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世界經濟復甦脆弱,給正處於“十四五”規劃開局、初步形成“雙迴圈”發展格局的中國帶來了深遠影響。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未來走向如何?如何暢通經濟執行脈絡、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議題。
12月2日至5日,2021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設立中國財富峰會、“碳達峰 碳中和”綠色經濟高峰論壇、國際黃金市場年度峰會3場平行論壇。政府人士、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研判疫情下經濟形勢新變化,共同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逐漸崛起的經濟力量與影響力不容忽視。”中國未來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表示,中國道路的優越性逐漸顯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透過70多年的努力迎頭趕上,在包括5G網路等最新技術方面遙遙領先。“未來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是決定性的參與者。”金燦榮說。
“今年經濟形勢恢復良好,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率為9.8%,換算到全年的增長率為7.35%,我預測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將在8.35%到8.5%之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增長態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表示,他對明年的經濟增長抱有信心,並預測明年經濟執行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很有可能達到5.5%到6%的潛在增長率。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認為,為了走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中國產業的調整升級換代,要構建與之相配套的現代金融體系,向“金融三化”轉變,即市場化、科技化、國際化。
企業家在論壇交流中深切體會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興起,正深刻影響我國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亦功表示,在新一輪科技力量推動下,全球產業正加速向數智化轉型。汽車行業的深刻變革之下,中國一汽在數智化、綠色出行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伊利集團所有的現代化牧場,已經實現資訊化的轉變。”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軼鵬透露,在牧場裡,奶牛都有耳標,透過手機App可以檢測每一頭奶牛的健康狀況。
“我們呼喚數字農業的到來。”金禾天潤董事長曾琦認為,智慧農業、生物技術和資訊科技的應用,將傳統人與土地的關係,改變為“人+土地+科技+金融”的融合關係。
“從新經濟看,新能源、動力電池、低碳、綠色經濟、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行業蓬勃發展,中國經濟正站在新週期的起點上,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東吳證券特邀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中國財富峰會上稱,未來中國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大機率可能會在新能源、數字經濟這些領域誕生。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創始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則希望中國未來要進一步管好、用好民眾已經積累起來的財富,將財富有效轉化為投資,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下半場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上海中能集團總裁黃海粟指出,推動產業創新,在關鍵領域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十分重要,但有些關鍵領域的創新並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從技術創新到實現產業化依舊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一過程中,企業與國家戰略科技需要進一步深度合作。
隨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路購物、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深刻改變著中國的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也散發出越來越大的魅力,更成為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關注的焦點。
“數字化為勞動力市場帶來新變化。”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認為,目前在勞動力供不應求的同時,向社會釋放的是數字技能的新需求,經過課題研究,“十四五”中國將進入高技能人才引領的技工時代。
在海爾集團高階副總裁、海爾智家總裁李華剛看來,數字時代使用者需求更加複雜和多樣化,這就要求企業提供多元化場景、個性化定製和終身迭代的新體驗。“為此,海爾智家推出了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帶動超過30個行業的消費。”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介紹,公司透過數字化發現需求,打通渠道,使電商直達客戶。例如新希望集團推出24小時鮮牛奶,在主要城市,人們可以喝到當天產的牛奶。
在12月4日的中國財富峰會上,參會企業家、專家普遍認為,未來,以大資料、人工智慧以及新興的元宇宙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將引領社會變革,併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本報海南博鰲12月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