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縣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建制縣時,取丹東、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譯漢文首字為縣名,故名丹巴,是嘉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素有“千碉之國”的美稱。這裡有國內獨有、世界罕見的中路、梭坡古碉群,具有濃烈的民族風格的嘉絨藏族民居,文化底蘊深厚。
據史書記載,丹巴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一個多部落的民族長期生存繁衍於此。遍佈于丹巴境內的古碉便是這裡世居民族歷史發展的見證。丹巴的古碉樓歷史,可追溯到秦漢時期,稱“邛籠”。
碉樓功能較多,建於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關卡等地的稱“軍事防禦碉”;專門為土司守備而修的曰“官寨碉”;村寨中心,用於鎮魔的八角碉叫“風水碉”,此處,還有警碉、界碉、房中碉等等。
碉樓遠在漢代就開始在羌族地區發展盛行,至遲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時所建。在南北朝時期,丹巴就已經碉樓林立到五代以後,碉樓建築技術就已經成熟。丹巴碉樓現有260座,據說全盛時有近萬座之多,這沒有大量的人力、財力是無法完成的。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丹巴碉樓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丹巴縣河谷兩岸,以三五個一組相互呼應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這樣獨于山頭的。在碉樓集中的地方,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丹巴碉樓每一座都經受了百年風雨,稜角分明地巍然屹立。
關於碉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兇猛的妖魔,專門攝取男童的靈魂,為了保佑孩子成長,誰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築高碉,以御妖魔。孩子每長一歲,高碉就要加修一層,而且要打煉一坨毛鐵。孩子長到18歲的時候,碉樓修到了十八層,毛鐵也打煉成了鋼刀,此時將鋼刀賜予男孩作成人禮物,鼓勵他勇敢戰鬥,克敵降妖。
出丹巴縣城沿大渡河而下,行大約7公里,只見河對岸山坡上,數十座碉樓拔地而起,或三五一群,或獨立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高十餘丈……狀似浮圖。”這便是著名的丹巴碉樓。
丹巴的碉樓是由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嘉絨藏族所建。據考證,早在公元前1700年前,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嘉絨藏族同胞就掌握了片石築牆的工藝,隨著生產、生活的需要,特別是為了防禦野獸和戰爭,修築高碉成為川西北河谷地帶嘉絨藏族典型的文化特點。
古碉以泥土和石塊建造而成,外形美觀,牆體堅實。古碉大多與民居寨樓相依相連,也有單獨築立於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為高狀方柱體: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數達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於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達50到60米。
其碉樓形狀各異,層高六至十層,碉基結實,基寬越高越窄,碉體用片石砌成,砌藝精湛。這種碉樓是丹巴獨具特色的建築,在丹巴全縣都有分佈,主要集中在河谷兩岸。或三五個一群,或獨立於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在眾多碉樓群落中,尤以梭坡鄉境內碉樓群最具特點,共84座,堪稱碉樓博物館。
古碉樓是嘉絨藏族建築的傑作,距今已有千年歷史,規模宏大、型別多樣,建築技藝高超,具有極高的美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文化學價值。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古建世界,我們不僅僅只做古建築!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