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縈繞在不少家長心頭的問題,孩子太懶散,得過且過,遇事容易放棄,毫無野心,該怎麼辦?
有的家長説,每次看見孩子懶散的狀態都很着急,想要的不會爭取,忍不住代替他做事,可終究不起作用。
實際上,孩子不努力並不是不想努力,沒野心,而是缺乏內在的動力,主觀意願不夠強大,看起來才是一副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
不要寄希望於提示和嘮叨,説教很多,卻不給孩子做示範,不僅無用還會招致叛逆心理。
舉個例子,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出現了退縮性行為,就一味慫恿他去做,卻不顧孩子已經很害怕的心理。甚至直接給孩子貼標籤:不勇敢、沒野心,孩子乾脆就破罐子破摔了。
還有的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不知道前進的方向。
遇到需要自己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心裏實際上也有些慌亂,需要身邊有個人告訴他接下來應該怎樣做,得到有價值的建議。
比如孩子玩積木搭幾塊就不想再搭了,這並不是孩子對積木失去了興趣,而是不知道還有哪些新的玩法,不知道接下來怎麼玩。
這時家長如果能給予簡單引導,孩子就會恍然大悟,建立起信心挑戰未知。
這樣做,家長的形象也會變得高大起來,這樣的事做多了,還擔心孩子不聽你的嗎?只會在一旁抱怨、吐槽,孩子不厭倦才怪。
千萬要記住的一點是,別用自己的固有思維定義孩子的努力。
有的孩子屬於觀察型,進入狀態可能更慢些,可還沒等他打開思維,就得到家長的評價:這孩子不行,在家也這樣,有點笨。
實際上就算是大人,努力之前也要進行簡單的規劃,更何況孩子。
多一些等待,孩子可能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不管是哪種原因,如果孩子目前真的到了那種懶散、得過且過的地步,如何讓他懂得努力呢?家長要多用技巧,打入他的思維。
1、拆分目標,減少壓力
“懶孩子”遇見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放棄,這時家長應該慢下來,等待孩子一會,看看問題出在哪裏,然後一步步拆分孩子覺得難的部分,陪他一起完成。
比如學習方面,基礎差些的孩子,不要讓他一口氣做太多題,否則光是看見滿滿當當的題目,孩子就會打退堂鼓了。但如果能設置懸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孩子就會充滿鬥志。
你可以這樣説:寶寶,前面的題目完成得很棒,媽媽看見了更強的你,讓我們一起來挑戰更難的,怎麼樣?
這樣的語句,會讓孩子更有興趣和信心,挑戰更難的題目,比家長們常用的打擊語句效果好多了。
如果孩子失去信心,這時你只要靜靜做示範就好了,肯定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模仿,從小開始更高效哦~
2、創造可以認真觀察、傾聽的環境
懶孩子愛觀察,這也是一種優勢,家長往往容易忽略。
很多懶孩子聽指令,永遠都在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不感興趣自然就無動於衷了。
你可以試着變化一下聲調,或者降低、提高些分貝,讓孩子感興趣,也可以把想展示的玩具藏起來,以退為進。
3、清晰目標,給孩子使命感
孩子都喜歡獨立,懶雖是本性,但在內在驅動力面前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家長應該給孩子使命感,孩子能做的事情讓他自己做,更重要的是把他不感興趣的和感興趣的事情結合起來,或者説從理念上進行轉化。
比如新東方的“韭菜大師”李笑來,面臨背誦20000多個單詞的任務,也產生了畏難情緒。要知道,即便做好背單詞的計劃,加上鞏固,也要很長時間。
但李笑來轉換思維,他想的是,新東方教學年薪百萬,背一個單詞相當於50元,這樣一想每天背誦單詞相當於賺錢,就有動力多了。
於是,第一天他就背了100個,後來甚至覺得不過癮,這樣的思維轉化就是動力。
孩子也一樣,不要覺得事情小就不做,不積小流無以至千里,任何事情都要慢慢積累。
4、利用孩子的爆發力創造驚喜
懶孩子的爆發力更強,總會在不經意間帶給大家驚喜,家長要及時鼓勵,讓孩子更願意展現自己。
孩子本性簡單善良,野心也只是家長想當然的,但努力生活總沒錯,因此如何運用技巧,讓孩子自己懂得努力的重要性,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