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量角度來看,無論單月22.01萬輛、同比21.93%的增速,還是1-7月累計137萬輛、同比13.5%的增幅,都能在乘用車板塊中拿到不錯的排名。但是,就在廣汽本田實現兩連漲的同時,今年一直十分強勢的廣汽豐田卻“掉了鏈子”,單月產銷均出現了環比下滑。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廣汽集團的整體表現,單月環比同樣出現了負增長。
然而,更讓廣汽集團煩心的,恐怕還不止於此。
1 廣汽豐田罕見下跌,拖累集團整體表現
正像開篇所述,雖然同比全面上漲,但從環比角度,廣汽集團7月並不盡人意。特別是進入2022年以來,表現一直十分強勢的廣汽豐田,在6月創下單月銷量突破10萬輛的記錄後,7月環比下降16.72%至8.4萬輛。受此影響,廣汽豐田1-7月累計銷量止步於58.42萬輛,沒能突破60萬輛關口。
同樣受到連累的還有廣汽集團的整體表現,雖然無論單月還是累計的同比變化都實現了增長,但單月環比銷量卻同步出現了6.1%的負增長。也難怪,畢竟廣汽豐田上月在集團中的銷量佔比已經超過4成,回到了43%的歷史高點水平。同樣出現環比下跌的,還有廣汽乘用車,只不過跌幅要小得多。與6月相比,廣汽乘用車7月單月銷量環比下跌4.04%,至3.13萬輛。和廣汽豐田不同的是,雖然單月環比下跌,但1-7月累計銷量仍然邁上了新臺階,達到了20.39萬輛,同比增長13.17%。而且從產量角度,廣汽乘用車累計20.7%的增幅,甚至已十分逼近廣汽豐田的20.88%。
2 廣汽本田兩連漲,廣汽埃安創歷史新高
和廣汽豐田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廣汽本田在7月實現兩連漲之後,終於在累計產銷維度也實現了正增長。雖然沒能迴歸廣汽集團產銷規模“一哥”的地位,也談不到“力挽狂瀾”,但至少能算得上是“臨危受命”了。特別是產量方面,廣汽本田7月產量已經達到8.25萬輛,與廣汽豐田的差距縮小至4037輛,而且前者的單月同環比表現均遠好於後者。
銷量上雖然廣汽本田落後於廣汽豐田8564輛,但其單月同環比增速同樣遠好於廣汽豐田。更重要的,廣汽本田累計銷量已經實現0.19%正增長,“元氣”逐步得到恢復。
另一家讓廣汽集團十分欣慰的,莫過於在7月創下歷史新高的廣汽埃安。單月產銷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52.49%、138.27%,產銷資料均突破2.5萬輛,創下品牌獨立後的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得益於進入2022年以來,各月均保持強勢增長,廣汽埃安1-7月累計產銷已經全部突破12.5萬輛。別說“安小蔚”的銷量排名了,甚至比蔚來與零跑加在一起的銷量還多。
3 四家合資公司都不讓人“省心”
除了廣汽豐田單月產銷環比下跌,廣汽三菱在7月產銷快報中的表現略顯糟糕。單月生產2632輛、同比下跌27.53%,銷售3777輛、同比下跌17.89%。從1-7月累計來看錶現更糟:累計生產1.87萬輛、同比下跌45.38%,銷售1.75萬輛、同比下跌49.36%。成為了廣汽集團各版塊當中,下滑最為嚴重的部分。
此外,6月開始停產停銷的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廣菲克”),也在近期傳出合資雙方高層隔空“互撕”的訊息。按海外媒體報道,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 集團高層對於合資公司遇到的問題各執一詞,似乎都想把“鍋”甩給對方。
早在6月分析廣汽集團產銷快報時,對於廣菲克關停的事件筆者曾經有過簡要分析,考慮到廣汽集團在“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尤其對JEEP的戰略定位,以及一年前對廣菲克增資15億元,再加上以道奇(Stellantis 集團旗下子品牌)之名的廣汽傳祺GS5出口墨西哥,現如今被媒體爆出廣汽集團發洩不滿的訊息,實在令人感到意外。
這讓人想到,早在1983年,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合資公司——北京吉普,以及同樣是第一批實現合資的廣州標緻,在大約40年後的今天,仍然是這幾位“主角”,你來我往地上演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戲碼。就在產銷快報公佈的第二天,本來產銷成績表現不俗的廣汽本田又被本田的產品質量問題拖累了,廣汽本田飛度、東風本田LIFE由於參與輔助駕駛的前視廣角攝像頭可能在車輛啟動時無法開啟,但車內儀表指示燈卻顯示正常,存在安全隱患,故而在中國市場宣佈召回。
在其他車企高管眼裡,曾經還可能對坐擁合資紅利的廣汽集團頗為羨慕,現在恐怕只有廣汽集團自己最清楚,與合資公司的各種“恩怨情仇”是多麼讓人心煩意亂。
接下來,廣汽集團對待合資公司的態度是否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廣汽埃安能否將強勢的增長保持全年?這無疑是廣汽集團接下來5個月留給人們最大的兩個看點。當然,還有預計於8月底釋出的2022半年業績,能否實現銷量與資本的雙料增長?讓我們拭目以待。作者 | 欒寅徵
責編 | 尚 武出品 | 汽車K線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