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高曉松的《曉說》和《曉松奇談》,不管做飯、洗衣服、搭地鐵都要下個一兩集在手機裡,隨時隨地插上耳機聽。聽《老炮兒》那集的時候我從惠新西街南口去團結湖,高曉松說到他那個時代北京漂亮姑娘都叫“大颯蜜”,唯一的作用就是幫他們茬架蓄板磚,我忍不住在地鐵上笑出了聲,坐在我對面的老大爺用奇怪的眼神瞥了我一眼。
看俄羅斯文學那幾集的時候正在家做海帶燒排骨,邊熬排骨邊聽著普希金決鬥之夜留眼淚。擦乾眼淚之後我若無其事啃光了一鍋排骨,然後覺得整個畫面就是個深情混雜了神經的故事。
最搞笑的還是高曉松說蔣介石那兩集。蔣介石不管大事小事都記日記,喜怒哀樂的感情在日記裡表露的鉅細無遺,滿足了我們後世的強烈好奇心。高曉松說自己在美國的時候,到圖書館裡把蔣介石日記全部影印了一遍回去看,笑得不能自已。其中就有蔣介石大罵胡適那一段。
1949年後,胡適沒有跟蔣介石到臺灣,而是定居美國。1958年,胡適回臺灣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蔣介石對胡適回臺灣感到特別高興,親自出席胡適的就職典禮,還精心準備了祝賀演講詞,借大陸當時批判胡適一事,稱讚胡適的能力與品德,沒想到胡適根本沒領他的情,當場說,“剛才總統對我個人的看法不免有點錯誤,至少,總統誇獎我的話是錯誤的。我被共產黨清算,並不是清算個人的所謂道德。”
然後胡適說,“我們學術界不是來搞政治的,是提倡學術的,所做的工作還是在學術上。”
蔣介石回去之後氣得徹夜難眠,吃安眠藥才能睡著,起來之後仍然咬牙切齒,在日記裡大罵胡適,說胡適“狂妄荒謬至此,真是一狂人”,說自己“交友不慎,待人過厚,反為人輕侮”,從中可見蔣介石心眼之小,以及胡適作為一個讀書人的不卑不亢。
(蔣介石與胡適)看完這集我就找了胡適的書來看,把《胡適留學日記》和《胡適書信集》對照著讀,越看越覺得胡適真是一個可愛的人。說他可愛,是因為他寫起日記來從不掩飾自己的一點小得意、小邪惡、小滑頭,說起正經事來也偶爾流露出天真,四五十歲也完全是一個年輕人的狀態;給母親寫信的時候還會撒嬌賣萌,看得我直樂。不說別的,光是在反抗逼婚這件事上,胡適做的就比現在的年輕人聰明多了。
胡適13歲的時候,由母親做主,與安徽宣城旌德縣江村江世賢之女江冬秀訂婚。之後兩人未曾見過面。1910年胡適十九歲時留學美國,在美國待了七年,期間和江東秀同樣一面都沒有見過,母親頻繁催婚。
胡適對待自己的婚姻、對待母親的逼婚,也是一個字,“忍”。只不過他忍的很聰明,很巧妙,情商很高而已。《致母親》一封信看的我忍俊不禁。信的一開始,他先搬出了冠冕堂皇的正當理由:美國大學不準假。一個月裡請假一小時就要扣二十分,兩月均有請假就要扣二十分。胡適說:母親大人知道,孩兒我從來不甘居人下,怎麼能因為兒女私情讓兒子忝列人後呢!(“大人素知兒不甘居人下,奈何欲兒以此兒女之私,抑兒使居人後乎!”)
接著,他陳述客觀原因:家裡經濟拮据,二哥經營困難,若是現在結婚,會給二哥增加極大的負擔,表現他極為識大體。胡適最後拍胸脯跟母親保證,“大人念兒句句可以對上帝,兒斷不敢欺母,...男斷不敢不娶妻,以慰大人之期望。...而近方以倫理助人,安敢忤逆如是,大人儘可放心也。”一段話拍了三次胸脯,等於現在我們給父母發微信連發三遍。“媽!我絕對不會騙你的;我絕對會娶老婆的;我絕對不會那麼混蛋的!媽你放心好了!”
然後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就算是胡適,也再忍不住心中對那個煽風點火的媒人的一腔怒火,下面開始大罵合婚人。這段也是看得我傻眼,作為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北京大學校長,胡適先生罵合婚人是“極可殺、極可烹、雞狗不如之愚人蠢蟲瞎子”以及“瞎畜生”。恨不得“火其廬、牛馬其後人而後甘心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恨不得把合婚人的房子給一把火點了、把他後代當牲口騎才能消了心口怒氣。說的怒不可遏之時,隨即來了句“男手顫欲哭,不能再書矣。”寫信寫的把自己氣著了,手抖想哭,寫不下去了。
最後胡適祭出了大殺器——賣萌撒嬌。他說,“尤有一事,男不敢不告於大人者,男自得此訊息至今消瘦甚矣。昨日拍有一照他日寄歸,大人當亦傷心,兒何憔悴至此耶!”(兒子有一件事不敢不告訴母親大人,兒子自從被逼婚就日漸消瘦,昨天拍了一張照片,母親大人看了兒子我那麼憔悴該有多傷心啊!)看到這裡,他母親還敢催婚嗎?再催不是把兒子往死路上逼嗎?
