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一種常見的輔食,看似餵飽了孩子實則沒啥營養,還容易造成積食

由 舒培榮 釋出於 健康

輔食喂不好,寶寶長不了。

執筆:毛寧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孩子吃飯,是當媽的最操心的事情,尤其是在輔食餵養的階段,更是挖空了心思的做飯,但還是可能一不留神就“踩雷”,不僅自己辛苦,反而還“好心辦壞事”害苦了娃。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案例

最近幸孕姐總是習慣晚餐的點下樓在小區裡逛逛,能碰到不少寶媽帶著娃溜達,也還有不少在樓下餵飯的家長。

昨天就看到隔壁樓不到一歲的康康被奶奶帶著在餵飯,康康可是小區裡出了名的難餵飯,康康媽前段時間可是逢人就抱怨,好在最近婆婆從老家過來,才接過了這個餵飯大計。

只見康康奶奶一手端著奶粉,一手捧著雜糧米飯,邊將米飯搗碎泡進奶粉裡,邊夾起米飯喂進康康嘴裡,娃就這樣一口飯一口奶,一小會就吃了不少。

有寶媽過去看著,表達了自己的疑惑:“這不就是湯泡飯的另一個版本嗎?這樣是不是對娃不太好啊。”

但康康奶奶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把飯吃下去就是好事,他爸小時候不就是這麼喂的,不照樣長得又高又大,不這樣喂娃怎麼嚼的碎?”

眼見康康奶奶這麼堅持,寶媽們也就沒多說話,但大傢俬底下認為這康康也沒比之前長多少,反倒看著更消瘦了些啊。

實際上關於新增輔食,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有過建議,孩子在6個月之後就可以逐漸新增輔食來保證營養均衡了,但湯泡飯真的適合孩子嗎?

關於湯泡飯的“前世今生”

1、什麼是湯泡飯?

顧名思義,就是把飯泡進湯裡,看起來好像和喝稀飯是一樣的道理,但實際上卻並沒有這麼簡單。

  • 湯泡飯:將已經煮熟的米飯倒入湯水裡面攪和食用,其米飯多喝湯水的本質並沒有發生改變,米飯內部結構一樣 ,麵食混合還會破壞其柔韌性。
  • 稀飯:將米和水一起熬製,澱粉也能經過充分的轉化,材質更為鬆軟,不需要再度咀嚼才能消化。

2、湯泡飯更營養?

很多人認為我們小時候也都是吃湯泡飯,這種精華就都保留在湯裡面,是一舉兩得的吃法,但實際上是很大的一個誤區。

營養學家曾經做過研究,發現各類肉湯的蛋白質成分僅有肉原本的1/10,而我們熟知的排骨、魚湯和雞湯等,在經過長時間熬製後,其蛋白質僅有6%-15%析出,也就是說大頭依然在湯渣裡。

維生素等則更不用說,遇熱就容易分解,反倒是大家討厭的脂肪會最大限度的保留下來,反而不利於孩子健康。

湯泡飯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1、生長髮育滯後

米飯、麵食類食物在湯水中會膨脹,湯泡飯會增加孩子的飽腹感,看似吃的很多,但實際上營養攝入遠遠不夠,又無法再次攝入,時間一長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再者食物需要經過咀嚼分解才能讓大部分營養更好吸收,如果直接囫圇吞棗似地吃,消化液得不到刺激,食慾也會逐漸下降,吃的逐漸變少,身體自然長不好。

2、咀嚼能力不行

輔食期的孩子還需要得到咀嚼鍛鍊來促進自己的長牙期,但湯泡飯之後食物過於軟爛,無法刺激娃的進一步咀嚼,長此以往咀嚼能力自然退化,語言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繼而導致面部發育不足,影響外貌自信。

且牙齒也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屏障不足,鋸齒等牙科問題也會找上門來。

3、脾胃虛弱

食物如果沒有得到充分咀嚼就進入腸胃消化道,就需要身體調動更多的能量去處理這些,增加了腸胃功能的負擔,長期受到影響之後就容易堆積食物,導致脾胃功能受到影響,甚至是誘發積食。

延伸閱讀:寶寶輔食餵養原則

1、建議給寶寶腸胃一個“磨合期”

每次只新增一種輔食,觀察2~3天,看看寶寶是否出現腹瀉、過敏等反應,如果沒問題再換新的食物。

2、食材選擇應該循序漸進

按照“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少到多——從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過固體食物”的原則,循序漸進更養脾胃。

3、按照月齡來調整餵養次數

孩子6個月大剛開始新增輔食的時候,建議還是以母乳或者奶粉餵養為主,然後每天只新增一次輔食。

到7~9個月大的時候,可以慢慢開始增加輔食餵養的次數,一天可以餵養2~3次,搭配母乳餵養5次左右,但每次的量需保證在600毫升以上

1~2歲的時候,可以慢慢嘗試著讓寶寶的三餐變得規律起來,以輔食為主,母乳或者配方奶為輔。

需要注意的是:1歲左右的寶寶在輔食餵養時需要慢慢適應多種類的食物,雞蛋和魚禽肉以及不同種類的蔬果都可以嘗試一點。

你家孩子在輔食餵養上還遇上過哪些難題呢?歡迎各位寶媽互相交流、解疑。

“關注幸孕姐,持續為你們提供更多有用、有趣、有情緒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