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在外界看來一直比較“低調”的快手,由於近期啟動的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被推至聚光燈之下。在外界的矚目之下,23日,快手也交出了一份相當不錯的三季度業績。
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業績資料顯示,快手應用DAU 達3.204億,同比增長17.9%,環比增長9.3%。與此同時,在營收方面,快手Q3收入達205億元,同比增長33.4%。此前,市場對於快手營收的一致預期是30.6%。
從營收結構來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109億元,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其次為直播收入77億元,環比增長7.4%;包括電商在內的其他服務取得收入19億元,同比增長53%。
不難看出,快手第三季度使用者與營收資料均雙雙出現了增長。據觀察,這一方面得益於自今年6月以來,快手使用者與產品團隊重組、事業部制改革等對組織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其在夯實了平臺內容推薦演算法等“基礎設施”後,在短影片產品形態與內容生態效應下的正向反饋。
「於見專欄」注意到,快手科技基於短影片與直播的網際網路產品形態,也正在催生出新業態、新模式。而在三季度業績資料繼續走高的樂觀態勢下,大眾對於快手的期待,或許更多。
創新與垂類內容促活,快手“快跑”的兩把利器
據財報顯示,快手第三季度MAU達5.729億,單季度增加6670萬月活使用者,值得一提的是,快手三季度的日均流量(平均日活躍使用者乘以每位日活躍使用者平均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近60%。這也意味著,快手為生態發展找到了更多的內生驅動力。
據「於見專欄」觀察,快手使用者資料的增長,是在其組織效率提升的同時,內容生態全面升級的結果。
例如,在內容生態佈局上,快手很早就意識到內容形式創新、細分垂直深耕的戰略意義。而其平臺大力扶持的短劇與泛知識IP新知播、垂類內容佈局,便是在這樣的戰略下呈現出了爆發力。
據瞭解,今年三季度,快手短劇日活已達2.3億,觀看量超過1億的系列短劇超過850部;由此不難看出,在內容賽道,創新的內容形式,已經在逐漸成為快手科技的內容生態護城河。
而泛知識IP新知播方面,第一季就撬動上萬名知識主播參與,覆蓋財經、科普、法律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快手也在體育內容上持續深耕,並先後開拓了超過40個內容品類提供了多樣化的消費場景,使用者在體育內容上花費的總時長,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150%。
除此以外,快手財報還有兩項使用者資料值得關注。資料顯示,Q3快手應用的DAU日均使用時長同比增長35%。而且,截至三季度末,快手應用的互關使用者對數增加至140億對以上,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9%。
該兩項資料的同步增長,也預示著快手使用者的粘性也在逐步攀升,而且使用者社交關係鏈,也在進一步深入。由此帶來的,也是其平臺的商業價值水漲船高。而基於平臺粘性、社交信任的直播電商等業態,也進入了高速增長期。
隨著快手在內容形式上不斷創新、在垂直度上不斷精準細,快手也逐漸展現出了其厚積薄發的平臺力量,甚至有資格成為內容垂類的行業標杆,在內容促活上,更是因為用上不一樣的發展思路,而進入了收割期。
直播電商成增長加速器,收入結構趨於穩固
眾所周知,經過疫情的幾番洗禮,全國整體經濟處於下行的低谷期。難能可貴的是,快手平臺的整體營收資料,依然保持著逆勢增長的態勢。
如前文所述的財報資料,第三季度快手整體收入、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直播收入,以及包括電商在內的其他服務收入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長。
眾所周知,經濟下行之時,首當其衝的是企業線上廣告的投放量,急速銳減。尤其是在上半年教育行業雙減政策的重拳整治下,曾經在廣告行業貢獻半壁江山的線上教育企業,其廣告投入也大幅縮水甚至逼近冰點,而殃及的也是網際網路頭部平臺。
即便如此,Q3快手線上營銷服務仍取得了逆勢增長。不難看出,這樣的增速既有疫情之下,經濟逐步回暖的環境因素,更有快手流量增長的背後驅動。
而且,得益於其平臺廣告主數量的激增,快手的營收大盤才得以十分穩固。據瞭解,在奧運等大型專案的驅動下,快手與快消品、汽車、電商、家電、運動服飾等領域頭部商家開展合作,Q3品牌廣告商數量,也實現了高雙位數的同比增長。
如果說線上營銷服務是快手的基本盤,那麼直播電商則是快手發展的加速器。
今年,快手電商明確“大搞信任電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務商”的發展戰略。在越來越多品牌選擇與商品品類供給的推動下,平臺三季度 GMV(電商交易總額)達1758億元,同比增長86.1%。