知道一百年前也有逼婚,就連著名的胡適先生也被逼過婚,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心中無疑是一種安慰。胡適寫這封信的時候,和康奈爾大學地理學導師的女兒韋蓮司相互喜歡。這兩個人有同樣的興趣,文學藝術、政治時事、哲學思想無所不談,但是他依然對母親寫了一封誠惶誠恐、畢恭畢敬的信,表示自己一定會娶江冬秀。
(胡適與兒子在美國)而他給江冬秀的信裡,也不無情意,哪怕這種情意僅僅是感激層面的。在他的日記裡,也有好幾篇寫下了自己對於江東秀照顧自己母親好多年、一直等著他的愧疚。他寫給江東秀的詩讓我尤為感動:
“圖左立冬秀,樸素真吾婦。軒車來何遲,勞君相待久。十載遠行役。遂令此意負。歸來會有期,與君老畦畝。築室楊林橋,背山開戶敞。闢園可十丈,種菜亦種韭。我當授君讀,君為我具酒。何須趙女瑟,勿用秦人缶。”
所以我很不喜歡有一些文章把胡適塑造成“怕老婆”的可悲典型,把江冬秀塑造成“母老虎”、阻礙了胡適追求愛情的絆腳石。因為這不是事實。胡適自己也曾經坦誠,自己在做學問上傾向於西式,而在倫理觀念上則仍然是東方式的。
胡適與江冬秀婚後生活很美滿。江冬秀平時在家裡喜歡打撲克,做安徽鍋,請客,愛熱鬧,家裡常常高朋滿座,廚藝上也是一把好手。胡適的朋友石原皋30歲的時候,家眷都還在家鄉,單身在外,江冬秀熱情地要為他過生日,在家裡請了兩桌客,親自下廚,菜裡就有一個我們安徽著名的“一品鍋”,就是用一隻二尺口徑的大鐵鍋,按照順序從底往上擺上蘿蔔、白菜、豆角;點綴油豆腐、蛋皮餃,最上面是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這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有葷有素,酒菜湯都在其中。江東秀的烹飪本領讓胡適在朋友面前特別有面子。
(胡適一家四口合影)我們後代人會去惋惜胡適和韋蓮司的愛情,會去惋惜魯迅和日本少女的愛情,多半是因為它們沒有結果,因為沒有結果,所以也就有了想象的可能。而落到實處、毫無浪漫可言的舊式婚姻扼殺了所有浪漫想象,所以我們從情感上不願看到舊式婚姻產生的幸福,因為這就等於間接贊成封建婚姻的合理性。可是認認真真看了胡適的日記和書信,我不能違背良心說他是不幸福的。
中國人的愛情永遠都是先恩後愛,承諾本身大過愛情。我們小時候看的《白蛇傳》,《西廂記》,薛平貴與王寶釧,說到底也都是有關承諾的故事。所以才有了水漫金山,才有了苦守寒窯,才有了十里長亭相送。被人承諾是人生中最有尊嚴的一刻,當中究竟有多少所謂愛情的成分,也許反而不用深究。因為承諾本身已經足夠有誠意。似乎是胡蘭成說過,對於中國人來說,始終是先恩後愛,所以才有從來許仙勝白蛇。
也是因為一點安徽同鄉情結,我去過績溪胡適故居,看過他小時候睡的床,寫字的桌子,結婚那天用的英式木製鍾,他忍受了這麼一段不般配的婚姻,並且努力做到了幸福,彼時彼刻,我覺得胡適是個非常善良的人。
很多和他一起留洋回來的青年,回國第一件事就是撕毀婚約,已經結了婚的也都紛紛離婚,他的同僚都勸他取消和江冬秀的婚約。他也完全有理由取消,但是他並沒有。因為他的不忍,更因為他永遠站在別人的角度著想。他非常清楚的明白,舊式婚姻裡犧牲的是女性,江東秀等了他十年,一直幫他侍奉母親,如果他取消婚約,就會毀了這個女人。他有一顆“不忍之心”,在後來的四十年裡,他一以貫之地做到了。
胡適自己寫過一篇文章,叫《吾國女子高於西方女子》,裡面說中國式的婚姻要好於西式婚姻,中國女子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所以不需要做交際花,吸引男人的注意,是尊重女子人格的表現;西方的女孩成年之後,父母就要她們學習音樂舞蹈,為的是取悅男人,覓得一門好婚姻。所以這是“西方婚姻自由之罪”。雖然這番言論不一定對,但是能看得出,胡適這麼激進、首先提倡白話文運動的人,其實在婚姻上確實傳統的很。
我打心底裡高興胡適沒有和韋蓮司在一起,即使這會是一個極其浪漫的故事,即使胡適的軟弱、謹慎、猶豫也絲毫沒有沖淡其中的浪漫成分,可胡適終究是中國式的,我願意相信他對待婚姻、對待江冬秀的誠意,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逃不開這樣的俗氣故事,逃不開一個有始有終、皆大歡喜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