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嶺創投清盤, 陸金所信任危機, 網貸時代倉皇謝幕?

紅嶺創投清盤, 陸金所信任危機, 網貸時代倉皇謝幕?

  文/墨菲 晨曦

  最近的網貸行業,實在是不太平。

  網貸一哥陸金所,剛歷經了一場“信任危機”——一張模糊的微信對話截圖,引發了破萬條債權轉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天,行業排名前十的紅嶺創投,其董事長周世平在論壇上宣佈清盤。

  行業信心跌至冰點,不止投資人信心不足,就連行業領頭者,都心灰意冷。

  看來,所謂的網貸洗牌期,並非末尾淘汰制,在監管最後的鍘刀落下之時,無一有特赦,無一能倖免。

  01 巨頭們的尷尬

  “網貸一哥”陸金所,這幾日遭遇信任危機。

  7月20日上午,一張陸金所“被點名,馬上開整”的圖片在互金圈流傳。

紅嶺創投清盤, 陸金所信任危機, 網貸時代倉皇謝幕?

  不過是一張來歷不明的截圖,幾句語焉不詳的對話,恐慌情緒卻如散開的馬蜂群,嗡的一聲叮住了脆弱的投資人。

  隨著訊息的擴散,不少投資人開始陸續轉讓手中金融資產,陸金所平臺上的債權轉讓標急速上升。最高峰時,陸金所債權轉讓專案一度破萬,專案頁數達到1400頁。

  陸金所後來公開回應“目前一切經營管理正常,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據監管層對一本財經透露,這次“點名”確實是因為與金交所合作的問題,“監管叫停金交所通道模式之後,其他平臺的清理工作比較快,而陸金所一直遲遲沒有下架,導致被監管點名”。

  一張來路不明的截圖,就將網貸一哥拉下了神壇,可見行業之脆弱。

  而此次風波波及的平臺,遠遠不止陸金所一家,不少網貸平臺的債權轉讓,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增加。

  “陸金所都被監管點名,其他平臺危機恐怕更大”,在投資人群裡,行業末日來臨的負面情緒,極為明顯。

  監管到來了一年多,網貸行業還是貼著“高風險”的標籤,深陷“汙名化”的泥潭。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昨日上午,一向喜歡“自爆家醜”的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在官方論壇上放出了一個爆炸訊息:

  “網貸不是我們擅長的,也不是我們看好的,這塊業務最終會被老周清理出去,只是時間而已。網貸有規模,有不良資產,沒有利潤,一堆人操心老周什麼時間跑路,不想他們太累!”

  周世平要將網貸業務清盤,過渡期大概三年,2020年12月31日到期,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

  短短几個小時,這篇帖子的留言就衝到了60多頁:震驚、不捨,還有“這天終於到來”的哀嘆妥協。

  “行業是否會大地震?大平臺是不是都不保險了?”投資人群裡,大家剛剛有所放鬆的情緒,再度緊繃。

  兩大巨頭的窘迫,讓投資人捕捉到不安的訊號。

  網貸行業排名第一的,遭遇危機,排名前十的,退出清盤,一時間讓人感覺行業岌岌可危,如履薄冰。

  “大家高估了投資者對行業的認可和信任度,也表明現階段的投資者教育和溝通仍遠遠不夠”,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稱。

  而實際上,大家也遠遠高估了行業從業者的信心。

  行業的落魄與捉襟見肘,已然從底層的洗牌,開始往上層穿透——一個曾經熾熱如火的時代,開始釋放落幕訊號。

  這場網貸行業遲暮黃昏的悲曲,真正的主角才剛剛登場。

  02 時代結束

  有人說,紅嶺創投開創了一個時代,而老周,親自給這個時代畫上了句號。

  2009年3月,紅嶺創投正式上線運營。

  網上傳言,老周曾經是第一家P2P平臺拍拍貸的投資人,但他卻並不看好P2P“風險自擔”的做法,於是創辦了“剛性兌付”的紅嶺創投。

  在初期,“剛性兌付”確實給了投資人一顆定心丸,也使得整個網貸行業紛紛效仿。這建立了投資人和平臺的信任,而後期,剛性兌付卻將行業拉入深淵。

  剛性兌付從金融層面來看,違背金融規律,沒有任何金融產品可以保本保息,毫無風險。

  “在圈內,老周是一個雙面性人物,有人認為他憨厚、實誠,敢言敢行,投資人對他極為信賴;而另一邊,業內人士對其開創了剛性兌付非常不滿,認為是誤導了投資人,導致了後面的惡性競爭”,某資深從業者稱。

  周世平也因此,揹負太多罵名和壓力。

  周世平曾經自掏腰包數百萬,給投資人墊付,卻被指責“不守規則”。

  《操心的人這麼多,真夠閒的》,7月26日,周世平發了這個帖子,“別跟我扯規則,某一天損傷到你本人,會來跟老周講規則嗎?”

