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亞洲隊致勝秘籍?日本都拋棄的踢法,我們還學什麼?

由 亓官天亦 釋出於 體育

體壇週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多哈報道  

從12月9日開始,2022年卡達世界盃進入1/4決賽的爭奪,很遺憾八強中沒有一支亞洲球隊。6支亞洲球隊出現在世界盃舞臺上,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屆;3支球隊歷史性地晉級16強賽,小組賽總共取得7勝1平10負的成績,也創下亞洲球隊在單屆世界盃上獲勝場次最多紀錄,這符合大多數人心中“亞洲足球進步”的印象。更何況,這次亞洲球隊戰勝的對手包括德國、西班牙、阿根廷這樣的世界冠軍,含金量也足夠高。不過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亞洲球隊能夠取勝更追求的是效率,而不是拘泥於什麼風格與踢法。

①控球率超低的意外勝利

曾以“Tiki-Taka”稱霸世界足壇並一度引領發展潮流的西班牙隊,在本屆世界盃小組賽首場對陣哥斯大黎加隊的比賽中以7比0狂勝,全場比賽他們1061次傳球成功1003次,似乎讓人重新看到了“Tiki-Taka”再領風騷的可能,甚至將西班牙隊重新列為奪標大熱門。

西班牙隊隨後對陣德國與日本的兩場比賽中,傳球也分別高達647次與1070次,可進球總共才2個。隨後對陣摩洛哥隊的1/8決賽中,西班牙隊全場傳球1039次成功967次,傳球成功率高達93.9%,但整個上半時沒有一腳有效射門,全場120分鐘也僅僅只有3腳有效射門,最終在互射點球中完敗於摩洛哥隊。此時大家或許更清楚地意識到,“Tiki-Taka”已無法拯救西班牙足球了。

相比來說,日本隊在亞洲足壇是公認的傳控足球的代表,可在本屆世界盃上森保一的球隊並不執著於傳控,包括韓國、沙特在內的亞洲球隊都反其道而行之。控球不多卻強調進攻與反擊的效率,於是爆冷的機率也就越高!

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上,韓國隊在小組賽最後一輪中以2比0擊敗德國隊爆出大冷門。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是意外,認為德國隊輸球是沒有鬥志的結果。但是值得注意是,韓國隊在比賽中的控球率僅僅只有26%,是自1966年以來,世界盃單場比賽中取勝一方控球率最低的一次!四年後當日本隊2比1逆轉德國隊時,控球率同樣只有26.1%,是繼韓國隊之後控球率第二低的獲勝方!

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上,西班牙隊作為歐洲盃新科冠軍,小組賽首輪以0比1輸給了瑞士隊。而瑞士隊在比賽中的控球僅僅只有27.1%,在世界盃取勝一方的控球率方面排名倒數第三。

本屆世界盃賽爆出的第一個冷門、也被認為是世界盃歷史上的最大冷門,就是沙特隊2比1逆轉阿根廷隊的比賽。沙特隊在比賽中的控球率僅僅只有30.9%,控球率之低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五的,則是伊朗隊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中以1比0擊敗摩洛哥隊一仗,伊朗隊的控球率僅為30.9%!

而在本屆世界盃小組賽最後一輪日本與西班牙的比賽中,日本隊同樣2比1逆轉對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日本隊全場比賽的控球率只有17%,重新整理了世界盃單場比賽取勝一方控球率最低的新紀錄。如果按照國際足聯在本屆世界盃之前新引進的資料細化統計方式,即除了球明確而清晰地在一方腳下之外,還有雙方處於爭搶之中的情景,則日本隊控球只有14.7%,西班牙隊為78.2%,另有7.1%則是在雙方爭搶之中。日本隊的控球時間顯然更短。

換而言之,在整個世界盃歷史上,自1966年以來取勝一方控球時間少排名統計統計中,前五名的隊伍中,有4支隊伍是亞洲球隊,而且有三場比賽發生在本屆世界盃賽上,這或許才是一個很值得關注與研究的現象。

②控球率提高的反向結果

實際上,韓國隊在小組賽最後一輪絕殺葡萄牙隊獲得小組出線權的比賽中,韓國隊的控球率也只有34.5%,但因為門前效率、把握機會更好,所以才有了逆轉。

但是當外界都覺得日本隊應該拿下哥斯大黎加隊時,日本隊最終卻是0比1輸給了對手,而日本隊在本場比賽中的控球率為57%,超過哥斯大黎加隊的43%。而且日本隊全場14次射門,但射正門框範圍內僅僅只有3次,反倒是哥斯大黎加隊全場就4腳射門、1次射正門框範圍內就取得了一粒進球,並就此取勝。

沙特隊在拿下阿根廷之後面對波蘭隊,也被認為是應該有機會連勝,但除了多薩里射失點球之外,沙特隊在本場比賽中控球率高達64%,全場射門高達16次,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波蘭隊2比0取勝。根本原因就像主教練雷納德賽後所說的那樣,“輸球不是沙特隊的運氣不佳,而是因為我們在進攻中的效率不高!”

在隨後與墨西哥隊的最後一輪關鍵性比賽中,沙特隊的控球率只有39%,遠無法與墨西哥隊的61%相比,可是沙特隊全場10次射門,就只有2次射正門框範圍之內,墨西哥隊隊25次射門、10次在門框範圍之內,如果運氣好一些,墨西哥隊恐怕不會僅僅以2比1的比分取勝。

同樣伊朗隊在對陣威爾士隊的比賽中,在只有39%的控球率下,全場獲得了高達21次射門,最終憑藉著高效率以2比0歷史性地戰勝了對手、取得了世界盃賽上對陣歐洲球隊的首勝。而在隨後對陣美國隊的比賽,伊朗隊的控球時間反而高達49%,雖然不如美國隊的51%,但全場就只有6次射門,且無一射中門框範圍之內。而且,伊朗隊在對陣美國隊的比賽中全場傳球463次,與美國隊的470次不相上下。以往伊朗隊的高效在本場比賽中蕩然無存,以0比1負於美國也絕不令人意外。

至於像澳大利亞隊,某種程度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亞洲球隊,但澳大利亞隊在對陣突尼西亞隊以及丹麥隊的比賽中,也同樣採用更為實用的戰術,不是與對方在傳控方面糾纏【澳隊這兩場比賽中的控球率分別為42%、31%】,而在比賽中更追求效率,結果就是用最經濟實惠的兩個1比0拿到6分、順利躋身16強。

③亞洲隊整體防守的進步

可以這麼說,連最能夠“玩”也是最喜歡“玩”傳控的日本隊和沙特隊,到了世界盃上都基本摒棄了這種低效的踢法,反而取得了意外之喜。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亞洲隊在防守端的進步,或者說整體防守中的進步。

“防守靠紀律”,經過賽前反覆訓練、強化戰術紀律,防守端的提高與見效其實會更快一些,而進攻則更需要個人的創造性,這方面亞洲球員顯然無法與歐美強隊、特別是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國家相比,所以只能在反擊的套路中更注重效率。亞洲球隊在本屆世界盃上所展現出來的這些特徵,或許才是中國足球專業人士更需要去研究與分析的。

過去我們總是飄忽不定,一會學這個踢法、一會學那個踢法,始終學不會,根本還是在於學的都是些非本質與主流的東西。以中國球員目前現有的技術能力,不管如何去訓練,恐怕也不太可能踢出所謂的“傳控足球”。何況說到底,足球這項運動還是要想辦法把球送進對方的球門裡,玩再多的花樣卻不能進球,最好的結果也就是不輸球。所以,如何用最簡單實用的辦法,將球送入對方球門裡,這才是更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