據觀察,快手在直播電商多方面的發力,也將有助於年度GMV目標的達成。
其一,高復購率之下,平臺信任電商紅利漸顯。資料顯示,平臺三季度 GMV(電商交易總額)達1758億元,同比增長86.1%。這樣的增速,顯然離不開其使用者復購率長期位居高位。以9月資料為例,得益於信任電商模式的佈局,其復購率逐步提升至70%以上,這也進一步彰顯出私域對於快手電商的價值。
其二,入駐品牌及商品品類的數量激增。據觀察,今年快手以“大搞信任電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務商”的發展戰略為指導思想,在多品牌、多商品品類等方面的佈局,初見成效。要知道,在快手平臺上,品牌商品GMV增長超過了整體電商GMV的增長。而且,電商滲透率以及每筆電商交易均價取得同比增長。
其三,精細化運營下,使用者付費力度更強。平臺GMV及營收資料的增長,離不開快手多年深耕的“老鐵”文化。快手平臺的使用者付費力度,較往期也更為強勁。資料顯示,直播平均月付費使用者恢復增長至4610萬,環比增長3.6%,快手直播每月從付費使用者獲得的平均收入增長至人民幣55.9元,同比增長8.8%,環比增長3.7%。
由此可見,快手以直播形態為主的電商業務,正在成為快手的中流砥柱,甚至成為快手的增長引擎。實際上,快手在直播電商版圖的爆發力,早已現出端倪。
早在去年9月,快手電商公佈2020年8月份的訂單總量超過5億。而且,2019年全年,快手電商訂單累計總量僅次於淘寶天貓、京東和拼多多,位列行業第四。
很顯然,快手2021年Q3的亮眼成績單,也將進一步鞏固其在電商賽道的位置,也為快手的發展基本盤帶來更多想象力。
快手發展中踐行的“長期主義”
崛起於下沉市場的快手,踐行“普惠”理念,主動把更多流量分配給了普通人。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獨特的“老鐵”氛圍和很強的使用者粘性,但也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其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的估值。
據觀察,快手的去中心化內容分發模式,也是快手價值主張的一種呈現,其定義的是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平等得到展示機會,而不會刻意偏向頭部使用者。
但抖音卻恰好相反,採用了中心化的分發形式,讓很多有內容生產能力的大V坐擁千萬粉絲,並快速脫穎而出。而對於沉默的大多數,缺並沒有給予相應的流量扶持。而且,抖音在上線之初,就表現出了強烈的商業化味道,更是與快手在商業化上的剋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兩種生態構建的邏輯誰優誰劣,我們姑且不作評判。「於見專欄」認為,不同邏輯的背後,可能正是快手對於“長期主義”發展哲學的堅守。
不過,情懷與商業不能完全劃上等號。「於見專欄」注意到,過去低調蟄伏的快手,也開始變得激進勇猛,並在糧草儲備上,開始了其新一輪的戰略準備。
這透過其財報上體現的經營資料,足以得到印證。財報顯示,本季度,快手經調整淨虧損額48億元,經調整淨虧損率23.5%,環比小幅收窄。而Q3銷售及營銷開支110億元,較今年前兩個季度均在下降。
與此同時,在銷售費用佔比上,快手財報資料,也展示出了更為健康的狀態。一到三季度,分別是69%、59%和54%。值得一提的是,其Q3毛利達85億元,同比增長28.6%。
這也意味著,在開源節流的精細化經營管理下,快手不僅整體運營效率在大幅提升,整體大盤也有了更強的盈利能力。而其淨利潤轉正,也必將曙光漸近。
很顯然,快手財報呈現出的健康狀態,並非是偶然的。這與其自6月開始即進行組織調整、戰略升級可謂互為因果。
據多家媒體報道,今年6月底,快手完成了使用者增長部門及產品部門的彙報線整合。快手稱,“6月調整取得的成果使我們備受鼓舞,我們於9月底又進行了一輪重要的組織結構變革。這次重組覆蓋範圍更為廣泛,有效地將業務從基於職能型的架構轉變為基於事業部制的架構,旨在強化不同業務線的閉環,提高效率。”
這樣的變化,同樣體現在了海外市場。據瞭解,快手也於Q3對海外市場進行了組織架構升級調整,將不同地區的運營團隊、產品團隊及中臺部門整合,以最佳化海外業務協同和資源使用效率。
由此帶來的,也是快手海外市場的MAU在第三季度環比繼續增長,DAU與MAU比例、使用者留存率以及使用者使用時長均保持增長趨勢。
這次三季度業績的釋出,對於快手來講,可能也到了一個發展的拐點。“效率”二字,在公司發展中被提升到了一個更關鍵的位置,“長期主義”的踐行也到了慢慢開花結果的收穫期。
結語
數字化時代的來臨,無論是快手自身,還是二級資本市場的投資者,都對未來的走向寄予了更高的期待。
正如快手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兼首席產品官程一笑所說的:“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為行業技術創新以及社會的整體發展做出貢獻,從而實現我們幫助使用者獲取獨特幸福感的使命。”
快手Q3的業績,也再次印證了,情懷與商業可以碰撞出一條更可持續的發展路徑。這樣的公司,可能不會一路高歌猛進,但別太擔心,它總有讓你感到驚豔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