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盛新材:興業證券、中信證券等16家機構於9月27日調研我司
2021年9月28日凱盛新材(301069)釋出公告稱:興業證券、中信證券、中金財富證券、華融證券、招商資管、南方基金、大成基金、重陽資本、德睿恆豐資產、勤道資本、瑞瀚資產、錦臻資產、安和投資、固禾資本、前行科創、新財富於2021年9月27日調研我司,本次調研由董事、董秘、財務總監 楊善國,副總經理 孫慶民負責接待。
本次調研主要內容:
一、公司介紹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凱盛新材”)成立於2005年12月,是一家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知名的氯化亞碸及芳綸聚合單體生產企業。凱盛新材主要產品包括氯化亞碸、高純度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醯氯)、對硝基苯甲醯氯、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聚醚酮酮等,建立了以氯、硫基礎化工原料為起點,逐步延伸至精細化工中間體氯化亞碸、進一步延伸到高效能芳綸纖維的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醯氯、對硝基苯甲醯氯等,再到高效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關功能性產品的立體產業鏈結構。凱盛新材的產品廣泛應用於高效能纖維、高分子新材料、農藥、醫藥、食品新增劑、鋰電池等行業。其中,核心產品氯化亞碸主要運用於三氯蔗糖等食品新增劑行業、鋰電池製造以及間/對苯二甲醯氯等芳綸原材料生產。凱盛的產品深受客戶的認可,銷售市場遍佈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凱盛新材先後主導或參與起草了《工業氯化亞碸》、《工業用間苯二甲醯氯》、《工業用對苯二甲醯氯》等多項行業標準。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專利136件,其中,已獲得發明專利83件。凱盛新材近5年收入穩步增長,營收復合增長率為19.57%,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28.83%,穩居行業前列。即使在疫情衝擊下,凱盛2020年的歸母淨利潤仍然實現了17%的高增長,盈利能力穩健,抗風險能力出眾。氯化亞碸:凱盛新材總產能為12萬噸/年,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碸生產基地。芳綸單體:凱盛新材芳綸單體的產能是1.48萬噸/年,募投專案完成之後會增加2萬噸產能,從而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聚醚酮酮:PEKK主要用於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和增材製造3D列印等高精尖領域。
二、投資者互動交流
1、凱盛新材的氯化亞碸產品今年有兩個熱點:運用於新能源鋰電池以及消費行業中的三氯蔗糖,可以看到無糖氣泡水元氣森林的成功已經導致可口可樂等企業全部向這個行業進軍。請問,公司儘管是行業的龍頭、產能第一,但是面對這樣的下游需求,現有的產能是否還能持續保持,以及上市之後有無擴產計劃?答:三氯蔗糖一直是一個成長點,現在從全球氯化亞碸的市場規模來看,三氯蔗糖佔到了整個氯化亞碸的表觀消費量的1/3以上,複合增長率超過15%,全球幾大廠商經過一輪洗牌之後,也都有擴充套件計劃,所以三氯蔗糖行業一定會快速增長。另外剛才提到的鋰電池,尤其LiFSI行業的發展,後續對氯化亞碸的需求度也會很高。公司公告產能12萬噸/年,但後續產能也在繼續迭代,包括新基地建設裡面也規劃了新的氯化亞碸產能。氯化亞碸對公司而言是一個成熟工藝,屬於模組式複製,工藝技術迭代速度較快,公司可以適應三氯蔗糖和LiFSI行業產能的擴充速度。從現有表觀產能看,氯化亞碸某種程度上過剩,48萬噸表觀產能,實際上表觀消費量在35萬噸左右,還有十多萬噸產能沒有進行生產,因此短期不會產生氯化亞碸的產能擠兌效應。
2、公司提到氯化亞碸有三個等級,在鋰電池應用方面,一般等級產品相較於特等品會有哪些風險?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凱盛當初進入鋰原等級的時候有哪些壁壘?答:氯化亞碸認證到鋰原電池等級是一個長週期的過程,一般是三年一個週期,有些客戶需要兩個週期(6年)的認證。之所以需要這麼長週期的認證,是因為對產品的電壓穩定性要求很高,電壓穩定性來源於裡面的雜質。而雜質本身的檢測就是一些核心技術和核心秘密。目前大部分做氯化亞碸的廠家,都不知道氯化亞碸有幾個雜質指標需要檢測,也就沒辦法控制,不知道如何去認證。凱盛新材透過長期跟日本、歐美的客戶接觸的過程當中,逐步的把這些指標樹立和建立起來,這就是我們的行業門檻和壁壘。一般等級氯化亞碸產品對LiFSI的下游應用是否產生影響,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們是秉持著用鋰原電池等級的品質來供應給這個行業。
