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兒童節裡說童心

01

人應該有一顆童心,這樣人生就變得富於生趣。兒童的樂趣無窮無盡,因為他們看世界的目光簡單而陌生,隨時隨地能感覺到莫名的興奮和愉悅。

比童心更進一步的是「赤子之心」,這就很難做到了。我們不可能在成年以後還像襁褓中的嬰兒,光著屁股泰然自若。把這當作赤誠也顯勉強。凡事過猶不及。但是有沒有是重要的劃分標準。

對成人而言,簡單分成有童心的人和無童心的人有些對比上的激烈,分成童心重的和童心輕的,相對說得通。

02

我們的生活中,童心輕的人比比皆是,童心重的人日益稀少。

尤其是從學校的圍牆走出來,進入社會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堆積,若不能做到處事圓滑、八面玲瓏,往往會在複雜的社會格局中吃虧,無所措手足。其結果就是,單純的人變得有城府,複雜的人城府日益加深。

一件事情要遇到兩個以上的關係方,就變得非常棘手,你最終會發現,工作處理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與工作相關的人際關係。這當然很熬人,對盡心竭力於工作本身的人常常帶來傷害。

劉興亮|兒童節裡說童心

 ▲  圖片來源於網路

商場如戰場就是這類道理在市場上的運用,實際上市場行為在更多時候依靠的是人的相互合作導致的互惠互助的關係,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行為,但人們就喜歡用戰場來形容商業活動。你能說一個走鄉串戶的剃頭匠是在跟人打仗嗎?

尤其是致力於與權力相關的政務工作——就是官場上的人,更是把心機、城府、不露聲色、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等等這類孩子絕不具備的素質,歷練的博大精深。

03

中國人喜歡讀《菜根譚》,裡邊講的是如何修養身心趨利避禍的道理,當然,也有不少催人奮進引人向上的內容。但總的來說就是教人儘早看透人事,以便能居高臨下得與社會周旋。

什麼洞明世事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無非如此。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讀,讓他們儘早懂得人生的道理,其實不過是給他們善良、單純的心地上播撒了一些走向爾虞我詐的種子。

劉興亮|兒童節裡說童心

 ▲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時候,童心未泯的人似乎成了挽救道德頹勢的一種說辭。

在文學作品中,這類人就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和虛竹,傻乎乎的,但是非常可愛,招女孩子喜歡,奇遇不斷,每天都在豐收。

可是生活中真要有這類人,非但遇事就吃虧,更不可能有女人緣。如果一個姑娘評價自己的男朋友人好,老實,像個孩子,言外之意就是說他沒本事,不可能做出什麼成就來。

童心未泯在當代社會成了人生的負資產,只在虛構的文學和影視劇中作為一類輔助角色存在。

可我認為,人應該有一些童心,這很重要。

04

作家莫言說,晚熟的人都善良。潛臺詞就是善良的人都有童心。這一點幾乎不容辯駁。

孟子說,人性本善,這是真的。孩子之間也有衝突和仇恨,但都是非常臨時的情緒,過了就會忘記,下次見面又會聚在一起玩耍打鬧。在兒童看來,世界是美好的,人也是美好的,壞人頂多是調皮得厲害了一點而已。

的確,童心未泯的成人,都很善良。看看那些長大了還執迷於兒童式的遊戲的人,他們怎麼會害人呢。

05

童心讓人充滿趣味。

人要是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歷,必然會發現一個突然出現的分水嶺,有一天,你對拍元寶、彈玻璃球或者跳皮筋這類事喪失了興趣。其實,這也是一個人喪失了對那些簡單、直接的感官遊戲的愉悅感受力的標誌。

其結果就是,開始像一個早熟的思想家思索人生和世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何處去。結果就是愁腸百結,萬事不如意。真不如孩子高興。

劉興亮|兒童節裡說童心

 ▲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那些把童心保持住(哪怕很小的一部分)的人,則一直有遊樂的興趣,踢球,吃冰棒,下棋,做手工,沉浸於自身感興趣的事物之中,時間很快,人也很充實。

06

童心讓人年輕。

去過幼兒園的人不難發現,那兒的老師都像剛剛從師範學校畢業,仔細一打聽,已經工作好幾十年了。

這怎麼做到的呢?比花多少錢保養都管用。無他,跟孩子天天呆在一起,音容笑貌都保持年輕。

07

童心讓人簡單。

簡單直接的性格或許被人冠以幼稚的帽子,但是這類人也有自己的優勢,他們不會給人敵意,更容易交到知心的朋友。那種天長地久的友誼,絕不會在兩個心機很深,相互防範的人之間發生。

因此有童心的人,也有恆心,他們認準了一件事,就會不計成本地堅持下去,在自己投入身心的事業或愛好上,收穫的並非普通意義上的成功,而是自足。

08

童心不僅讓世界充滿愛,還是科學發生的條件之一。

愛因斯坦說過,他之所以能發現相對論,只不過是對大人們熟視無睹的現象保持了一顆童心的觀察方式,他認為所有現象背後都有什麼東西在起作用。這種完全出於探索心的觀察和思考,只能在保有童心的人身上發生。

你不可能指望一個沉迷於權力和金錢的人,會對月亮和地球的關係發生興趣。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39 字。

轉載請註明: 劉興亮|兒童節裡說童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