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豬肉價格持續走低,這給養殖户、豬肉商家和消費者帶來哪些影響?豬肉價格走低的原因又是什麼?
吉林:豬肉價格持續走低 銷售市場冷淡
3月下旬,記者在吉林省松原市一家農貿市場上看到,原本下午是豬肉購買高峯時間,但豬肉攤位前卻很冷清,只有幾位零星的顧客。據攤主介紹,豬肉價格已經連續7周下降了。
商販楊玉榮稱,原來25元、26元一斤,現在18或20元一斤。不好賣,越賤了越不好賣,以前一天能賣四五頭豬,現在一天就能賣一頭或者半頭。
攤主楊玉榮説,目前市場豬肉銷量下降了50%以上,零售豬肉價格也降了20%左右。同時,記者瞭解到,生豬市場的價格也在下降。
養殖户劉彥軍告訴記者,現在肥豬價格在12.5元至13.5元一斤,年前最高價能達到18塊錢一斤,一斤掉了5塊多錢。
受降價因素影響,一些小規模的養殖户將生豬出欄後,決定不再繼續養殖,防止持續降價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損失。
業內人士認為,豬肉價格持續走低,一是因為目前豬肉市場進入了消費淡季,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量的生豬陸續出欄並供應到市場當中,造成市場暫時性的供過於求。
吉林:部分養殖户擴大生豬養殖規模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因為豬肉價格下跌,一些養殖户縮小了養殖規模,甚至放棄養殖。但記者也發現,不少已經成規模的養殖户,卻準備繼續擴大規模,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劉殿文父子去年養了300多頭育肥豬,雖然飼料和玉米的價格都上漲了,但今年他們仍準備擴大豬舍,再購買200頭育肥豬。
劉殿文説,雖然現在豬肉價格走低,但他們投入了養殖成本,無法放棄飼養,而且在他們看來利潤還是存在的。
同樣準備擴大養殖規模的還有養殖户王少雲,他和公司合作養豬,公司提供豬仔、飼料和技術等,王少雲負責代養,育肥後公司進行回購,行情低迷時採取保底價進行回購,之後利潤四六分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規模化養豬是破解“豬週期”的有效途徑。隨着這些年養殖業的發展,吉林省的養殖户多為規模養殖户,對穩定豬肉供需平衡起到了一定作用。
同時,業內人士也建議養殖户儘量養殖一些綠色有機豬,有機豬肉的市場行情相對穩定。 (央視財經)
來源:東南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