3、下游的電池生產企業對於不同等級的氯化亞碸是什麼一個態度?尤其是電池生產龍頭企業,認為用哪種是他們覺得合適的?答:好品質的產品成本相對也更高,品質和價格是匹配的,電解液商和電池組裝廠也都清楚。最近兩年鋰離子電池發展速度太快,行業是供給決定需求,尤其目前六氟價格飛漲,某種程度來講各廠商沒有選擇。後續隨著新增量到了某個極限點之後,各廠商可能會逐漸的再去認知或者去改變這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更多的可能要徵詢電池或者電解液的製造廠商的想法,他們可能會有更好的答案。不管怎樣,我們會保證按照我們的方式來供應鋰電等級的氯化亞碸。
4、未來是不是雙氟一定完全替代六氟?制約雙氟替代六氟的因素是不是成本的原因?雙氟的原料也不貴,為什麼生產成本會那麼高?是否因為中間有難以克服的收率或工藝的條件?雙氟今後是否會變成和六氟磷酸鋰一樣,具備完全的成本競爭的能力?謝謝。答:首先關於六氟和雙氟有沒有可替代性,透過我們與電解液廠商溝通的情況來看,兩者到目前為止不具備互相100%替代的一個能力,各自有不同的優劣。雙氟導電能力強,穩定、不怕水,沒有脹氣問題。但雙氟非常貴,主要因為技術壁壘太高,而非原料價格。同時,雙氟也有需要解決的難題,例如,如何解決腐蝕鋁箔的問題。最近一年多,六氟價格飛漲,導致雙氟才有機會提高新增量。未來兩者之間應該是一種伴生關係,但是誰的佔有比例會更高,最終還是看成本,尤其看大規模推廣應用的過程的成本。行業內誰的技術迭代能力更強,誰的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更強,誰的市場的更迭速度更強,決定LiFSI的產能和成本價值點。目前來看,六氟的價格短期內不會下調,也給雙氟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隨著行業的共同發展,市場肯定會越做越大。
5、凱盛新材後續是否會往新能源電池方向發展,成為一家專業生產LiFSI電解液的企業?公司是如何規劃的?另外,公司是否具備這樣的技術能力能夠實現LiFSI等產品的商業化?答:第一,從技術迭代來看,凱盛新材從氯化亞碸應用於鋰原電池開始,就已經在跟蹤和儲備相關的技術。在日本觸媒公司推出LiFSI的時候就一直對相關技術進行追蹤和儲備,凱盛新材進入一個新產品的時節節點是首先自己能夠對這個產品的生產流程能夠掌控,不會在成本,安全和環保方面有不可控的因素存在。從公司現在的產業鏈和公司的發展理念來看,LiFSI也是公司產業鏈上很好的一個延伸點,因此發展LiFSI一定是有可能的。第二,從工藝上來講,LiFSI的第一步和生產芳綸單體極其類似,生產間/對苯二甲醯氯是羧酸被氯化,而生產氨基磺酸是兩邊的磺酸被氯化,這其實正是我們所擅長的核心能力。第三,我們目前還沒有做產品擴大化和工業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控這個產品的相關的特性以及三廢處置方案。比如雙氟酸,它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會引發爆炸,會引發失溫和失衡。目前,在我們的研發體系裡面,大量的核心技術已經積累完畢了,所以在恰當的時候我們會在這個行業裡面進行相關發展,我們也保留一切的發展可能性。
6、如果凱盛新材繼續往產業鏈下游發展,就需要和寧德時代、比亞迪、天賜材料等廠商進行合作,而不是隻在自己的實驗室裡面做。所以想了解下如果未來凱盛繼續往下做,會做到其中哪一步中間體?我們有怎麼樣的規劃?答:和做芳綸單體一樣,公司秉持開放態度,具體做到哪一步的中間體,主要是看客戶需求,比如對於電解液廠,公司可以供應不同階段的中間體,對於終端電池廠商,可以直接供應成品。因此,無論是電解液生產廠,組裝廠或是終端廠商,我們不排除跟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開展合作。另外,凱盛新材在發展之初,就秉持著專注務實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肯在技術上下功夫。凱盛研發新品,並非是只在實驗室裡閉門造車,而是會找到行業中的客戶對我們的產品進行評估和驗證,如果沒有這樣的環節,做出來的產品也是不會被市場所認可的。
7、因為氯化亞碸和芳綸單體都是關鍵性的原材料,所以也有很多企業在向上遊佈局,比如金禾實業,比如天賜材料都在擴氯化亞碸生產線,還有泰和新材也打算擴間苯二甲醯氯的產能。請問公司如何看待這些下游企業往上游拓展對公司的影響?答:任何廠商基於自身發展訴求,想做產業化或上下游整合都可以理解的。但從競爭邏輯來講,一個企業還是應該做自己擅長的,做能力最強的,然後再逐步向其他領域延伸。從另一個方面看,其他企業要做配套也不太容易,首先是技術差距無法透過簡單的資金投入來彌補,而是需要長期的技術迭代。其次是成本差距,凱盛的氯化亞碸產品成本較低、可實現盈利,但部分其他廠商只能達到盈虧平衡,自己供應並不具備經濟性。
