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一天:水下考古 2015.7.25日

中国拥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海上丝绸之路闻名世界,我们的祖先遗留了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出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并在1986年4-5月,将这批盗掘的珍贵文物在阿姆斯特丹大肆拍卖,获取高额利润。此事引起国际考古学、博物馆学界的强烈不满,并引起中国政府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中国政府和文物考古界做出的直接反应就是填补学科空白,开展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图/文 大浙网 时鹏 张瑞

 

东极岛位于东经122.4°,北纬30.1°之间,被东海包围,隶属舟山普陀区东极镇,是我国最东边的人居岛之一。舟山海域是五代两宋乃至元明清远东贸易的中继站和中转港。目前,65处水下文物疑似点已进入考古队的法眼。

 

水下考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选拔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共培养出80多人,至今还活跃在一线的仅剩50多位。

 

这次中国水下考古队,来到舟山东极岛海域,将对达直岙遗址和疑似二战时期“里斯本丸号沉船”遗址进行探摸。

 

每次出任务,考古队都雇佣当地的船只临时作为考古船,船上装满了气瓶和各种设备。

 

下水前,此次任务的执行队长梁国庆给队员布置任务。队员们来自浙江舟山、宁波,辽宁,山东等地。

 

一位队员正在对气瓶压力进行检测。水下考古发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做很多,对潜水设备要进行详细检查。

 

下水前,梁队长在观察水流方向和速度,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下水。

 

一般情况,2个人为一组,同时下水,需要带上潜水装具,入水后还要冒出水面,向应急潜水员做个表示“一切正常”的手势。

 

队员沿着入水绳下潜,将其绑在沉船或插于海底的钢钎上,使其成为导向绳。在漆黑冰冷的海底,它就像人行道上的“盲道”。水下考古队员扶着绳子行动,沿着绳子出水。如果脱离了搜索绳,就可能远离沉船,陷入危险。

 

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相似,也需要布置探方、绘图、拍照……只是难度要比在陆地上大很多。

 

发现达直岙遗址表面,考古队员在遗址用绳子标记。

 

达直岙遗址未被发掘的瓷器。一次考古发掘成果有多大是有偶然性的,需要把这些发现的文物带上岸,再交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来鉴定。

 

受气瓶容量所限,通常每次在水下只能停留半小时,时间一到必须马上上水。有的年轻队员,由于发掘心切,总忘记上水,这时就会通过喇叭喊话提醒他们。

 

每次水下考古对人的体能消耗非常大,整套潜水设备重达50公斤以上,每次出水上岸,都需要两名队员协助。

 

一名刚刚完成水下任务的队员在队友的帮助下卸下装备。

 

由于海水温度较低,每次上岸后队员都将潜水服脱掉,将自己的身体擦干,换上自己的衣服,以防止感冒。

 

一名队员出现了身体不适,躺在船舱里休息,当天晚上出现发烧症状,被当地渔民带去就医。

 

常年生活在海岛和渔船上,一名队员的腿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红斑。

 

一名来自山东的队员正在通过视频和妻子、孩子聊天。常年在外奔波,且职业的特殊性难免让家人担心,只要一上岸队员们就会第一时间与家人“团聚”。

 

中国的水下考古始于1986年,因2007年发现沉船“南海一号”,开始被公众热捧。将一位考古学专业毕业生训练成入门级的水下考古队员,至少需花费10万元的培训费。1989年至今,国家文物局开办了5期水下考古培训班,该培训班被视作中国水下考古的“黄埔军校”。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15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国人的一天:水下考古 2015.7.25日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