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醫看病,很多人都有一些刻板的印象。有的人單憑一種症狀就給別人下診斷結論,一伸舌頭看兩邊有齒痕就是溼氣,面蒼白就是血虛;有的人以為高人只需拿脈就知道病情,找醫生看病就像給醫生出題一樣,一伸手什麼都不說,醫生就知道是什麼病,該用什麼藥;還有些人照搬古醫書,以為看了幾個方子,背了幾味草藥,就能治百病了。
這些都是大誤區,不論是給朋友建議,還是臨床治療都很容易出現大問題。這種情況不僅現在有,古代照樣有。古代素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和“坐堂醫”的文化傳統,所以古代很多讀書人都對醫學略知一二,但是正真精通的卻不多。今天為大家講一個《臨證醫案筆記》裡的一個小故事。
話說清代有位內閣大學士,叫做戴蓮士。有一次因為夜裡熬夜辦公不小心受了風寒,就告了病假在家中休息幾日。一起共事的同僚及他的好朋友好幾日不見戴蓮士,於是相約去戴蓮士家中探望。
這天,戴蓮士平時的幾位好友在他家中相聚,和戴蓮士攀談。噓寒問暖一番後,大家就戴蓮士的病情聊了起來,戴蓮士說:“本來,我以為我這只是小病並沒放在心上,估計就是近來太累了,休息幾天就好了。結果一連多少天不見好轉。你們要是看好了,回頭請你們喝茶去。”
於是幾個人便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戴蓮士也十分的配合,有問必答,仔細說著自己的病情。現在他主要是感覺身體發熱、無汗、頭痛,還時不時乾嘔想吐,不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都覺得不安,心裡煩躁。
於是眾人中有一個人說道:“戴兄,你這病我知道是什麼了,都說‘有一分惡寒則有一分表證’,你現在微惡風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乾嘔、煩躁等證並見,可見應該是冬月傷寒,風寒束表之實證,當用麻黃湯發汗來治療。”眾人聽到這番話,覺得說的有幾分道理,都紛紛附和。
但是隻有一個人沒有說話,這個人便是吳箎,他不急不慢地說道:“列位從症狀分析似乎有些道理,可是中醫講究‘以脈測證’,為何不來看看脈象和分析的證型是不是一致的呢?”說完便起身走到戴蓮士面前說:“戴兄,可否為你把一脈?”戴蓮士樂呵呵地配合著。
只見吳箎拿脈,閉息凝神片刻,說道:“戴兄的脈象浮大而滑,浮脈主外感風寒,滑脈主痰飲,而且脈雖浮但不緊,可見病邪尚且清淺,用麻黃湯太過猛烈了。我認為應該用參蘇飲,去掉大棗,加杏仁、蔥白,以解表和中。這樣益氣、理氣化痰才是正確的。”戴蓮士問道:“參蘇飲不是益氣解表的方子麼?外感病多是實證,不宜補吧。”
吳箎說道,剛剛的問診和切脈,可以看到你不僅是外感風寒,而且體內還有痰飲。用參蘇飲,當然還考慮到你辦公熬夜,勞累過度而體虛,所以採用益氣解表之法,同時去掉原方中的大棗,怕它滋膩而助長痰邪。還加了蔥白、杏仁是為了解表降肺,又可以化寒痰。”
戴蓮士聽後不禁感嘆:“想不到吳兄深諳醫道,真是深藏不露啊!”說完便趕忙吩咐下人去抓藥。不要才喝了一天,戴蓮士病情大好,不發熱了,脈象也平和了,就是覺得胸口還有些悶澀不舒服,晚上難以入睡。
戴蓮士再去找到吳箎求藥,吳箎看了便笑著說:“你每天忙於案牘,思慮過度,又病後初愈,肯定是正氣不足,來幾副歸脾湯就可以啦。”戴蓮士按照吳箎說的抓了幾副歸脾湯喝了,沒幾天病情就全好了。
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吳箎,後來也成為了清代著名的大醫家,這個故事就是他記載在《臨證醫案筆記》當中的。
注:參蘇飲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要由人參、紫蘇葉、前胡、半夏、幹葛、茯苓各三分(9g),枳殼、桔梗、木香、陳皮、甘草各半兩(6g),煎煮加生薑7片,大棗1枚組成。
【本圖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出品。作者柳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