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説,天才學霸都是因為智商高,基因好。放眼望去,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家庭背景中父母爺爺奶奶輩,總是能找到那麼一位人物,要麼是老師、要麼是大學教授。
有些父母將孩子成績不好,歸結於自身基因問題,孩子“生”的笨,怨也沒用。
其實,大錯特錯,父母要明白一個道理:想培養出學霸,先讓孩子愛上學習,孩子才更有可能在後來發奮努力。
1、有了好情緒,學習才更好
社會的極速發展,造就了一大批“精英”焦慮的父母!其實,這種“成龍成鳳”的焦慮,也會傳遞給孩子,成為孩子巨大的壓力,讓孩子的情緒更低落、更消沉。
而研究發現,情緒的積極程度與學業成績呈正相關,情緒狀態對學業成績具有一定的預測力。 也就是説,孩子擁有的積極情緒越多,學得就越好。
快樂的情緒,能幫孩子建立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業成績。 情緒好才能學得好,給孩子創造一個快樂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心情愉快,更能讓孩子願意學習,主動學習。
2、激發好奇心,喚醒學習興趣
強烈的學習興趣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讓他們不斷地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積極進取,認真學習知識。一個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孩子難以對知識擁有強烈的上進心,因為誰都不會去追求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父母可以利用提問等方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多帶孩子去外面散步,在散步途中利用身邊的自然現象,巧妙地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認真思考,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學習興趣自然就被激發出來了。
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產生學習的內驅力,愛上學習,是孩子不斷成長進步的源泉。
3、積累成就感,建立學習自信心
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我們可以給予及時的讚揚,激勵孩子付出更多努力,取得更大進步。
而當孩子學習出現問題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支持。給孩子足夠的支持,孩子才能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內心有力量去迎接挑戰。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就自信的人,自信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堅持做一件事,慢慢的做得越來越好,自信的性格就隨之培養出來了。
孩子們的自信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4、父母的行動,是孩子的榜樣
有一句話説的很對,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是這樣的人。上學前,孩子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行為習慣都會受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平時多看書,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他自然就會被家長所感染。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才一歲多,什麼都不懂,就不帶他一起去學習,其實,現在有很多的早教書籍,色彩鮮明,圖文並茂,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閲讀,教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事物,不僅能開闊他的眼界,也能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與其對孩子苦口婆心,不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學習是多麼迷人的一件事情。要記得,身教永遠大於言教。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愉悦,愉悦的情緒,會讓學習更高效,幫助孩子開啓更好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態度,輕鬆快樂地逆襲成為一名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