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片|網路
自梁山沿220國道北行四十里許,便到東平縣岱廟鎮司裡村。這裡在古代曾設有巡檢司,故名司裡。村依山建,山亦稱司裡。司裡山又名棘梁山,山比村裡的房屋高不了多少,卻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大概不是傳說此處發現宋江起義軍留下的焦糊糧食粒的原因,而是由於山上存在古代的摩崖造像。
上得山來,見山頂平整,東西向聳立著兩塊不規則巨石。石高大無比,恐非人力所能搬來。感覺司裡山頂原本應當巨石平齊,後巨石以外的地方被人開採了去,高處只留下這兩塊較大的石體,所以,有學者稱其為“石崖”。或許,巨石本為一塊,被人為劈成兩半。
巨石周圍有大小造像千餘,現完整清晰者六百餘尊。主佛在東崖南側,體型高大,視覺衝擊力強。像高近十米,戴寶冠,面相渾厚,被稱為“中原北齊第一佛”。可惜佛的嘴部已被破壞。主佛兩側各有弟子像一尊,頭已不見,現只能看到其整尊雕像的大致輪廊。主佛三大像右下,有宋代嘉祐二年“三教通連”龕像,據說是我國最早的“三教通連”摩崖龕像。東崖東側也有許多造像,大而居中者,是一字排開的9尊佛像,看上去栩栩如生,儲存較好。東崖西側造像較小,分層排列,各部分多為長框中雕以佛像,或一二尊,或八九尊,數目不等,當為不同的善男信女捐刻。西崖多為唐、宋摩崖造像,其中唐代多為武后時期的造像,通體磨光,面相豐圓。宋代造像則神情豐富,雕刻精細,其中的三十六尊羅漢像等更是神態各異。另有南崖,多為唐、宋時期的單體佛像或羅漢像,風化較為嚴重。
司裡山造像中銘文眾多,幾乎每像(龕)旁邊都有刻字、紀年題記,銘文字數最長者達五百餘字。這些造像題記對於考證我國佛像石刻的名稱、年代、三教的融合以及佛教石刻的分佈區域和演變規律具有重要的價值。據題記可知,當年在此處造像者,除地方官吏和平民百姓外,還有來自京城的高官顯貴和官僧以及山西商人,足見當時司裡山影響之廣。
我最早知道司裡山,是從著名散文家許平先生處。他的《梁山泊風情》一書,把東平湖周圍的山水風光、風土人情和傳說故事都納了進來,其中寫到司裡山。此後,我路過司裡村時,喜歡到山上看看。最近一次是去年,我在東平縣文化學者的陪同下登上司裡山,看到山上鋪設了道路,補添了一些景觀,重修了幾個小廟。據當地知情者講,司裡山造像的佛頭,好多是在破四舊運動時砸掉,現村裡還有參與過當年行動的人,只是他們不願意再提那段往事。
站在司裡山上,近瞰靜靜鋪展在山下的村莊,遠眺草樹蔥蘢的金山,東平湖的身影映入眼簾,山野的清風吹拂衣巾,更加感到這片土地的古老與神奇。
作者:盧明,男,1960年生人,筆名黃河入海。鄆城縣委退休幹部,鄆城縣作家協會主席,縣詩詞學會會長。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菏澤學院水滸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鄆城縣歷史文化研究學者。在《光明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多種報刊及網路平臺發表散文100餘篇、小說20餘篇、詩詞詩歌1000餘首,其中《菏澤賦》在《光明日報》發表。著有《正話水滸》《水滸印象》《好漢文化探究》《鄆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書籍六部,主編《鄆城文學作品選》《鄆城文韻》《水滸別傳》《水滸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澤電視臺主講主講水滸文化十三期。
壹點號心夢文學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