  除了剛性兌付,紅嶺創投的另一個標籤是“大單模式”。

  2014年,認為小微信貸無法盈利的紅嶺創投,引入銀行專業團隊,開始走大單模式,籌款額度上億的借款專案,開始頻繁出現在網站上。

  當時,就有觀點認為,大單模式對風控要求甚高,紅嶺的做法過於激進。

  懷疑很快應驗,5個月後,紅嶺創投出現了第一筆大單壞賬,上億的規模,重新整理了當時P2P的壞賬歷史,也將大單模式推向風口浪尖。

  不過,承諾剛性兌付的紅嶺創投,“完美”解決了問題。周世平甚至因為負責的態度,贏得了投資人的信任。

  此後,紅嶺創投彷彿陷入了一個“怪圈”,自爆鉅額逾期壞賬,承諾剛性兌付——越說自己的問題,越有人喝彩。

  2015年底,周世平再次自爆,紅嶺有5億壞賬,投資人再次被老周的直言不諱而感動。

  憑藉著大單模式和剛性兌付,紅嶺創投穩居網貸排名前列,周世平 “老實憨厚”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但進入2016年後,鉅變猝不及防。

  監管定下了,兩道紅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100萬元。

  監管的訊號很明確,支援小額分散,支援普惠金融。而動輒標的上億的紅嶺創投,就如撞在槍眼上一樣尷尬無比。

  03 真正的洗牌

  紅嶺創投一度成了觀察行業的鎖眼,大家都緊盯老周,看他如何突圍。

  據周世平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監管對網貸提出“小額分散”之後,很多平臺都在轉型,只是沒有對外公開,“現在監管辦法收得很緊,要想業務上取得突破,真的很難。”

  去年11月17日,周世平聲稱自己被“4家監管機構談話”,所謂的大單模式,要全部整改。

  隨後,原來公司操刀大單模式的總裁張宇辭職,新的改革者上任。

  看起來,紅嶺創投要大動干戈地改革了。

  此後,紅嶺創投在消費金融、車貸、房抵貸等領域都做過嘗試,但效果平平。

  周世平近期在論壇上透露,正在跟多個地方政府成立產業投資基金,服務於多家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投融資服務。

  私募,成了紅嶺創投可能的轉型方向。

  “紅嶺創投轉型太晚。”業內人士指出,“在監管正式落地前,普惠金融的精神就已經提出。如果早兩年轉型,也不會如此被動。”

  而紅嶺創投只是這次轉型大潮中的一葉扁舟,各家平臺都朝著“小額分散”、“去剛兌”湧動。

  網信理財、PPmoney等開始轉型小額分散、消費金融的道路; 陸金所、積木盒子、人人貸等剝離P2P業務,轉型金融綜合平臺;做校園貸起家的分期樂、趣分期,早早佈局了現金貸等業務。

  “部分無法符合小額分散的平臺,已經不發新標了,只在悄悄將原來的標的清盤,只是並沒有對外公開”,多位從業者透露,行業在悄然完成洗牌和轉型。

  從冰冷的資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洗牌的殘酷。

  據零壹財經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前後至少有5200家平臺湧入網貸行業,如今正常運營者僅餘1553家,不足30%,大量平臺倒閉、跑路和主動退出(轉型、關停)。

  陸金所風波和老周的清盤之後,行業認清一個殘酷的現實:網貸“洗牌”並不是末尾淘汰制,不符合監管的平臺,一律清理。

  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金融監管,並讓金融迴歸本源,這都是強大的金融進入“強監管”的訊號。

  監管來臨,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接下來,我們恐怕會看到更多清盤和退出。

  曾經如此火熱的網貸行業,如今落魄至此,難免讓人有一絲唏噓。

  網貸時代在倉皇中落幕,曾經的揮斥方遒,就如過眼雲煙。

  而一個關於消費信貸的新時代,正在席捲而來。

紅嶺創投清盤, 陸金所信任危機, 網貸時代倉皇謝幕?

  (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26 字。

轉載請註明: 紅嶺創投清盤, 陸金所信任危機, 網貸時代倉皇謝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