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時期,是大家非常熟悉,又值得稱頌的堯舜禹時期,它有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領導人之間的傳承順序是——禪讓制。
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禪讓制就是上一任領導人年紀大了,就會把自己的位置傳給另一位有賢能的人才,讓他繼任部落聯盟的首領,他的本質就是傳賢不傳親。
在堯的時代,他的態度還是非常堅決的,堯晚年徵求大臣們接班人意見的時候,他們都建議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丹朱,但是堯以自己兒子“籲!頑兇,不用”嚴辭拒絕了,也許堯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至少大臣們也沒有建議他傳位給別的兒子。
最後一番考察和篩選,選擇了賢能的舜。同樣是在舜的晚年,面臨著同樣的情況,舜選擇了治水有功的禹,又把部落聯盟的首領職位傳位給禹,進一步發展了禪讓制。到了禹晚年,想傳給伯益,但是沒有成功,最後卻傳到了啟的身上,從此就開始了家天下,這標誌著著夏朝正式開始。
我們不禁要質疑這個事情了,因為中國歷史上後來的一些朝代,除了有正史之外,還有很多相關的輔助資料,特別是有的朝代還有專門記錄皇帝一言一行的《實錄》,就能夠更加佐證這個朝代的一些事情了,也就能很好的避免孤證的發生了。
幸好,有一個很好的證據產生了,在此我們要感謝西晉時期的一個盜賊,他的名字夜很有意思叫“不準”,他在盜取戰國時期魏安釐王的墓時發現了一些有文字記載的竹簡,這本書叫《竹書紀年》。這不是一般的書,裡面的記載的一些事情都是毀三觀的,比如在堯舜禹禪讓的事情上,特別是對舜的繼位和德行描述與《史記》的記載完全相反。
竹書紀年的記載是: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放堯於平陽。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這段話清楚的表明了堯在晚年的時候,是被當時大權在握的舜囚禁起來後奪權的,舜即位後大肆滅掉堯的大臣,這其中就包括禹的父親鯀,只是後來禹逃到外地後,糾結力量最終戰勝了舜,把他流放到蒼梧。後來禹即位,傳位給兒子啟,開始了家天下的統治。
這上面的記載就是與《史記》的記載完全不同,這就涉及到一個真偽的問題,到底誰說的是真的,誰說的是假的。
我們看一下《竹書紀年》的成書年份,它也是一部官方編修的史書,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魏國,是魏國官方編寫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既然是官方修史,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況且還是被埋葬了魏王的墓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是魏安釐王也是喜歡這本書的,而且在生前應該是主動下令一起陪葬在墓中的。
或者即使安釐王沒有主動交代讓這本書陪葬,那麼他的兒子或者大臣們知道他喜歡這本書,應該也是根據國王的愛好,把這本書陪葬在墓中的。那麼可以看得出這本書在魏國的地位應該是相當高的,至少國王是相當喜歡的,才會這樣做。魏安釐王是公元前243年去世的,那麼這本書肯定成書於公元前243年之前。
另外從現在記載的文字中看,第一個反對禪讓制觀點的人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他在這件事情上和《竹書紀年》有相似的觀點,他的生卒年是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他在《荀子·正論》中就對禪讓製表示明確反對,其在書中是這麼記載的“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他這句話有兩層意思,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社會上是有“禪讓制”這個觀點的,而且這個觀點也是一直流傳到當時荀子生活的戰國末年,而且這個觀點應該是當時社會上比較盛行的一個觀點;第二層意思,荀子是相當反對這個觀點的,在荀子看來禪讓制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而且他認為“禪讓制”這個觀點是淺薄之人的觀點,這個觀點是不值一駁的。
同時期還有另一位著名的大家,也就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子,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生卒年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和魏安釐王基本是同一時代的人物,他也是非常反對禪讓制這個觀點的,他在《韓非子·說疑》中明確指出這個事情的過程是“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他認為禪讓制明顯是假的,都是被迫退位的,也就是說是舜在取得了一定的實力後,逼迫堯退位自己強行篡位的,同樣在舜的晚年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也是被禹逼迫退位的。韓非子的觀點和《竹書紀年》的觀點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魏安釐王、荀子、韓非子是同時代的人,我們可以相信這個觀點在那個時代也是非常盛行的。
