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戰國時期之初始,一説依司馬遷之《史記·六國年表》開始計算,一説以司馬光之《資治通鑑》以“三家分晉”之時開始計算。這兩種説法皆有其支持者,亦有主張戰國時期起於孔子見麒麟出而絕筆春秋之次年,或主張為三家滅智氏者。

“戰國”一詞之由來,本無指特定時代之意義,如史記中以“六國年表”代表戰國時期,直至東漢初年班固著《漢書》時,仍然常用“六國時”指稱戰國。儘管一般認為戰國時期主要的特色是頻繁的戰爭,但事實上,春秋時代諸侯間只有三十八年沒有戰爭;而戰國時代,沒有戰爭的時間為八十九年。

雖然春秋時代戰爭次數較為頻繁,但是戰國時期的戰爭之規模、時間長度都較為激烈。同時整體戰爭形態及目的,與春秋時代相比,皆有大幅改變。

“三家分晉”時期——魏國一家獨大,戰爭頻繁

在這一時期,強國之間的戰爭並不多,而且相互對立的局面也尚未出現。春秋時期主要是晉楚之間的爭霸,兩方不斷相爭之後最終雙方同意“弭兵”;而在戰國時期,此時最主要的變化,即是魏國變法後實力大幅增長,以及三晉對外的擴張。

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弭兵會盟畫像

春秋晚期以降,兩個主要大國——晉國與齊國——內部權力結構有所轉變。晉國內部有六卿掌權,齊國內部則是田氏獨大,進而取代國君列為諸侯。

三晉滅智氏之後,強國之間的戰爭並不多見,直至前419年始有秦國與魏國的“少梁之戰”。這個階段主要的戰爭都發生在魏國身上——在強國之間的四十五次戰爭中,僅有九場魏國沒有參與其中。

魏國本身的地理位置屬“四戰之地”,戰爭次數自然較為頻繁,但也可以看出魏國本身實力雄厚,能負擔得起如此頻繁的戰爭。

魏國之所以能夠如此強盛,主要的原因即在於魏國是戰國七雄中最早變法的國家。同時魏國所處的地理環境與三晉的趙、韓相比優越許多,魏國所處之地區即司馬遷於《貨殖列傳》中所提之“三河“。魏國變法始於魏文侯,他任命李悝為相,變法成效從漢書班固所稱“名悝……富國強兵”的讚譽可見一斑。

李悝曾匯各國法度編成《法經》一書,商鞅變法之內容,即參考《法經》之內容所制訂。“任賢使能”、“重農”、“法治”等皆為李悝治國的主要理念,也就是打破世卿世祿制度;斟酌魏國地理環境,而採取重農傾向;順應禮樂崩壞,以法制國的新潮流。所以李悝改革的目標,也就針對這些原則而執行。

李悝雖然重農,但是立意在於為國,而非維護農民。從《法經》內容“皆罪民之制”,便可知其心態。農民對他而言,只是維護國家經濟的一環。在內政改革成功之後,魏國進一步追求對外發展,於是建立起強大軍力也成為目標之一,不過軍事改革方面則多為吳起之功。

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魏文侯劇照

除魏國變法以外,同時期的楚國也進行變法。楚國啓用了由魏入楚的吳起,剝奪貴族權利以充足楚國所需,同時大量遷移楚國貴族以“實廣虛之地”。

經吳起變法後,楚國頗為強盛。但由於剝奪貴族權利,吳起於楚悼王死後即受車裂之刑。楚國之變法也戛然終止。

三晉對外擴張時期——三晉嫌隙不斷,秦國悄然崛起

三晉格局確立後,直至前419年時始有大國間之戰爭,但此前各國不斷兼併周遭小國。如楚國併吞陳蔡杞國,而韓國攻取鄭國土地,齊國也與魯、衞交戰。

而自三晉滅智氏後,三晉彼此即保持緊密的關係,從三晉之間長達六十七年沒有戰事發生即可窺見一二,直至魏國襲擊邯鄲而止。

大國之間之戰事以魏國對於秦國的進攻為開端,魏國築城於少梁,十年後築城於臨晉、元裏,對秦國步步進逼,最終全攻秦國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

然而,魏國“四戰之地”的特性也暴露無遺,由於位處中原中央,無論齊國或楚國若欲往中原發展,勢必與魏國發生衝突,因此前413年,在一年之中魏國便與楚國、秦國、齊國接連發生戰事。

前404年齊國發生內亂,求救於趙國,遂引起三晉共同攻齊。但三國攻齊最主要的目標並非針對齊國土地而來,此時三國與齊國並無交壤,三國之目的乃“求名於我也,請以齊侯往”,挾戰勝齊國之餘威,使周天子立三晉為諸侯。

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三晉諸侯畫像

一方面,三晉立侯後對外擴張並無停歇,甚至開始聯合對楚國進攻,此即《呂氏春秋》所載“勝荊於連堤”;另一方面,秦國對三晉的進攻也沒有停歇,韓國與魏國主要承擔起來自於秦國的壓力。

