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威海12月24日電 榮成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建立健全聯動指揮、網格治理、心理服務、信用管理六大體系,有效地提升了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一、強化部門聯動,推動“分散治理”向“聯動治理”轉變。圍繞打破信息壁壘、整合社會資源,深度融合“民生110”、網格化治理、數字城管、社區服務等工作職能,率先組建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加快推進信息匯聚、指揮集成、力量整合、執法聯動,有效凝聚社會治理強大合力。一是打造更加科學的指揮體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市級領導班子全員參與,統籌推進聯動指揮體系建設,分兵把口抓好分管領域問題處置。同時,最大限度賦予聯動指揮中心直接調度鎮街、部門權限,加大“兩辦”、組織部、紀委等部門督查、考核力度,推動各項指令落實落地,為建設聯動指揮體系提供堅實保障。二是打造更加暢通的信息平台。在加快整合“民生110”、城市管理、社區服務等信息平台的同時,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逐步將公安、信訪、司法、法院、人社、民政、應急、消防、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部門各類基礎信息,全部整合融入信息平台,打造全市社會治理的“數據中心”。鎮街、部門及村居、社區分別設立二、三級平台,實現與市級平台互聯互通,構建全面覆蓋、信息共享、協調聯動的綜合治理體系。三是打造更加高效的管理機制。聚焦綜合研判,及時對各渠道的訴求信息進行彙總梳理,面上問題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分析研究,個性問題交辦責任單位針對性解決。聚焦清單管理,制定下發問題處置責任清單,嚴格按照清單向責任單位交辦問題,並明確處置時限、辦結標準,督導及時解決。聚焦分級辦理,建立完善紅、黃、綠三級辦理流程,紅色等級問題必須立即辦理,黃色等級問題要求24小時內辦理,綠色等級問題酌情48小時內辦理。聚焦督辦考核,細化完善量化督辦考評體系,每月組織對鎮街、部門工作績效進行考核排名,對連續2個月排名後三位的,由分管市領導約談主要領導,持續傳導工作壓力。
二、加快網格建設,推動“粗放治理”向“精細治理”轉變。全面深化網格治理體系,通過織密“網扣”、配強人員、優化獎懲,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水平。一是優化網格設置,提升工作精準度。按照“全域覆蓋、無縫銜接、邊界清晰”工作要求,在全市村居、社區劃分1346個基礎網格、3772個單元格,在企業、學校、醫院等設置484個基礎網格,同時結合全省統一標準,對1830個基礎網格進行編碼,使每個網格都配備專屬“身份證”,有效提升工作精準度。二是優化人員配置,加強隊伍建設。把配強人員作為激發網格作用的着力點,按照小區長、優秀志願者、黨員等三類標準,着力打造過硬的網格隊伍。其中,城市社區擇優選聘專職網格員218名、協管員270名,農村擇優配備網格員1120名、協管員3858名;1400多名社區民警、法律顧問、行政執法等力量下沉網格,8萬多名農村志願者編入網格,進一步充實了網格工作力量。三是優化獎懲措施,激發工作積極性。以“四獎一罰”為核心,不斷細化完善考核辦法,壓實責任,激發幹勁。其中,“四獎”即政治待遇、信用加分、物質獎勵和社會榮譽“四重激勵”,對錶現優秀的網格員、協管員納入村級後備幹部、黨員發展等重點培養對象,每年給予10—20分的信用加分,每年拿出20萬元經費用於表彰獎勵,定期開展“最佳網格”“最美網格員”評選活動;“一罰”即建立“末位淘汰”機制,對鎮街考核連續3個月排名後5%的人員及時調整撤換。截至目前,已有214人因表現優異被接收為預備黨員、665人被納為入黨積極分子;另有82名網格員、455名協管員因考核排名靠後被調離崗位。
三、重視心理服務,推動“過程治理”向“源頭治理”轉變。堅持把心理服務作為社會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進“六心工程”建設、打響“舒心榮成”品牌的同時,大力實施“三個提升”工程。一是培育壯大本土隊伍。加快孵化專業心理服務社團、部門、鎮街心理服務“土專家”,組織培訓網格管理“明白人”、社會志願者,確保年內服務羣眾10萬人次以上。疫情期間,統籌全市心理服務力量,啓動“心理防疫 舒心榮成”專項行動,發佈《心理防疫指南》等信息80多期,開通諮詢熱線22條、專用微信羣16個,受理羣眾諮詢7200餘人次,解決問題2426個。二是精準服務重點羣體。針對信訪老户、問題青少年、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8類特殊對象,以及政法幹警、信訪幹部、公交駕駛員、遠洋漁船船員等8類重點崗位人員,“一對一”制定心理服務方案,定期組織開展心理減壓、情緒宣泄等活動。組織開設心理服務樣板課程,在全市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促進提升“社會最小細胞”健康和諧水平。上半年,組織專業機構對3631名重點人進行了心理測試,開展心理疏導544人、干預治療37人。三是潛移默化宣傳引導。加快構建心理服務“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立體宣傳格局,每週線上線下發布心理健康信息通報,定期邀請各地專家學者進行專業授課培訓,全力打造“舒心講堂”品牌,不斷提升專業服務水平。目前,正在大力開展“六個全覆蓋”百日集中宣傳活動,推動形成“人人關愛心理健康,人人蔘與心理服務”良好氛圍。
四、完善信用管理,推動“單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轉變。充分激發羣眾參與農村治理的工作活力,以“信用榮成”為抓手,創新推出一批信用引領和激勵措施,讓羣眾在共建中實現共享。一是設置“紅灰榜”。細化完善《農村居民信用積分評價辦法》,在全市900多個村居全部成立農村信用管理議事會,將居民行為以信用積分的形式詳細記錄下來,經評議認定後,形成信用積分“紅灰榜”,每月更新、公示,實行動態管理,營造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二是設立“信用金”。市級、鎮街層面分別定額設置300萬元、10萬元的農村信用基金,村居在此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設立不同數額的輔助信用基金,依託信用基金,開設“信用銀行”“信用超市”等信用產品,居民可用信用積分兑換相應物質獎勵,有效調動羣眾積極性參與農村治理工作。三是開發“新項目”。針對農村羣眾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的特點,創新開發“暖心食堂”“點單送法”“舒心服務”和扶老助殘、清潔家園等8大類、48個志願服務“新項目”,同步跟進各類信用激勵,引導羣眾主動認領,積極營造人人蔘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榮成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