓黃巾起義第一功臣,皇甫嵩也不得不,違心陪著笑臉說,"在下有眼無珠,不識泰山。"迎合董卓,怯懦地選擇明哲保身。
洛陽城
為何曾經名滿天下的昔日英雄,淪落到如此地步,甘當受辱?難道軍事上抵不過董卓而拋棄抗爭,應召入京?還是另有隱情?那麼先看一下當時兩人的軍事實力。
董卓獨攬朝政之後,擔心後院起火,緊鄰其大本營地涼州的三輔地區,就有不可不防的極其危險分子-手握三萬精兵的皇甫嵩(駐紮在槐裡)和京兆尹蓋勳,兩位可不是泛泛之輩,都是非凡人物。董卓深知在軍事謀略上皇甫嵩相比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用多言,當然有親身經驗。
槐裡
當初,討伐黃巾軍之時,在黃巾軍大本營河北討伐天公將軍張角、人公將軍張梁兄弟的盧植、董卓,相繼失敗,皇甫嵩臨危受命,先斬除張梁(張角已病死),然後滅殺地公將軍張寶,從而消滅黃巾軍主力部隊,把東漢王朝從死亡邊緣上重新拉回來,威震天下。顯而易見,從結果來看,軍事能力上,皇甫嵩明顯勝於董卓。或許有人就問,碰巧皇甫嵩運氣好罷了,單單以一場戰爭勝利,判斷能力的高低,確實有點牽強,幸好,有一場董卓和皇甫嵩的直接較量,輕而易舉地斷定孰強孰弱。
中平五年(188)十一月,涼州叛軍首領王國圍攻陳倉,朝廷又任命左將軍皇甫嵩統領前將軍董卓,共派遣四萬人軍隊討伐王國。董卓認為陳倉危急,應該速派軍隊救援,然而皇甫嵩持反對意見說:"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兵。陳倉雖小城池堅固無比,不易攻破,待賊眾士氣下落,疲憊不堪之時,發動進攻才是取勝之道。"果然,王國圍攻八十多天未能拔下城。
次年(189)二月,久攻未下,疲勞至極的反賊們解圍撤軍,皇甫嵩立馬出兵追擊,此時,董卓出來勸阻說:"狗急跳牆,兵書上說,窮寇勿追。"皇甫嵩回答說:"我們現在發動進攻的是全無鬥志的想逃亡的疲憊之師,不是\'窮寇\'。"於是皇甫嵩獨自率軍出擊,讓董卓作後援,連續作戰,大獲全勝,剿滅一萬多人,董卓羞慚惱恨,從而與皇甫嵩結下仇恨。
董卓
兩人直接PK中,董卓完敗,綜合上述,毋庸置疑在軍事謀略上皇甫嵩更勝一籌。那麼當時董卓手上有多少兵呢?沒有查到準確的史料記載,但從側面可以瞭解一些,董卓被殺之後,李傕、郭汜為首的涼州兵團攻打長安之時,共有十餘萬人。
當時,董卓已吞併丁原幷州集團軍、何氏兄弟何進、何苗部隊,收編白波軍楊奉部隊,至少也有幾萬人;原來宿衛都城的二三萬禁軍;還有考慮到新招募的兵卒等等,共加起至少有六七萬人,由此推算,董卓入京之前頂多有四五萬軍隊,與同樣等級官職的皇甫嵩軍隊數量多也多不了多少。
涼州兵攻打長安
還有另一件事情說明此點,董卓入洛陽之前,皇甫嵩侄兒皇甫酈曾經說過,"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大人今為元帥,杖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兇害,此桓文之事也。"若兩個人軍隊實力差距懸殊,不可能說出此種生死攸關的話,說明董卓軍隊和皇甫嵩軍隊,兩方實力相當。
詔書到達皇甫嵩軍中之時,同樣收到詔書的京兆尹蓋勳與皇甫嵩密謀討伐董卓;還有皇甫嵩的下屬梁衍勸道:"目前董卓獨攬政權,若將軍應召入京,重則有殺身之禍,小則難免受辱。現今董卓安排皇帝遷都長安,自己留守洛陽,正好此時,迎接皇帝,與關東軍聯合,東西兩面夾擊,可以擒拿董卓呀!"