三晉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如趙國國君過世、趙敬侯立,次年魏國幫助亂黨襲擊邯鄲不勝而歸;魏國與齊國曾攻下趙國剛平;趙國亦聯合楚國攻擊魏國,楚國借魏國舊將吳起之力大敗魏國。

儘管三晉內部交戰,但當齊國進兵燕國時,三晉仍共同出兵攻打齊國。然而,三晉逐漸對外擴充土地,使得各自的實力增長不少,彼此之間也出現不合。除上述所提魏國干涉趙國內亂外,魏武侯去世後,魏國國內出現兩派勢力相爭,趙韓兩國趁機介入,大敗魏軍於濁澤。

三晉彼此之嫌隙已然如此,使得三晉或單獨對外發動戰爭,或任意二國結合禦敵,三晉直至前318年才又再次共同聯合對外。

事實上,在此期間秦國勢力早已逐漸崛起。如魏國在武堵築城時即被秦國擊敗,即使韓魏組成聯軍仍被秦國所敗,更無須提秦國大敗趙魏聯軍於石門,“斬首六萬,天子賀”,此乃秦國對六國首次大勝。

商鞅變法時期——魏國跌落神壇,秦國成為最主要的強國

在這個時期中,戰國時代局勢中最大的變化,即是秦國崛起。秦獻公去世時,當時各國均將秦國視作“夷狄之邦”,不願與其往來。因此秦孝公即位後便發憤整頓內政,意圖使秦國強大。

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秦孝公劇照

秦孝公發佈招賢令,內中説明秦國國內動盪,同時三晉奪取秦國河西之地,因此秦國要廣招賢才以收復失土。同年商鞅前往秦國入仕,並開始變法。

然而,在此時期,若依秦國國君自己的敍述而言,秦國並非強大的國家,更遑論潛在霸權國。此時最強大的國家仍是魏國。齊國與魏國相繼變法改革後,隨着國力不斷的成長,衝突也一觸即發。

魏國國力大降之分隔線在“馬陵之戰”。魏國在此戰中大敗,太子申被俘虜,大將龐涓被殺。對於魏國而言,災難並不僅止於此,除與齊韓為敵外,秦趙亦起兵來攻。

魏國連續兩次大戰均敗於齊國手下,同時西邊仍有秦國步步進逼,魏國乃與齊楚和議,因而解除各國對於魏國的包圍網。但秦國對於魏國的進攻並沒有因此停歇。

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商鞅劇照

“馬陵之戰”後,秦國對外軍事行動開始大幅增加,在前340年之後大國間共發生十七次戰爭,秦國即參與了十二次。秦國大肆擴張土地,如攻擊韓國佔領宜陽,擊敗魏國獲得河西之地。

在這個階段,秦國共與魏國之間有十一次戰爭,與韓國交戰四次,與趙國交戰三次,可以秦國主要的擴張目標仍是魏國。

秦國在“雕陰之戰”中大敗魏軍,《史記·魏世家》記載魏國四萬五千士兵盡敗於此,魏國只好拱手將河西之地割於秦國。這是魏國自“馬陵之戰”大敗後又一次重大挫敗,也是三晉對秦國的第一場大敗仗。

秦國的野心並不僅於此,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又分別打敗魏國與趙國。不斷處於秦國壓力下的魏國,與各國的戰事又頻頻失利,如楚國趁火打劫伐魏取得八座城池,因此魏國接受秦國要求,以秦國相張儀為魏相,一反之前與齊楚和議的態勢,並借道給秦國攻打齊國。

然而秦國大敗而歸,魏國遂趁機罷去張儀之相位,並且起用之前的秦將公孫衍為魏相,推行“合縱”策略,聯合其他國家對抗秦國。

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張儀劇照

東方各國推楚國為縱長,聯合對秦國發動戰爭,但是卻無功而返。由於實際攻擊秦國的主力為三晉,其中出力最多的魏軍損失慘重,反而首先與秦國談和,使得此次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各國領兵而回。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已有四十年之久,從秦國對外用兵大增,以及各國合縱以攻秦可以看出,秦國實力在逐漸膨脹。此時期,秦國宰相張儀也出使各國企圖拉攏各國與秦國之關係。

在連橫時期,戰國各國互動上最大的特色即是戰爭頻率增加。短短五十七年之間即發生八十次戰爭,比起其他時期高出許多,頻繁的征戰也使得此時期的聯盟次數來到最多的十八次,著名的合縱與連橫即集中於此時期。

與前一時期不同的是,最主要的強國已經不再是魏國,而是變法成功的秦國,三晉無論如何努力,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崛起,此種情況也預示了這個時代的結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49 字。

轉載請註明: 從“三家分晉”到“商鞅變法”:三晉始終無法阻擋秦國的悄然崛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