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鬧饑荒,古人為何不捕魚或者去打獵,就等着被餓死?
饑荒發生後,朝廷通常都會採取救災措施,包括開倉放糧,鼓勵大户人家捐獻糧食。朝廷給災民的糧食分兩種,一種是要還的,另一種是不用還的。災民沒有離開户籍所在地,則朝廷給他們按户籍人口發口糧,這些糧食需要災民們在豐收後分批還給國家,這種方式秦國採用的多。另一種是朝廷直接給災民發放稀粥,一日兩餐保證餓不死,這種不需要災民們還,漢朝之後的朝代多數採用第二種方法。有借有還,故第一種方式餓死的人少,也十分有用。儒家批判秦朝的救災政策,認為秦朝暴虐,糧食應該免費分給災民,不需要還,更不能收利息。
實際上這個問題放在現在社會也是一樣的,如果現在突然鬧饑荒,而對於已經沒有捕魚打獵的經驗和技巧的人來説,即便有這個想法能否成功則是一個關鍵點。古代人也如此,他們早就脱離了原始社會的捕魚打獵這種基本的求生方式,而是已經養成了農耕的方式,所以他們想要捕魚打獵難度很高,也不容易成功。另外在鬧饑荒的時候,也沒有足夠的獵物或者魚類供大家去抓去捕。
但殘酷的事實是,一旦出現大範圍的災荒,也意味着,當地的其他可供打獵或捕獲的生物也同時遭受了災難,而只有本能的動物們,抵禦災害的能力還不如人類。因此,即使災民想打獵,也無獵可打。更何況,即使捕獲少量的獵物,對於龐大的災民團體而言,也不過杯水車薪。因為,漁獵生活本身就是養活人口數量最低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一旦遭遇大範圍的災荒,絕望的災民們,或等待着活活餓死活,或向聽説過的可能生存的地方遷徙,淪為流民,或揭竿而起。而這一切,也不過是絕望的掙扎罷了,絕大多數人的命運依然悲慘。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人的死亡,也屢見於史書。
其實這個問題就和晉朝的皇帝問百姓“何不食肉糜”一樣可笑,一旦出現了大範圍的饑荒,當地的人們只要是能吃的他們都會去吃,所以這也就意味着水裏的魚也會遭殃,大家都會去捕魚,水中的魚根本就不夠吃,甚至會吃光水裏的魚。同時饑荒也可能是乾旱引起的,水都沒有了哪裏來的魚。捕魚打獵本來就很難養活大規模的人口,況且那根本就不解決的問題,災民們只能活在絕望之中,吃樹皮,如果連樹皮都沒得吃的話,他們只能被活活餓死,古代饑荒而是幾萬人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所以動物早在人之前就死了,而且饑荒的人數那麼多就算有打到一點獵物也遠遠不夠。而且捕魚為生本來就只能養活極少數的人,所以在發生饑荒的時候人們只能往別處遷移或者慢慢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