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势力。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元263年之前,曹魏还有两次大举进攻蜀汉。那么,问题来了,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一、曹魏第一次进攻蜀汉

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四年,(曹真)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曹真上表认为蜀汉多次犯境,建议数路大军攻伐蜀汉。魏明帝曹叡采纳,但是,司空陈群反对从斜谷进军的计划,曹真再次上书要求从子午道进攻汉中,陈群再一次陈述不能出兵的理由,且认为大规模征战用度花费甚巨。曹叡下诏将陈群的意见提供给曹真参考,但曹真却据此诏书随即出发,改从子午道入;另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或从斜谷入、或从武威入。后因汉中艰险,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中大臣华歆、杨阜、王肃等都上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诏撤退。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公元230年,曹真第一次进攻蜀汉,之所以没能成功,主要原因还是连续的大雨,导致道路崎岖。在此基础上,曹真大军在进攻汉中的道路中停滞下来,不仅后勤补给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让曹魏将士的士气持续低迷。因此,在笔者看来,即便曹真没有选择撤军,这样一支疲惫之师遇到以逸待劳的蜀汉大军,怎么可能取得胜利呢?

同时,在公元230年,得知曹真大军进攻蜀汉的消息后,诸葛亮不仅亲自坐镇汉中,还派遣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诸葛亮以攻代守的策略,也让曹真不敢长期停留在前往汉中的道路上。于是,对于曹魏来说,第一次进攻蜀汉,自然是无疾而终了。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二、曹魏第二次进攻蜀汉

《三国志》裴注《汉晋春秋》中记载:司马宣王谓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将何以任其责!”玄惧,言於爽,引军退。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嶮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正始五年(244年),邓飏和李胜等人为了令曹爽建功立业而建议征伐蜀汉,曹爽于是来到长安,不听司马懿劝止,任命夏侯玄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诸兵马,与其率领六、七万大军从骆谷入蜀。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但是,因为关中及羌、氐的运输不能应付行军所需,令曹爽大军都缺乏物资和粮食;而且蜀汉大将军费祎又先一步领兵据守山岭,曹爽无法前进。参军杨伟和夏侯玄都劝他撤军,但邓飏力主继续进军,与参军杨伟在曹爽面前争执不休,杨伟怒道:“邓飏、李胜将会败坏天下大事,应该将他们斩首。”曹爽不悦,无奈之下只好撤军,但已经被费祎事先进兵据守住魏军后路,曹爽经过苦战方才得以撤离,死伤甚多,所带去转运的牛马也几乎耗尽,羌、胡等地对他怨声载道,关中也大为虚耗。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爽于公元244年进攻蜀汉,可以说是一场比较仓促的行动,在前期没有做好粮草供给方面的准备。等到真正和蜀汉大军作战的时候,因为粮草缺乏等原因,从而影响了曹魏将士的士气。更为关键的是,面对曹魏大军,王平、费祎等蜀汉将领充分利用了汉中的地形优势,抢占有利的地势,将曹魏阻挡在城池之外,并不断派遣兵马袭扰对方,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对此,在笔者看来,双方将领的能力差距,无疑是曹魏第二次进攻蜀汉遭遇惨败的重要原因。对于曹爽来说,虽然是曹魏大将军,却是徒有虚名之辈,也即和他的父亲曹真存在天壤之别,这也是他最终被司马懿除掉的重要原因。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三、曹魏第三次进攻蜀汉

众所周知,曹魏于公元263年进攻蜀汉,取得了成功。在这场战役中,后主刘禅面对邓艾大军,最终放弃了抵抗,这意味着蜀汉的正式灭亡。相对于前两次进攻,曹魏在这场战役中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达到18万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第二次进攻蜀汉的时候,曹爽手中只有六七万大军。虽然蜀汉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弱,不过,想要通过六七万大军来消灭蜀汉,这无疑是痴心妄想了。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但是,在公元263年,司马昭掌控的曹魏,则调集了18万大军,而且经过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公元260年,弑杀皇帝曹髦之后,司马昭就已经在谋划消灭蜀汉。为此,他选择了钟会、邓艾等名将来率领大军。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第三次攻打蜀汉的时候,曹魏不管是兵力规模,还是将领的能力,都要超过蜀汉一大截。特别是邓艾,通过多次抵挡姜维的进攻,已经对蜀汉的情况比较熟悉了。

此外,公元263年9月,魏军全面发动攻势,蜀国方面依照姜维的布防计划,命汉中的蜀军不得战斗,退至汉乐二城驻守。钟会派李辅进攻乐城的王含、荀恺进攻汉城的蒋斌,自己则带兵攻阳安关,派胡烈进攻关城。魏兴太守刘钦由子午谷出发与魏军主力会师。关城守将、关中都督傅佥想坚守,但部将蒋舒因被降职而怀恨在心,建议傅佥出战。趁傅佥出战之时,蒋舒投降魏军,傅佥奋战而死。此时蜀汉除了柳隐坚守的黄金城与汉乐二城,汉中的大多数据点已被攻下。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对此,在笔者看来,姜维改变汉中的防御策略(和魏延、王平等人的防御策略相违背),再加上蒋舒等将领背叛蜀汉,这促使钟会得以迅速突破汉中,直接来到了蜀汉腹地。等到姜维被钟会吸引之后,邓艾也就有了偷渡阴平,直接兵临成都的机会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68 字。

转载请注明: 曹魏三次攻打蜀汉,为何前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