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勤練內功謀轉型

證券業勤練內功謀轉型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2022年度經營資料顯示:2022年,140家證券公司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同比下降21%;淨利潤1423.01億元,同比下降25.5%。總體來看,2022年證券行業經營業績不佳。

  面對困難挑戰,各證券公司承壓而上,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能力,有力支援科技創新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專家表示,在宏觀經濟穩步復甦、全面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等利好下,未來證券行業還需搶抓政策機遇、勤練專業“內功”、積極謀求轉型,走向更高質量發展。

  業績短期承壓

  對於過去一年證券行業經營業績出現明顯下滑,市場分析,是受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的結果。招商證券非銀行金融首席分析師鄭積沙認為,美聯儲加息、俄烏衝突、疫情影響等多因素衝擊,導致2022年證券行業景氣度大幅下滑,證券指數全年跑輸大盤。“投資收益率下滑是證券行業業績承壓的主因。”國泰君安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劉欣琦分析,2022年前三季度,全行業投資業務收入同比下降47.32%至560.49億元,佔營收下滑總量的81%。

  在經營業績承壓的同時,過去一年,證券公司不斷夯實資本實力,行業風險管控能力持續增強。截至2022年末,行業總資產為11.06萬億元,淨資產為2.79萬億元,淨資本2.09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4.41%、8.52%、4.69%。中證協有關負責人表示,證券行業聚焦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資產質量,增強抵禦風險能力,行業整體風控指標均優於監管標準,合規風控水平健康穩定。

  作為連線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橋樑紐帶,證券行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和使命,用好用足用活股票、債券、資產支援證券等金融工具,服務實體經濟實現直接融資5.92萬億元,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積極貢獻力量。

  據中證協有關負責人介紹,具體來看,2022年證券公司服務428家企業實現境內上市,融資金額5868.86億元,同比增長8.15%;服務上市公司再融資7844.50億元,支援上市公司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服務357家科技創新企業透過註冊制登陸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實現融資4481.58億元,融資家數及規模分別佔全市場的83.41%、76.36%,充分彰顯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援力度持續加大。證券公司還透過跟投積極參與科創板、創業板IPO戰略配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透過公司債、資產支援證券、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實現融資4.54萬億元,引導金融資源流向綠色發展、民營經濟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仍在持續強化,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促進資本形成、價格發現、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力支援科技創新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助力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仍是證券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劉欣琦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證券公司發力財富管理轉型和資管業務主動轉型,著力為投資者提供更為豐富的投資理財產品,滿足客戶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截至2022年末,證券公司代理銷售金融產品保有規模2.75萬億元,受託管理客戶資產規模9.76萬億元。

  此外,證券行業還持續提升資訊科技投入,推進數字化轉型,為投資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服務。截至2022年末,證券公司服務投資者數量達到2.1億,較上年末增長7.46%,服務經紀業務客戶資金餘額1.88萬億元。2022年證券公司代理客戶證券交易額733.25萬億元,其中代理機構客戶證券交易額佔比為31.81%,近年來持續提升。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內外聯動能力,是2022年證券業值得關注的一大亮點。

  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A股市值3.20萬億元。2022年證券公司代理客戶港股通交易金額7.24萬億港元,透過香港子公司積極服務滬深股通交易金額23.28萬億元人民幣。透過香港子公司服務企業在中國香港市場IPO融資1019.31億港元,佔香港市場的97.43%;服務10家A股上市公司在倫敦、瑞士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並上市全球存託憑證(GDR),助力中國企業拓寬國際融資渠道,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證券行業牢牢把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重大機遇,持續最佳化全球業務佈局,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積極服務境外機構和資金更廣泛、更深入地參與中國資本市場。”中證協有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2022年證券行業秉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戰略。

  據中證協有關負責人介紹,立足“一司一縣”,證券行業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積極開展助學、助老、助殘、助醫、助困等公益行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綠色發展、促進共同富裕貢獻力量。2022年,證券公司承銷發行鄉村振興債券305.21億元,同比增長42.77%;承銷(管理)發行綠色公司債券(含ABS)152只,融資金額1716.58億元,同比增長24.71%,為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截至2022年末,共有103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357個脫貧縣,60家公司結對幫扶83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65家證券公司參與“證券行業促進鄉村振興公益行動”,承諾出資3.5億元。

  此外,證券行業圍繞志願者服務、課題研究、培訓交流、專案展示四個平臺,積極開展系列公益活動,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為脫貧縣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架天線”,日漸形成具有證券行業特色的公益生態和幫扶合力。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戰略是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也是證券行業應有的責任擔當。多家證券公司接受採訪時表示,將不斷髮揮專業力量、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深化公益行動成效,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

  全面註冊制帶來新機遇

  在市場回暖、政策支援及全面註冊制啟動等利好刺激下,展望未來,證券行業業績有望迎來修復。

  “當前資本市場回暖,看好證券板塊行情演繹,券商基本面拐點曙光近在眼前。”鄭積沙表示。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再次降準,流動性整體處於合理充裕環境;行業政策方面,全面註冊制改革2月份正式落地,多層次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宏觀經濟方面,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最佳化調整,經濟快速企穩復甦。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全面註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配套制度將不斷最佳化,有助於證券行業扭轉業績頹勢。東興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嘉瑋表示,全面註冊制落地為企業直接融資拓寬了新渠道,打開了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增量空間,投行業務將成為證券板塊中長期最具確定性的增長機會,有望推動券商定價能力提升。同時,註冊制要求下,新股定價權更多交給市場,這對當前主承銷商的發行定價、承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頭部券商在詢價、定價能力、客戶資源等方面均具備更大優勢。優質券商和優質專案的相向而行,能夠不斷積累頭部券商的優勢資源,進一步發揮全業務鏈協同優勢,將業績增量從單一投行向“投行+直投”的大投行業務延展,並有望惠及財富管理等其他業務領域。

  劉欣琦也認為,隨著全面註冊制的落地深化,更高的發行稽核效率、更為包容的上市條件及再融資政策等將推動券商更好為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服務,能夠發揮專業優勢、聚焦科技創新、深耕產業發展、挖掘優質企業併合理定價的券商將更為受益,以投行業務為主的企業融資服務仍將是迎來政策利好最多的業務板塊。

  要更好地抓住全面註冊制帶來的發展機遇,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必不可少。廣發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陳福表示,全面註冊制下,投行業務全週期服務是由券商部門全方位參與完成,資本中介發展依賴券商資本運作能力,大資管要求更優質的投研體系,未來,強化投資研究能力、提升做市交易能力和打造投資管理能力,是證券公司取得競爭優勢的角力點。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把握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戰略導向也是證券公司制勝的關鍵之一。”陳福表示,從市場發展經驗來看,每一階段IPO熱門行業都與宏觀發展戰略密不可分,隨著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加快建設,未來高新技術產業IPO數量規模將大幅增長。證券公司應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持續關注國家政策導向,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挖掘具有長期價值的企業,透過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構建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李華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12 字。

轉載請註明: 證券業勤練內功謀轉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