那個時代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禪讓制”雖然是一直流行的觀點,但是“篡權說”也還是有很大市場的,畢竟在魏國甚至還成為官修史書的主流觀點,可見這個觀點肯定是得到當時官方承認的,甚至是上層社會的承認的。
此後過了100年左右,到了漢朝的司馬遷時代,這時已經是戰國、秦朝以後的漢帝國時期,那麼司馬遷是怎麼寫的史記呢?用八個字可以概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在前期讀過很多書,後來又到很多地方實地考察。
在堯舜禹禪讓制的事情上,肯定是聽說過很多觀點,有過很多種說法,他選擇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禪讓制”記載下來了,並且寫在了自己的《史記》中。我們要看到《史記》基本上是司馬遷一邊調研,一邊寫出來的。
即使他走過很多路,讀過很多書,但是畢竟也是一個人在戰鬥,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況且當時正是漢武帝提倡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儒家思想的核心觀點就是“仁、義、禮、智、信”為代表忠君思想,司馬遷在這方面的記載正好契合了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
此後,更有趣的是《竹書紀年》這本立場鮮明,觀點突出的書,從晉朝出土傳到宋朝竟然散佚了,不管是主動散佚還是被動散佚的,我想一定得到官方的某種支援!因為宋朝是文人的春天,而且是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的朝代。
宋代的大儒可是出了好幾位,從二程到朱熹,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儒,在當時的社會中,《竹書紀年》所記載的觀點無疑就是異端邪說,與當時的官方思想和社會主流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況且趙宋政權就是靠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權的,和韓非子的“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觀點,無異於完全相同。
這就犯了官方的忌諱,所以說無論是從官方的暗地支援還是到當時學者的積極推動,肯定有一股勢力在一直推動著這本書的散佚,況且這些學者和官方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或者說有些著名的儒家學者就是當時的大臣,所以說在宋朝散佚就不足為奇了。
話題再回到那個遠古的時代,我們知道在那個時代是有很多部落聯盟的。比較知名的幾個部落聯盟首領有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是比較大的,當然肯定不止這三個,肯也會有很多小的部落。在後來的部落鬥爭兼併中,黃帝打敗炎帝形成了炎黃部落,然後又打敗蚩尤,這個部落成為了黃河流域的大部落。
《史記·五帝本紀》中明確記載這個部落是一直以家族式向下傳位的,黃帝傳位給兒子昌意,然後昌意傳給兒子顓頊,一直到窮蟬、帝嚳、摯,而摯是一個庸才,沒有什麼政績,後來其弟弟堯即位,統治這個大部落。
到了堯晚年的時候,本來應該由其兒子丹朱即位,但是這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竹書紀年》的觀點大膽猜測,這時的朝政已經由遠支家族的權臣舜掌控了,他囚禁了堯和他的兒子丹朱,並逼迫堯退位,自己成功上位。
因為堯是一脈相承即位的,而舜就是徹徹底底的遠支家族了,《史記》是這麼記載的,“重華(舜)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可以看得出他和堯的親情已經差距比較遠了。
到了舜的晚年,大權又被近支的禹奪了回來,禹能奪權成功完全是憑藉其在治水中形成的巨大威望和已經形成的強大實力,讓舜不得不傳位給他。
相比來說禹的親情和堯就相對近一些,《史記》中明確記載“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最終禹到了晚年象徵性的傳位給伯益,而實際上卻暗地裡策劃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又恢復了堯之前的家天下形式。
所以我認為在古代部落聯盟(或者國家)時期,也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其末代君主是堯,只不過出了一個權臣舜打破了這種傳位規則,這和夏朝的“太康失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其實禹並不是開創了家天下,只不過是恢復了堯之前的家天下而已。
我們完全可以大膽推測:夏朝之前應該是還有朝代或者部落式朝代的,末代君主是舜!至於我們說的夏是不是一個國家現在也很難確定,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夏很有可能是一個部落聯盟,和堯之前的部落聯盟是相同或者相似的,這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