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一長石橋,屹立近千年不倒,郭沫若寫詩誇它天下第一
說起中國古代的建築,不吹不黑的講,世界上沒有那個古代國家創造的世界紀錄比我們還多的吧。而在橋樑方面古代中國照樣也是世界之巔,我們現在說到古代橋樑,可能最先想起的就是趙州橋、盧溝橋等名橋,不過要知道我們古代中國人的智慧遠不止這些名橋,還有一座足以驚豔世界的名橋,坐落在福建的一個小鎮上,這座橋便是中國現在儲存最長的石橋——安平橋。
安平橋如果去參觀的話,第一映像就是這麼長的石橋是咋造的,沒錯這座橋的長度約為2.07公里,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五里橋”。安平橋的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這座橋歷經了十五年才告成,可想這座橋修建的難度有多大。那麼為什麼南宋時期非要修這麼長的石橋呢?要知道南宋本就是偏安王朝,大部分時間都在捱打求和,而修建這麼長的石橋,最好的解釋那就是改變交通環境,促進那邊的貿易。安平橋連線的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安海鎮和泉州市南安水頭鎮,在宋朝時期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海外貿易相當的繁榮。而這裡的晉江與南安之間卻要用船來往,相當的不方便貿易,慢慢的就有人想要是能夠橋來往就方便很多了。
但是這麼長的橋可不是說要建的簡單能夠建的,南宋時期雖然經濟不是很落後,但是要想國家派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搞這些明顯是不行的,所以最後安平橋的修建也是依靠民間的力量。主張修建安平橋的是泉州的一位富商黃護,此人本是想要考取功名,奈何名落孫山,最後是跟著姑父去往海外貿易經商,很快由於自己聰明,便積累了不少的財富。在三十歲便衣錦還鄉,在安海街坊上開了十二間商鋪,成了當地的首富。此人也是熱心公益,在當地有相當不錯的口碑,所以在確定要修建安平橋的時候,他捐出了三萬緡錢(就是三萬貫錢,宋朝的一貫錢等於七百七十枚銅錢,實在不算就約等於三萬兩白銀就好)。
黃護也算是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們一家子在當地的生意也是做的不錯,不過他卻在開工修建幾年之後得病去世了,而他要求自己兒子黃逸繼續堅持做下去,最終該橋於1152年修建完成,歷時接近十五年。該橋的修建本身就是古代造橋史上的一個奇蹟,由於該橋所在的環境不像一般的河,所以安平橋的橋墩有很多都是從臺灣運過來的石材,並且這裡的粘結劑是採用牡蠣這種天然的東西,該橋修建完之後也獲得了“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當代文人郭沫若也曾去往留詩:五里橋成陸上橋,鄭藩舊邸蹤全消;英雄氣魄垂千古,勞動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謨真夢醋,愛看明儼偶題糕;復臺得意誰能識,開闢荊榛第一條!,所以要去泉州,不能錯過這個中國古代最長的石橋,這也是中國古代人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堆積起來的智慧。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