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廣州天河區員村程界東社群玻璃廠核酸檢測點,一名年輕女子突然跌跌撞撞地衝到醫務人員面前,一邊劇烈咳嗽,一邊驚慌用手指著咽部,不停用手摳著喉嚨。短短几秒,她便出現了呼吸急促的情況,嘴唇和臉色變成紫色。
中山六院張力強醫生立刻做出反應,採取海姆立克救援法,從這位女子的身後用雙手抱住她的上腹部,用力反覆向上擠壓。幾分鐘後,卡在女子喉嚨的藥片終於被吐出,她的面色也逐漸恢復正常,生命體徵趨於平穩。看到女子平安無事,張力強醫生又立即投入到核酸取樣中。
“幸好醫務人員就在身邊!”圍觀的市民紛紛為身穿防護衣的“大白”們豎起大拇指。
網友評論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是美國的海姆立克醫生於1974年發明的,它是一種運用於氣道異物阻塞的快速急救手法。亨利·海姆立克是一位資深的外科醫生,他在臨床實踐中,被大量的食物、異物阻塞氣道造成窒息而死亡的病例震驚了。之前在急診的急救中,醫生常常採用拍打患者背部,或將手指伸進口腔咽喉去取的辦法排除氣道內的異物,其結果不僅無效反而使異物掉入呼吸道深處。這個發現,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他的不斷思考中,“海姆立克”急救法孕育而生。
利用拳頭衝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突然的衝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衝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於氣道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道的食物硬塊等異物推出,解除窒息,使人獲救。因此,國內又將“海姆立克”急救法叫作“腹部衝擊法”。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實施過程如下。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後,前腳置於患者雙腳間成弓步狀,用手將患者背部輕輕向前推,使患者處於前傾位,頭部略低,嘴要張開,有利於氣道異物被排出。
施救者將一隻手握拳,以大拇指與示指側對準患者肚臍上約兩橫指的腹部,注意不要接近胸骨最下面的骨骼處。另一手置於握拳手的小指側並握緊,雙手急速衝擊性地、向後上方(患者的枕部)壓迫其腹部1~5下,反覆有節奏地進行,以形成氣流把異物衝出。這一急救法又被形象地稱為“餘氣衝擊法”。
如果“海姆立克”法有效的話,患者恢復呼吸,如果無效,患者沒有呼吸,意識很快喪失,無法保持身體直立,此時應安全將患者放在地上,迅速確定無意識無呼吸後,開始心肺復甦,進行30次胸外心臟按壓,2次人工呼吸。每一次人工呼吸前檢查口腔,有無被衝出的異物,迅速用手指從口腔一側鉤出。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廣州日報、中國醫藥報、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