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服務上市:佈局民生服務新賽道
據不完統計,截止目前已有45家上市物管公司,港股物管板塊從2018年開始加速,2020年達到新高峰,連續3年分別上市的物管公司達到6、9和18家,預計2021年仍有10餘家物管公司上市。今天,就又有一隻獨具特色的物業新股登陸港交所。新希望服務控股有限公司上午9點半,正式在港交所主機板掛牌交易,股票程式碼[3658.HK]。
早間,在新希望服務的最終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發言中就講到“集團一直圍繞著民生產業和幸福經濟來佈局,新希望服務被定位為提供民生服務的企業,是集團旗下佈局民生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也是集團內部第一家赴港IPO的企業。”
他多次強調的“民生服務”一詞,為新希望服務定下了基調。
民生服務物管第一股的“生態圈”
民生服務微生態,是新希望服務打出的差異化招牌。其它物業公司普遍盯著社群居民的“生活”的時候,新希望服務重點盯著的是社群居民的“胃口”,這與新希望集團領先的食品生產與加工有關。
今天的新希望集團已經是一個以農牧、食品與鄉村振興為主體的綜合企業集團,是農業領域的龍頭,有自成一體的民生產業鏈和供應鏈,這樣的優勢使得新希望服務能基於這些民生資源,在餐飲零售、社群生活、社群資產管理、社群空間等維度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產業整合和跨界合作,重塑物管服務業態,用一個生態閉環,創造不可估量的底層浮力。
民生服務收入複合增長速度超過100%
民生服務是新希望服務的重要模組,除此外,還有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商業運營服務。近三年,這四分部成為新希望服務的收入來源,2018-2020年分別收2.58億元、3.81億元、5.88億元,複合增長率超過50%。不僅如此,公司近三年整體毛利率平均在40%以上,2020年更是達到42.1%,遠高於行業大部分公司。
近幾年,新希望服務也一直在調整業務模式及收入結構,具體表現為,物業管理收入、商業運營收入比例有所降低。其中,物業管理收入佔比由2019年的37%最佳化到2020年的32%,而在2019年中國指數研究院的資料中物業百強的基礎物業服務收入還佔比約80%。
相應的,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民生服務收入比例得以提升,其中民生服務2018-2020年分別收入0.28億元、0.39億元、1.17億元,複合增長速度已高達約103.6%。
究其增長快速的原因,可以發現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於擴大客戶群,搶佔了更高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則是對內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了精益化管理。之所以會如此重視民生服務,除了踩準了民生需求點、資源利好點外,還因為其本身具有較高的毛利率。當然,效果也很明顯,新希望服務的民生服務毛利率就由2018年的53.6%上升至2019年的58.6%。
萬億規模級的藍海市場下,民生服務的新契機
民生服務是新希望服務的優勢,也是當前政策重點鼓勵的方向。年初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釋出《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經紀、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
十部委通知的出臺,標誌著政府對物業行業的認同及政策層面的扶持,物業由“輕”變“重”,已經打響“發令槍”。無論是ToB、ToC、ToG端,如何賦能新的產業叢集,打強自身的產業能力,成為擺在所有物業企業面前的實質問題。
對於新希望服務來說,上游的農業、乳製品、冷鏈等鏈條已經齊備,基於這個“突破口”進行產業賦能,在外拓併購之外,延伸出新的增長點,無疑具有更強的增長潛力,也更有機會跳出物業管理的壁壘,參與到更多民生日常環節中。
目前,新希望服務的服務業態覆蓋住宅、購物中心、購物街、特定市場、寫字樓、產業園、醫院、學校等方面,其民生服務能滿足餐食、文化娛樂、消費、購物等多元的複雜需求,實現從“單發”到“併發”的增長。當然,從產業思維的角度看,新希望服務的民生服務生態遠不止於此。而且,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出,新希望服務70%的所得款項將用於戰略收購及投資,還特別提出除61.7%在投購物業公司外,有8.3%將用來投購提供托育服務等型別的民生服務公司。另外,還有1.9%的款項用來完善民生服務支援系統。可見新希望服務要做強“民生服務”差異化策略的決心。
如今物業行業,仍然是一個規模大、增速高的藍海市場,預計2030 年末市場規模還將達2-3 萬億元,較目前規模翻番。且物業公司從事社群增值服務與城市服務還尚處於初期階段,未來仍有明顯上量空間。2021 年,被稱為物業行業的“產業化”元年,未來十年將是發展的黃金年代,今天上市的新希望服務,算是踏準了時代,民生服務前景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