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鸡尾酒的核心文化到底是什么?

  是社交。鸡尾酒从诞生,到流行,每一步都和社交属性分不开。

  楼上 @Wakatake Moku 说得没错,“Cocktail”这个名字原本是用来指烈酒、苦酒、糖和水混合的饮料,与 Punch、Sling 这些早期鸡尾酒的类别并列,而不是如今一整类饮料的统称。从组成来说,指得是“加苦酒的 Sling”。直到 50 年代,还有出版物将 Cocktail 和 Fizz、Smash、Punch、Sling 这些并列。

  说回原问题,Punch 在冰块商用前(十八世纪)就已经流行,一大原因就是社交属性。装在好几升大碗里的 Punch,天然就特别适合分享。Punch“起源于印度的合家欢饮料”这句,简直生动。在美洲大陆,家庭聚会、酒吧消遣,都离不开与朋友、邻居从大碗里分享 Punch 这件。同时,因为需要制作,相应的“现场制作”这一鸡尾酒的“Show 文化”也融入其中。

知乎日报:鸡尾酒的核心文化到底是什么?

  Punch Bowl

  Toby Cecchini 是纽约时报和美版 GQ 的撰稿人,同时也是酒吧合伙人。 他在回忆调酒师生涯的著作“Cosmopolitan”中,记录了自己年少时随父亲去镇上酒吧的经历。镇子上的人、附近的学生来来往往,作者和自己的父亲得以拥有属于彼此的时间。这些回忆让 Toby 有了一个定义:酒吧是人们会面的地方,人们在这里与喜欢的人聊天,学习与不喜欢的人相处。社交一面成为他在一间酒吧最先寻求和最看重的东西。就此来说,鸡尾酒和酒吧文化的核心,是社交。在鸡尾酒历史的重要阶段,推动它发展的动力都是社交需求。试举几例。

  酒店行业和酒店酒廊

  19 世纪中期跨国铁路和邮轮的发展催生了大批酒店、旅馆。在大西洋两岸,上层阶层和商人为度假或生意原因频繁流动,为了取悦这些客人,应运而生的豪华酒店用各种艺术品、珠宝装饰自己的酒廊,营造饮酒的氛围。这些行为极大促进了鸡尾酒的消费,酒店的酒廊成为宾客们放松自己,交换信息,结实名流的最佳场所。

  Hoffman House Bar, 纽约

  禁酒令之后的黄金时代

  在 1933 年,美国的禁酒令终于结束,人们得以正大光明的饮酒,鸡尾酒酒廊成为重要的社交场所。酒店纷纷重新装修,开辟出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会面。这些空间被特意营造成适宜饮酒不适合用餐的氛围,摆上小桌子,用小盆的鲜花活跃环境,一切都为社交服务。五月花酒店的鸡尾酒廊是当时(二战前)典型的鸡尾酒酒廊。

知乎日报:鸡尾酒的核心文化到底是什么?

  Chez-Cup Cocktail Bar, 1930s

  家庭鸡尾酒餐

  《广告狂人》前两季多次出现主人公 Don 的家庭宴会,还在一次宴会上教女儿调酒。这种中产阶级的鸡尾酒宴会和趴一度很流行。二战之后,《广告狂人》剧中的年代,请生意伙伴和老板回家喝点鸡尾酒,成为一种习惯。很多当时的电视剧、情景喜剧都有这种桥段。一个例子是家庭喜剧《I Love Lucy》,首播于 1951 年。当然,《广告狂人》中鸡尾酒不仅限于家庭餐,这部剧中几乎凡社交必有鸡尾酒。

知乎日报:鸡尾酒的核心文化到底是什么?

  唐和斯特林,《广告狂人》

  鸡尾酒趴的时代

  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鸡尾酒趴的时代到来,鸡尾酒趴成为近些年(前些年)人们追时尚,秀存在的最好方式。如《欲望都市》表现的那样,这种社交方式不仅仅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它就是生活本身。十九世纪的英国妇女以喝下午茶的方式社交,二十世纪末的都市动物则以鸡尾酒社交。

知乎日报:鸡尾酒的核心文化到底是什么?

  Kelly 和她的 Cosmopolitan,《欲望都市》

  在所有含酒精饮料中,鸡尾酒应该是社交属性最强的一款。人们来到酒吧,鸡尾酒趴,俱乐部,来到“a space for seeing and being seen”。社交属性,是鸡尾酒的容身之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75 字。

转载请注明: 知乎日报:鸡尾酒的核心文化到底是什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