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品牌定位和市場現狀的考量,東風悅達起亞在2017年短期嘗試過引入中型SUV起亞KX7之後,就立刻退出了這一細分市場內的競爭,特別是在有現代勝達作為前車之鑑的情況下,起亞對於自己的市場現狀評估還是很清晰的。
儘管沒有引入合資國產中型SUV,或者說是沒能讓中型SUV成為產品陣容中的一個常規成員,但其曾經也是在這個細分市場有過作為的,而這臺車就是起亞Sorento索蘭託(22.68萬起售)。
索蘭託一直被保持在進口端,在全球銷量突破300萬輛的情況下,其也曾是國內中型SUV市場中的一員猛將,尤其是在2009年升級進口之後,配額數量供不應求的情況讓其頂著\"進口加價車\"光環流行了好一陣。
可惜的是,隨著越來越多中型SUV引入國內國產銷售,大幅下降的中型車門檻讓索蘭託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並最終在進口端停留在了2018款。
外觀設計
可當我們再一次在海外汽車市場的平臺上見到索蘭託,它的樣貌又開始令我們暢想起車輛的合資可能性。
標誌性的虎嘯式進氣格柵在起亞的SUV當中,幾乎每一款都有專屬設計,而現在出現在第四代索蘭託MQ4身上的虎嘯,則與換代的起亞K5凱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虎嘯的邊框樣式更加鋒利,伴隨著側邊的帶夾角設計,其與大燈之間的連線最大程度弱化了邊界的存在感,而其中帶有的切割設計也會加強索蘭託對於年輕人審美的迎合。
其實單單看前臉我們就會發現,這次起亞工程師在細節的處理上都比較複雜,它並沒有因為Telluride帶來了新一代家族設計語言,就開始墨守成規。
相反,在新一代索蘭託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種較為美系的表達方式,如果將Tellruide比作是領航員的話,那麼現代的索蘭託的確很像是帶有V標的高效能凱迪拉克。
尾端我們會見到更多代表運動方向的東西,在擋風玻璃的下邊緣我們看到了一個類似於轎車鴨尾的隆起設計。而且在下保險槓當中,我們還看到了金屬裝飾條所包圍的扁平化排氣管與類擴散器結構,這些結構性設計可以在帶來視覺最佳化同時,改善車輛的空氣動力學結構。
此外,透過這個鏡頭我們也會發現,起亞將索蘭託底盤包圍抬升得比較高,但這不意味著它能夠實現多強的複雜路況透過。原因很簡單,即便是透過正視角度我們也會看到裸露在外的多連桿式後懸結構,在缺少空氣懸架的情況下,它仍會限制索蘭託在複雜路況中的生存能力。
尺寸空間
尺寸方面,第四代索蘭託現在獲得了4810/1900/1700mm/2815mm的車身尺寸引數,這對比現款車型僅有 10mm/ 10mm/ 25mm的長寬與軸距提升,稍帶跨界感的車身導致了-20mm的高度下降,其僅在軸距方面能以這次增長的25mm取得漢蘭達身上的對比優勢。
好在進入到現代起亞K3平臺之後,索蘭託的車身結構與面板都更為合理,這使得其能夠在提供三排7座的同時,提供750mm的第三排腿部空間,要知道舊款車型的第三排腿部空間僅為650mm。
可是,在保持三排座椅直立的情況下,後備廂基礎容積仍舊會被壓縮在357L以內,但在完成第三排摺疊後,1090L的擴充套件容積在一個十分平坦的空間裡,足以放下體積寬大的貨物,並幫助家庭完成載物運輸的需求。
內飾設計
內飾方面,組合式的中控臺非常個性化,全液晶儀表盤與延伸出來的扁平化中控屏顯得足夠科技化,伴隨旋鈕與觸控控制面板的控制組合,能夠更易於駕駛人直接上手。
空調出風結構是最獨特的地方,啞鈴狀分割槽在中央包裹著帶屏顯的HVAC控制檯,整個佈局都是較為合理且順手的。
動力總成
動力方面,索蘭託的動力選擇中有兩臺2.5L四缸發動機,一臺2.5L自吸發動機提供了194Ps/245N·m的動力引數,而另一臺2.5T渦輪增壓發動機則可以把動力引數拉昇到285Ps/422N·m,這雖與大眾途昂上搭載的2.5T之間還存有一定差距,但在本身就少了兩個氣缸的情況下,壓榨出如此高的效能水準;傳動上匹配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既能夠在平順度上與自動變速箱接近,也能夠在提升扭矩承載力後模擬手動變速箱的操控感。
評在最後
起亞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雖沒能徹底從17年的\"寒潮\"裡掙脫出來,但諸多車型的換代與改款還是讓我們看到了的東風悅達起亞一心向上的決心。更重要的是,起亞K5凱酷這臺B級旗艦轎車的換代,以及出現在進口博覽會上的中大型SUV起亞Telluride,還呈現出了品牌向上走的趨勢,加上此番進入到海外公路駕駛的新一代索蘭託,在整體設計與配置規格上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關於索蘭託合資國產的市場期望又再度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