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纸上谈兵”,几乎成了赵括的代名词。在我们的历史“常识”中,正是他的眼高手低、胡乱指挥,才将45万赵军引向了绝路,造就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
但如此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其发展、走向真的是赵括所能掌控的吗?或者说,此战的结局,真的系于统帅一人之身吗?
答案是否定的。秦、赵双方的差距,贯穿于从军事到经济,乃至国家意志等全方面。比如,很多人认为,胡服骑射的赵军完全具备与秦军一较高下的实力;但实际上,在赵括代替廉颇领军前,赵军面对秦军一样是败得一塌糊涂,而且当时对方的统帅还是比白起逊色的王龁。
而两国的军事对比,是差距最小的领域。
赵国之败,实际上是源于国家实力难以匹配发展野心。
我们先按照《史记》、《资治通鉴》中的记载,理一理长平之战是怎么发生,以及赵括是怎么被推上第一线的。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为什么会爆发长平之战?不愿坐以待毙的赵国被迫挑起
范雎入秦后,向秦昭襄王献上了“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到了公元前265年,在宣太后病死、魏冉被赶回封地后,大权在握的秦王,更加彻底的按照上一思路大张旗鼓对外扩张。这段期间,秦国的主要目标是位于天下中枢的韩国。
公元前264年,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九座城池,杀死韩军五万人;
第二年,白起再接再厉,夺取了韩国重镇南阳;其后又攻打太行山道,将这一交通要道牢牢置于掌控之下;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克野王,上党地区与韩国都城区域的通道被完全切断,成了夹在秦、赵两国之间的飞地。
结合下面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秦国这几年的战略非常清晰:步步为营,将上党逼成一座孤岛,其后瓮中捉鳖,拿下这块“地极高,与天为党”的制高点,从而完成俯视中原、威压三晋的战略大布局。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因此,此次秦国对上党地区是势在必得。
但各国都不傻,上党郡郡守冯亭、另一边的赵国君臣,都明白这一要地的战略意义,一方想转嫁危机、祸水东引,另一方则想先下手为强、抢占先机,“冯亭献上党”事件就此发生。
按理说,赵王的这一决策相当合理,毕竟即使乖乖的目送上党被秦军拿下,秦国也不会因此放赵国一马,上党只是支点,三晋才是秦王的根本目标
因此,对赵国而言,接收上党有两种结果:理想的话,可以阻止这一制高点落入秦国之手,避免本土门户大开(毕竟上党离邯郸很近);若不能吃下这一地区,那也能接收可观的人口、物资,增加本国的实力。
但赵国显然错估了秦、赵双方的实力差距。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赵王临阵换将的原因:骑虎难下、耗不起
到了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龁终于夺取了上党。在这个过程中,秦、赵两军有没有交手?根据史料记载来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称:
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
在司马迁看来,上党仍属于韩国。《资治通鉴》记载的则相对模糊:
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
而接下来,上党地区的韩国百姓纷纷往东向赵国逃窜,赵国大军于是驻扎在边境的长平,专门接收韩国百姓:“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辛辛苦苦打下了上党,老百姓却跑向赵国,到头来只抢下一个空壳?秦国何曾吃过这种亏,王龁不顾本军连年征战,趁势对廉颇率领的赵军发起了进攻。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但接下来双方交手的结果,显然出乎了赵国君臣的预料:秦军竟然凶悍如斯!
4月,双方还处于互相试探的状态,赵军士兵袭击秦军斥候(即侦察兵),却被对方斩杀了一名副将;
6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个城堡,还俘虏了四个尉官;
7月,赵军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秦军则强行硬攻,最终成功击破赵军阵地,夺下了西边的营垒,再次俘虏了两个尉官。
《战国策》也称,“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时的赵国第一名将廉颇率领的赵军,硬碰硬压根打不过虎狼秦军。好汉不吃眼前亏,廉颇固守营垒,采取防御态势与秦军对峙,无论对方怎么挑战,赵军坚决装孙子。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赵孝成王急眼了:几十万青壮年被拖在前线,这样耗下去可吃不消啊。
他首先想到的是认怂,甚至迫不及待的主动派人去咸阳示好,却被铁了心耗到底的秦王阴了一把:不但求和未遂,还进一步断绝了其他诸侯国出手相助的念头。
看来只有硬抗了,毕竟秦军应该也没那么可怕,就在十年前,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破对方,这也给了赵孝成王底气。
但让他郁闷的是,这段时间廉颇一直坚守营垒、拒不出战,莫非是畏战情绪作祟?看来只有换将了。巧的是,邯郸城内冒出了“秦军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的传言,赵括由此成了赵王的首选。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赵括之败,看似败在年轻,实际败于赵国的实力配不上野心
马服君就是赵奢,在公元前270年,他在阏与一战成名,打破了秦军野战难以战胜的神话。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造就了赵括这样一位少年军事天才:他自小学习兵法,理论知识极为扎实,“以天下莫能当”,甚至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老父亲赵奢也辩不过他。
但在赵奢看来,自己的儿子看似厉害,实际上却是花拳绣腿、难堪大用,原因在于他把战争看得过于简单,以为理论知识就能应对瞬息万变、暗藏杀机的真实战场:“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把打仗看得太容易,早晚会吃大亏。
结合史料记载来看,那时的赵奢应已不在人世;而根据年纪推测,后来威震秦军的李牧此时应该还默默无名。也就是说,赵王并没有太多选择,他要速战、速胜,只能换下有“畏敌”嫌疑的廉颇;换谁上?名将赵奢之后、自小精通兵法的赵括也许是合适的人选。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而根据秦国的反应来看,秦昭襄王也不希望这么耗下去,己方虽实力占优,但毕竟劳师远征,人员、后勤也有压力。
但秦军不仅仅只是要求战,而且希望一战毙命,给这个长期以来的军事对手以沉重打击,这就是范雎施展反间计,将理论知识丰富、但作战经验不足的赵括诓上战场的原因。
得知赵国上当后,秦昭襄王在绝对保密情况下换上白起。长平之战,实际上是赵孝成王、赵括这两位小年轻,对决秦昭襄王、白起这二位老江湖。
面对急于求战的愣头青赵括,久经战场、指挥恶战无数的老江湖白起,精心设下了层层圈套,将赵军主力诱骗进包围圈,战国史上最惨烈的歼灭战就此诞生。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长平之败,赵军统帅赵括自然责无旁贷;但最根本的败因,在于赵国的实力,难以匹配硬钢秦国的野心。秦国不仅实力碾压赵国,其君臣的战斗意志也远超赵国朝野,从一开始,秦昭襄王就抱定了把赵国打疼的念头;而赵王的战略则反覆不定,既想求和、又不得不硬抗,因后勤压力冒险出击,却因实力不济、粮草不继惨败而归。
从这个层面来说,赵国的决策层,才是长平之败的第一责任人。赵国此战必败,赵括则将这一结果放大的更加彻底。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81 字。

转载请注明: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罪魁赵国的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是主因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