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章和前面九章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本章既沒有直接描寫、形容“道”,也沒有教導大家如何向聖人學習,而是從天而降提出六個疑問,引導我們進行思考和修煉。
其實,這六個疑問中其實藏著一本修煉秘笈,包含有四種修煉身心的法門!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跟第八章的七種武器有些相似?
其實,這四種修煉法門和第八章的七種武器不同,那七種武器的特點是涵蓋很廣,涉及到地理、內心、交往、為人、處世等方面,而今天說到的修煉秘笈中的這四種法門,全部專注於身心修煉,幾乎不求之於外物,是基本不需要他人就能完成的自我修行法門。
下面先來看一下本章這四種修煉法門的具體內容。
第一種是精神和形體融合為一體,緊密不分離。
這也就是俗話說的身心合一,可以忽略外界影響,沉浸在自身精神和形體融合的和諧之中,而從體會到平時忙忙碌碌被外物控制所體會不到的種種美好的感應和收穫。
晉代名士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裡寫道,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則從反面論證了內心被形體和外界綁架時的無奈和痛苦。
有一點需要指出,老子在這裡只是指出精神和形體可以融合為一體,卻並沒有點明具體的修煉步驟,就像下面其它三種法門也沒有列出具體步驟,也許是不想在本書中多生枝節吧,所以《道德經》歸根結底是一部哲學書籍,而不是一本道家修煉寶典。
當然,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不要太放縱身體的慾望而遺忘內心的渴求,抽時間不為賺錢只為內心的渴望去看看詩和遠方,也許就是精神和形體合為一體的表現之一了。
第二種是凝聚精氣以致柔和平順,做到像天真自然的嬰兒一樣。
凝聚精氣於一處,整個人呈現出柔和平順的狀態,就像初生的嬰兒一樣,天真自然、生機盎然。
還是和第一種一樣,老子指出凝聚全身精氣可以做到柔和平順,卻並沒有點明具體的修煉步驟,這雖然是一個遺憾,但對於我們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來說,能體悟到凝聚精氣以致柔和平順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剋制慾望減少放縱,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第三種是清除雜念反照內心,就能做到心境清淨無瑕疵。
這種極限的狀態也許只有很少人才能做到吧?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一是消除過多不好的慾望和奢求,保持內心不至於疲憊就算不錯了;二就是做事時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就不容易被其它雜事分心,更有助於發揮潛能做出成績吧。
第四種是身體感官無論接觸外物與否,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都要安於沉靜平和。
這一點做到極致也很難得,如果真能做到,那不就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嗎?
至於我們生活在現代的芸芸眾生,只求儘量控制自己的內心和情緒,少受外界的干擾和影響就行了。
關於《道德經》第十章,到底是不是修煉身心的秘笈,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其實沒有太大關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中汲取有用的營養成分,來協助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讓我們生活的更加成功、更加輕鬆如意,我想,這也是我們學習《道德經》這部經典的現實意義所在吧!
附:《道德經》第十章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