然而,皇甫嵩都一一拒接,毅然而然,前往洛陽。普通人也能看出,明顯為調虎離山計,讓皇甫嵩放棄兵權,請君入甕,以便束手就擒。難道皇甫嵩智商有問題,沒有看出來其究竟,然而回顧其以往戰績,不像是智力上有問題之人,肯定另有其因。那麼是什麼原因呢?先了解一下,皇甫嵩的一些經歷。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教之後,經過二百多年的儒家思想洗禮,綱常名教儼然成為東漢王朝大多數人的行為規範,從而忠誠成為核心道德規範,即對君主盡心竭力,全心全意,毫無隱瞞。
皇甫嵩生於涼州安定朝那(今寧夏固原),曾祖父為度遼將軍皇甫稜,祖父為扶風都尉皇甫旗,其父皇甫節為雁門太守,叔叔皇甫規為度遼將軍,東漢末年鼎鼎大名的"涼州三明之一",顯赫的將門之後。
尚書
皇甫嵩,年少就有雄心壯志,喜歡讀《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且深得家族優良遺傳,熟習騎馬射箭,可謂文武兼得、根紅苗正,按現在說法,所謂的德體智全面發展的深受家長和老師喜愛的優等生。
果然不負眾望,被舉孝廉、茂才,逐步擔任郎中、霸陵令、臨汾令、議郎、北地太守,平定黃巾起義之後,榮升為左車騎將軍兼任冀州牧,爵位由原來都鄉侯升為槐裡侯,享受八千戶的租稅,可謂錦繡前程,前景一片光明。
擔任冀州牧期間,向朝廷奏請免除冀州百姓一年田租,用來救濟饑民,得到皇帝批准,由此深得民心,以致於坊間流傳歌謠,"天下大亂兮 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
皇甫嵩向來如此,每次行軍休息之時,待到士兵營帳建完之後,才進自己棚帳;士兵吃完之後,自己才用餐等等,盡顯仁義之舉,不僅如此,對於朝廷忠貞不渝,真是稱之為"儒家學說標兵"也無過之。
黃巾起義
平定黃巾起義之後,皇甫嵩名震天下,但朝政依舊混亂不堪,一日不如一日,天下越陷越入水深火熱之中。於是曾經的信都縣令、涼州名士閻忠,勸導皇甫嵩說:"現在機會擺在將軍面前,智者順時而動,您抓住機會,要保持大名。"皇甫嵩卻問:"這是說什麼呀?"一臉懵逼的樣子,也不能怪他,也不是裝傻犯糊塗,而是他心底裡未曾有過篡位自立的想法,難怪一臉懵懂。
閻忠繼續說:"現在您軍功卓越,又有高尚品德,而要侍奉昏庸的人主,怎麼求得安全呢?"皇甫嵩說:"朝夕努力工作,心忠於皇上,怎能不安?"皇甫嵩想得太天真,世上事情不是你一個人努力工作,遵守規矩,就安然無事。
閻忠說:"韓信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況且現在宦官當道,不能與昏庸君主久居,若不趁早圖謀,想後悔都來不及。" 皇甫嵩驚恐地說:"圖謀大業不是平庸的人所能做到,人不能忘主,蒼天不會保佑叛逆者。若徒然想達成功業,禍害加速到來,不如盡忠本朝,恪守臣節。或許受誹謗,遭遇流放、拋棄,但還能留好名聲,反常的言論,我不敢聽從。"聽完之後,閻忠完全確信皇甫嵩絕不會採納自己建議,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離皇甫嵩而去。
由此可知,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皇甫嵩的字典里根本無法查到"叛逆"二個字,心裡未曾有過一丁點此想法,滿腦子全是忠君、恪守臣節之念,另一件事情更說明此點。
涼州兵
中平六年(189),朝廷為了削減董卓手中軍權,決定升遷董卓為幷州牧,其軍隊由皇甫嵩接管,然而董卓不聽從,此時,皇甫嵩的侄兒皇甫酈勸說:"朝政混亂不堪,導致天下大亂,能夠挽回危局者,只有大人與董卓而已。現在兩人已結怨,勢不兩立,董卓奉詔不從為逆命之罪,還趁京師混亂,遲遲不行,說明懷有不臣之心,且兇殘冷酷,將士不附,大人身為元帥,依國威討伐,對上顯忠義,為下除害,可立絕世功勳呀!"
然而,皇甫嵩說:"專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標準的儒家優等生模範答案-"不聽命雖然有罪,不請命誅殺也有責。"若是換成"不良學生"曹操、孫堅之輩,肯定是先斬後奏,就是先解決問題再說後面事情,皇甫嵩顯然太過於拘謹,明哲保身。
皇甫嵩上書朝廷之後,昏庸的靈帝只是責備董卓不是,未採取任何措施,事實上此時的朝廷有心無力,沒辦法解決董卓,於是董卓更加怨恨皇甫嵩。
優等生皇甫嵩,一而再,再而三失掉剷除董卓機會,終究還是應召入京,結果不言而喻,董卓就等著皇甫嵩,自來送死,以無須有的罪名囚禁。史書上記載,因皇甫嵩兒子皇甫堅守與董卓私下關係不錯,當眾磕頭求情,才避免死難。
皇甫嵩
其實,這只是董卓借坡下驢之舉,當時關東軍聲勢浩大地正在討伐董卓,真正原因為董卓害怕殺死皇甫嵩之後,其部下們鬧事,使其兩面受敵,進退兩難。
不久,董卓被呂布殺死,其部下李傕、郭汜作亂長安,此時的皇甫嵩或許後悔莫及,因而在憂憤與疾病雙重打擊下去世。
正如宋末元初大儒郝經所言,“(皇甫)嵩(朱)儁有大將之略,昧匡時之幾,遂為桀逆所制,不能以功名終。”綱常名教的羈絆之下,皇甫嵩未能抓住挽救時局機會,反而被董卓所控,鬱鬱而終,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才華功成名就。
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為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