8、凱盛新材在建工程裡面有20萬噸產能的升級改造專案,想了解下大概的進度。答:其中15萬噸是氯化亞碸現有產能的升級改造,而另外5萬噸,由於前期環保部的高汙染高環境風險目錄將氯化亞碸產品納入其中,所以目前暫時處於停建狀態。但是新版目錄已經在修訂中了,而且大機率會將氯化亞碸從目錄中剔除,一旦剔除,公司就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隨時啟動產能建設。
9、請問氯化亞碸是如何定價的?公司提到電池級氯化亞碸比普通等級貴很多,但從財報上看產品均價其實跟市場價比較接近。答:氯化亞碸定價主要是錨定山東地區的氯鹼和氯氣的價格。山東地區屬於氯鹼化工,全世界有1/3的氯鹼在山東,而氯氣價格主要受電解鋁、安全環保檢查、限電等因素影響。目前氯氣的價格波動很大,而氯化亞碸屬於價格傳導性很強的產品,所以也就導致氯化亞碸的價格會出現波動。公司的氯化亞碸向下輻射了六大領域,包括醫藥、農藥、顏料、染料這4大傳統行業,以及食品新增劑、新能源等創新行業。我們推出合格品、優級品和特級品的用意是,因為氯化亞碸在傳統行業中的售價比較低,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創新行業的高利潤來補足我們普通產品的低利潤,最終保持行業的穩態發展。
10、公司在PEKK從百噸級到千噸級產業化的過程是否會遇到阻礙?PEKK下游有合適的需求麼?答:公司並非從上市募投才開始準備,而是早在2018年,就啟動了PEKK千噸級的規劃。PEKK生產工藝可以簡單分為聚合和精製兩個步驟,目前公司已經在單釜和單批次都進行過試驗,沒有問題。並且今年年底公司建成千噸級產線以後,也會留出來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來進行試生產。關於下游需求,公司的主要思路是希望用自身的技術迭代來彌補PEKK在價格上的劣勢,降低成本,從而替代同類產品PEEK。目前PEKK主要生產廠商是海外的索爾維和阿克瑪公司,他們受制於兩步法,生產成本約為480-600元/公斤,售價約為1500元/公斤。凱盛新材目標是未來在萬噸級產能的情況下,將生產成本控制在100元/公斤以內,從而大幅降低PEKK的市場價格。
11、凱盛新材後續還有多條發展路徑,包括LiFSI、PEKK產業化等等,請問公司如何分配精力,優先發展哪些?答:首先凱盛是有精力做好多個產品的,公司目前已經將部分產品做到了萬噸級和十萬噸級,證明具有很好的研發、生產和工程化能力,可以同時投入多個品種。其次,公司會積極發展LiFSI、PEKK等專案,並根據各個產品的研發進度和市場需求來決定推進次序,更多情況敬請關注公司公告,謝謝。
12、LiFSI生產壁壘較高,請問公司如何看待競爭對手的研發進展?行業目前的技術達到了什麼水平,凱盛在其中又處於什麼位置?答:從上市公司公告和研報角度看,LiFSI未來至少會有15萬噸到20萬噸的產能增量,但目前而言僅有少數企業實際達到了千噸級規模。凱盛新材正在組織力量進行研發,相關情況敬請關注,謝謝!
凱盛新材主營業務:一般專案:基礎化學原料製造(不含危險化學品等許可類化學品的製造);化工產品生產(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化工產品銷售(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合成材料製造(不含危險化學品);塗料製造(不含危險化學品);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通用裝置製造(不含特種裝置製造);非居住房地產租賃;土地使用權租賃;資訊諮詢服務(不含許可類資訊諮詢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除依法須經批准的專案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許可專案:危險化學品生產;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依法須經批准的專案,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專案以審批結果為準)
凱盛新材2021中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3.99億元,同比上升23.14%;歸母淨利潤9496.58萬元,同比下降10.25%;扣非淨利潤9469.41萬元,同比下降10.22%;負債率9.82%,投資收益116.48萬元,財務費用-144.68萬元,毛利率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