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我採用長期成長策略,長期投資於那些最具成長潛力的、持續活躍創新的企業,不做大幅倉位調整,不太在意短期波動。”萬家基金全球成長擬任基金經理黃興亮在交流初始,就坦陳自己的投資風格。
黃興亮會對具備長期增長潛力的公司保持長期跟蹤和關注。“我們主要關注中長期因素,更關注企業兩到三年,或者三到五年以後會大致發展到的階段。相對會淡化很多短期因素,包括市場風格的變化和漲跌,以及行業本身的景氣度的波動等。”在他看來,站在三五年的視角來看一個行業和公司,景氣度可能會影響短期業務的節奏,但不會影響一個行業、一個企業長期價值。
他也坦言,在這種長期成長策略下,他的風格比較激進,潛在的波動率也會比較高,當市場的風格和自己的持倉結構匹配度比較低的時候就有可能落後於市場,但他接受所有短期的不確定性,以及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波動,不去做預判,也不刻意控制回撤。“我們還是立足於中長期,用中長期相對的確定性應對短期的不確定性。”黃興亮強調。
以下是財聯社與黃興亮的部分採訪實錄:
財聯社:美股和港股現在是一個比較好的配置時機嗎?
黃興亮:在美股和港股,我們是結構性自下而上地尋找標的。
香港作為一個離岸市場,往往行情演繹的比較極致,比如由於監管政策變化,一些中國網際網路龍頭公司過去的一段時間股價回落比較明顯,但從經營的角度看,企業會出現分化。
有一些企業如果原先經營根基不牢,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但有些網際網路公司可挖掘的潛力還非常大,經過相對比較健康的迴歸之後會有很大的機率重新持續增長,這是一種更有質量的、更有社會責任屬性的增長。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板塊的整體下跌可能就是一次機會,將來有潛力、業務根基堅實的物聯網公司值得關注。
再看美股,在基因技術領域有很多中小市值的公司,他們在做一些非常重要的創新,透過基因修飾的手法治療罕見病,甚至是去治療大病種,一旦成功就會帶來很大的突破。這些公司的潛在比例其實非常有吸引力,我們認為這些企業具有很好的投資機會,相對同樣A股的創新藥來講估值要便宜得多。
財聯社:對新能源車產業鏈怎麼看?
黃興亮:我們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降低了持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市場對這些行業預期不斷提高,估值達到或超出了我們的遠景預期。
單一品類的材料公司市場預期可能過高,很多化工企業本質上門檻不高,偏製造屬性,長期看不容易保持很高的市場份額和較好的利潤水平,往後需要關注新的進入者,尤其是來自傳統領域的實力較強的綜合型企業也要進軍這個領域,可能給行業帶來更多競爭。
相比來說我們會對下游環節給予更大的期待,因為我們相信將來新能源車發展到最後價值量最大的一環還是在下游,業務仍然有很大變化的可能性。
現在的新能源車的硬體可能還不是最終的形態,現在的電動車只是把燃油發動機和油箱換成了電動機和電池,將來傳動和制動機構可能也會改變。電動車的產業價值很大程度取決於整車環節,作為和人身安全密切相關的產品,硬體和軟體同樣重要,未來的整車廠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那些擁有硬體和軟體全線開發能力的公司最有希望走到最後。
財聯社:從近期看,科創板的表現還不錯,你現在對科創板有什麼新看法?
黃興亮:借鑑創業板當年走過的路來看,科創板後面可能會有系統性的機會。開板的第一年,市場的關注度很高;第二年,小非解禁帶來減持壓力,股價持續調整;到了第三年,減持消化了,募投專案完工了,大股東也將解禁,主觀和客觀上都有利於股價表現。
我們確實整體上期待系統性的機會,但我們還是從微觀出發,挖掘科創板上的優質個股。註冊制縮短了上市週期,上市標準也更加多元化,使得一些公司在很年輕的階段能夠上市融資,這些公司因為很年輕所以未來可能性很大,也因為很年輕所以有很多不確定性,我們一直在關注這些上市公司,期待能夠找到更多的新鮮血液。
財聯社:未來一兩年,您重點關注哪些方向?
黃興亮:未來一兩年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是產業發展趨勢很好,但可能市場關注度還沒有特別極致和充分的:一個是中國的半導體,因為全球半導體其實是一個老的、平穩增長的行業,機會在中國份額的擴張和供應鏈的發展過程中。
另一個是全球的雲計算,這是全球國內國外齊頭並進的產業,會給IT基礎設施架構帶來全新的變化,同時推動需求的增長。
醫藥領域的基因技術的發展,我覺得也是非常值得關注。過去幾年,基因技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能夠從一些疑難病種應用到更多普通的病種,甚至進入公共衛生領域。過去幾年基因療法、免疫和細胞療法等醫藥創新前沿均和基因技術密切相關。國內有些企業已經在這方面有了一些佈局和基礎,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