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和郭德綱的恩怨起源於2007年。那一年,姜昆帶頭反“三俗”,號召相聲界同仁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三俗”現象。姜昆反“三俗”,郭德綱就弄了段相聲《我要反三俗》,與姜昆針鋒相對。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姜昆、郭德綱這兩位當事人都有淡化和緩和的意圖,可綱絲們依然不依不饒,不僅愛翻舊賬,而且動輒就把矛頭指向姜昆。最近,蕭陶看了老梁的一段影片。標題就很吸人眼球——郭德綱和姜昆真的有仇?
老梁的影片截圖
老梁不是相聲演員,但學過評書,還是郭德綱的同門師兄。2012年,央視舉辦第六屆相聲電視大賽,老梁擔任點評人。他往那兒一坐,化身為說書先生,侃侃而談,滔滔不絕。老梁跟郭德綱關係不錯,又是姜昆的好友,由他來評說姜昆與郭德綱之間的恩怨,自然有一定的權威性。在影片裡,老梁說了這麼幾個觀點:
第一,郭德綱的相聲確實好。郭德綱對相聲的最大貢獻是向廣大綱絲普及了傳統相聲。
第二,姜昆的創作高峰期已經過去了,而郭德綱正當紅。言下之意,他倆沒有可比性。
第三,綱絲不要認為姜昆沒能耐,姜昆是有能耐的。姜昆是中國相聲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侯寶林、馬季、馬三立和姜昆都是一代宗師級的人物。
蕭陶把影片內容整理成文字(略有刪節)
第四,姜昆是體制內的。他要遵從體制內的很多規則,不可能像郭德綱這樣體制外的藝人,野鶴無糧天地寬。
第五,姜昆的行為是計劃經濟決定的,郭德綱的行為是市場經濟決定的。郭德綱反擊姜昆是市場行為的一種宣傳和炒作。只有抨擊主流,郭德綱才能獲得大量非主流草根的追捧。
第六,姜昆和郭德綱他倆沒啥事,大家想多了。他倆挨都挨不到一塊去。
老梁的這些觀點,既充分肯定了郭德綱,也沒忘記誇讚姜昆。姜昆有能耐,對相聲有貢獻,“你說中國相聲,你是繞不過姜昆的”,這些都沒有錯,但把姜昆跟侯寶林、馬三立和馬季並列為“一代宗師”,是不是有拔高姜昆之嫌?
2015年,薛寶琨與馬志明、馬六甲父子做客《春妮的週末時光》
對於誰是相聲大師,已故著名曲藝理論家薛寶琨生前受訪時說過這麼一段話。他說:“相聲大師要先有標準,再去用標準衡量人,而非單純以媒體曝光率和觀眾熟知度作為評判依據...我的理解是應該站在時代的峰巔,能挽狂瀾於既倒,領一代之先鋒,這樣才可以作為大師。”他接著說:“我認為中國相聲界能配得上大師美譽的只有四位,他們分別是張壽臣、馬三立、劉寶瑞、侯寶林。”採訪他的記者追問道:“您認為馬季算不算呢?”薛寶琨直言:“以我的評判標準,馬季不算。”如果連馬季都不算相聲大師的話,那麼就更輪不到姜昆了。當然,薛寶琨只是一家之言,老梁也一樣。
除了誇讚姜昆和郭德綱外,老梁說到了炒作。他認為郭德綱反擊姜昆是一種炒作。這跟姜昆過去的說法相類似。姜昆曾說:“他(指郭德綱——蕭陶注)這個弱勢群體,我覺得也是有一部分炒作。”
至於姜昆和郭德綱之間的恩怨,老梁說:“人倆沒啥事,大家想多了。”不過,對於老梁所說的“兩個人挨都挨不到一塊去”,蕭陶有點不以為然。
姜昆身後的電視螢幕上正在播放《笑傲江湖》
如果單從相聲演員的角度說,姜昆可以跟郭德綱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挨都挨不到一塊去”,但姜昆是曲協領導,曲協的一項主要職責就是“最廣泛地團結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郭德綱當然是曲協團結的物件。只要姜昆在任,就不能說他倆“挨都挨不到一塊去”。真要“挨都挨不到一塊去”,當年姜昆就不必去反“三俗”,何必得罪同行呢?
此外,老梁也有口誤,比如把西單啟明茶社說成東單啟明茶社。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來比喻姜昆和郭德綱也欠妥。
儘管有一點瑕疵,但老梁評說姜昆和郭德綱之間的恩怨,言之有據,不偏不倚。有人可能會說老梁和稀泥。要蕭陶說,基於老梁的特殊身份,他和點稀泥純屬正常。實事求是地說,他這個泥瓦匠當得還算稱職。
(蕭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註明的除外。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盜用者必受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