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大将亲自冲锋陷阵,在战场上战死的多不多?

冷兵器时代,冲锋陷阵的大将其实死的不多!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一员大将虎将又怎能么样?还不照样是凡胎俗体,照样是会被刀箭所伤,又不是刀枪不入的神仙!

下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 项羽

垓下之战败后,项羽率部八百余人突围,汉将灌婴带五千骑兵紧追不舍。

项羽到达东城的时候,只剩二十八骑。

项羽自度不得脱身,跟部将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语毕,将二十八骑分为四队四向。此时数千汉军已重重包围上来。项羽跟部将说:“吾为公取彼一将。”大吼著从山上杀下,汉军望风披靡,如入无人之境,项羽当场斩杀汉军一将。

汉军再包围上来。项羽冲上前,再斩杀汉一都尉,又杀数十百人,再聚集部队,只损失了两名骑兵。项羽问部将:“何如?”部将皆拜服叹曰:“如大王言。”

但汉军越来越多,项羽走投无路,自杀而死。

2. 种师道

宋朝名将种师中出师去解太原之围。但途中遭金军袭击,五战三胜,但因友军未能赶来会合,再加上宋军粮绝,逃亡不断,以致陷入金军重围,种师中身被四创,力战而亡。

赵括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被秦军包围。期间他曾组织多次突围,但均不成功。在被围46天后,赵军粮尽,为了不饿死,赵括下令再次突围,结果在突围时被秦军伏弩射杀,

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大将亲自冲锋陷阵,在战场上战死的多不多?

4. 冉闵

352年,慕容恪带领的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进攻冉闵。

冉闵十战十胜。后来中计陷入鲜卑骑兵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余里,但不料坐骑朱龙突然死亡。冉闵只好步行,结果被赶上的前燕兵生擒。后被处死。

5. 哥舒翰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镇守潼关,见叛军强悍,想才去防守战术,但被唐玄宗强令出击。哥舒翰被迫出击,结果被战败被俘,后来被杀。

从以上几个大将的事例可以看出,这些人要么当场被杀,要么被俘后被杀(其实当场也会被杀,仅仅是因为他们十大将,敌军要捉活的回去请赏),所以说“战争中大将亲自冲锋陷阵,为何在战场上战死的不多?”怎么可能?

当然,题主如果说“战争中大将亲自冲锋陷阵,为何在战场上战死的不多?”如果这个不多,指的是比例的话,那倒是。因为将军死亡部队就失去了灵魂。

因为既然是大将,他的周围必然会有亲兵层层保护,敌人一般不容易一上来就是杀了大将,只有先突破亲兵的保护,才能杀死大将。

但大将一看亲兵挡不住了,自然拍马溜之大吉,被杀的比率就小很多了。

我们就拿明末来举例说明。

明朝末年,边关大将克扣军饷,导致大军粮饷欠缺,军械不修,战斗力极差,因此多打败仗。

但大将却把贪污来的军饷拿出一部分来分给少数亲兵,这部分亲兵在当时叫“家丁”或者“义子”。

这些家丁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平日里待遇优厚,对主人忠心耿耿。上了战场,他们的马匹、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

如果战场形势好,就趁势冲杀;如果形势不妙,就掩护主人撤退,在后面抵挡追兵。

所以,即使大将亲自率军冲锋,死亡率也是很低的。

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大将亲自冲锋陷阵,在战场上战死的多不多?

下面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当时明朝边将家丁的战斗力。

明朝天启年间,吴三桂的父亲吴襄领兵外出巡逻,结果被清兵围困。

年仅十五岁的吴三桂曾率领二十余名家丁从八旗大军中将父亲吴襄救出,赢得了“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

由此可见这二十名家丁强悍的战斗力和耿耿忠心。

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就像一个普通业务员和一位业务经理同时出去跑客户一样,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经理成绩更好、遭受的挫折更少。为啥呢?因为二者的能力、配置以及对资源的调配权限天差地别,自然会带来不同的回报。

古人打仗也是这样,那时确实很有很多身先士卒、亲自冲锋陷阵的武将,但他们个人作战技术更强、装备更好、人员配置更优,并且还拥有不同程度的主导权,自然战损率低得多。

感谢大家评论指正。欢迎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90 字。

转载请注明: 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大将亲自冲锋陷阵,在战场上战死的多不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