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利說公佈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Q1公司淨收入為3220萬美元,同比下降9.9%;毛利率為65.5%,而2019年第一季度為76.4%;淨虧損為2780萬美元,相比於2019年第四季度,淨虧損有所收窄。
流利說的營業費用支出一直居高不下,公司本季度依然未實現盈利。
對於流利說的未來發展,創始人王翌是比較樂觀的,他提到,“公司第一季度總賬單金額進一步反彈,有望將使用者增長恢復到微信收緊朋友圈分享政策收緊之前的水平。第一季度總賬單環比增長了3%,而銷售和營銷支出卻減少了1%,這清楚地並持續地證明了我們在銷售和營銷支出方面所取得的更高效率。”
上市兩年多,“AI教育第一股”的流利說走得很艱難。
AI作用幾何?
2017年流利說創始人王翌曾說,“AI對教育的革新在於「以使用者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
根據公司釋出的使用者資料,到2020年第一季度,大約有90萬付費使用者購買了公司的課程和服務,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則有大約110萬付費使用者。截至2020年3月31日,累計註冊使用者總數為1.797億,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累計註冊使用者總數為1.616億。
註冊使用者數增長1800萬,付費使用者卻減少了20萬,從2018Q3至今的累計註冊使用者數和單季度付費使用者數來看,流利說的使用者留存情況都不是特別樂觀。
在2月份天風證券釋出的一份研報中提到,公司使用的是“免費增值模式”(freemium model),即免費提供基本課程以吸引註冊使用者,然後利用英語水平定級測試、返費和折扣等方式鼓勵使用者付費以獲取升級服務實現轉化。
英語水平定級測試是流利說AI技術應用的“重頭戲”,這說明AI對於學習效果的加成作用並沒有達到眾多使用者的預期,也沒有讓使用者產生強烈的付費意願。
即使是AI 教育,也離不開渠道引流、獲客、教學、課後輔導等線上教育的固定流程,教學及課後服務是使用者續費的關鍵,流利說的精品課亦匹配了外教老師和學習指導,在流程上AI看起來並沒有給流利說多大的優越性,該花的人力成本一點沒少。
在2020年Q1季度的財報中,流利說將淨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歸結於微信朋友圈的分享政策收緊導致付費使用者有所減少。從前幾日WeTool被微信封殺的情況來看,未來微信的分享政策只會是越來越嚴。
對於流利說來說盡快找到新的渠道通路、做好服務恐怕比AI的加持效果要來得實在一些。
第二增長曲線,能否“曲線救國”?
成人英語在業內常被稱為偽需求,流利說似乎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開始重點發力佈局少兒產品,希望其能成為流利說業務的第二增長曲線。
其少兒使用者目標人群鎖定在3-9歲,核心課程包括“英語啟蒙興趣習慣養成”和“聽說讀寫核心能力培養”。從流利說天貓旗艦店中少兒產品的宣傳來看,課程中“特設飛躍預備級,幫助零基礎或基礎較弱的孩子高效過渡幼小銜接,實現彎道超車。”
而2018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通知強調,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
幼小銜接常常被認為是“提前教學”“超綱教學”的一種,各大線上教育公司也時常把提前教學作為營銷噱頭,但部分的教學產品有較大的政策風險,一旦開始實施強硬的清理措施,使用者流失得可能更快。
為了減少使用螢幕對兒童視力的影響,流利說將課程設定在15-20分鐘,3-9歲的兒童上線上課程注意力本不容易集中,每天僅15-20分鐘,很難在較短時間內看到學習效果,沒有明顯的學習效果,續費率也會受到影響。
3-9的使用者定位可能是為了避免和K12線上教育機構正面廝殺,但從其對外的營銷熱點來看,依然是北美外教、沉浸式教學,與VIPKID在產品特色上有一定的重合,使用者上與定位在4-15歲的VIPKID也有重合的地方。但VIPKID畢竟一直專注在少兒英語這一領域,在使用者的品牌認知上,流利說相對於其他少兒英語品牌沒有特別大的優勢。
流利說的第二增長曲線也並不是坦途。
2018年,CEO王翌在上市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信心滿滿地說道:“在單位經濟模型上,流利說想盈利,其實分分鐘可以開始。2017年就可以,今年也可以,但這不是正確的選擇,要發射火箭需要一個初速度,我們現在就是在達到初速度的過程當中。“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0年,不知流利說的“初速度”達到了嗎?
隨著AI技術應用的成熟,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都在給自己貼AI的標籤,不管真實的技術如何,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AI教師、AI輔導已經不再具有很強的稀缺性,反而稱為了一種“標配”,在這種情況下“AI教育第一股”的流利說先發優勢將會越來越不明顯,最終教育產品比拼的依然是教學效果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