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公佈!為何是這20家?

2023年度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公佈!為何是這20家?
2023年度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出爐。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開展了2023年度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認定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其中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9家,城市商業銀行5家。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三年發佈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

2023年度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公佈!為何是這20家?

今年上榜的銀行與前兩年相比有哪些變化?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意味着什麼,對其有何影響?和消費者/儲户又有多少關聯?帶着這些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專家做詳細解讀。

20家銀行入選

記者瞭解到,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複雜性4個維度,共13項指標評估認定系統重要性銀行,得分超過100分的銀行進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並按系統重要性得分從低到高分為五組。分組越靠後,系統重要性程度越高。

今年入選的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分別為:

第一組10家,包括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廣發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

第二組3家,包括中信銀行、浦發銀行、郵政儲蓄銀行;

第三組3家,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

第四組4家,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

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

相比2021年和2022年,今年名單中最主要的變化是南京銀行為首次入選,位於第一組、第9位,是第五家入選的城商行,也是江蘇省內第二家入選的法人銀行。根據半年報數據,截至2023年6月末,南京銀行資產規模2.2萬億元,資本充足率13.8%,不良貸款率0.9%,撥備覆蓋率380%,資產質量和風險抵補能力較好。

2023年度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公佈!為何是這20家?

(羅葛妹整理製表)

記者對比2022年名單發現,今年其他入選銀行及分組沒有發生變化,僅有些在組內排名有所變化。

具體來看,第一組在排名上變動較大,有5家銀行發生位移。其中光大銀行上升1位,排名第一;去年排第1的民生銀行則下調1位至第二名。江蘇銀行與廣發銀行位置也互換了;南京銀行入列後,北京銀行下調1名。

第二組排名上也發生了微調,中信銀行仍位列第一,浦發銀行較去年上升了1位,和郵政儲蓄銀行位置調換。

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三年來入選銀行及排名均無變化。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是系統性重要銀行第三次評估和識別,從中看出,評定是個動態過程。“根據國內系統性銀行評定指標體系,客觀、科學識別銀行在金融系統的影響,並進行一定調整,今後也不排除少數銀行組別變動的情況”。

資產規模佔比超六成

所謂系統重要性銀行,是指那些對金融穩定和金融市場運作具有重要影響的銀行。這些銀行通常在規模、複雜度、跨境業務等方面擁有較高的風險敞口,一旦發生問題,可能會對整個金融體系產生連鎖反應。”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確定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方法因國家而異,但通常考慮到銀行的規模、複雜度、國際化程度、交易活動等因素。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逐漸成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其中,加強中央銀行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是強化宏觀審慎管理、維護金融穩定的重點領域。

2018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原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對中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識別、監管和處置作出了總體性的制度安排。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佈《中國人民銀行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明確在人民銀行內設立宏觀審慎管理局,牽頭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基本規則制定、監測分析、並表監管,建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評估、識別和處置機制。

2020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聯合發佈《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確了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方法、評估範圍、評估流程和工作分工,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複雜性四個維度確立了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指標體系。

2021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聯合發佈《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下稱“試行規定”),為實施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提供指導和依據。

資本要求上,根據試行規定,系統重要性銀行在滿足最低資本要求、儲備資本和逆週期資本要求基礎上,還應滿足一定的附加資本要求,由核心一級資本滿足。系統重要性銀行分為五組,第一組到第五組的銀行分別適用0.25%、0.5%、0.75%、1%和1.5%的附加資本要求。

孫立堅稱,系統重要性銀行需要滿足一系列的監管要求,以確保它們的業務活動不會對金融市場和金融穩定造成威脅。此外,系統重要性銀行還需要遵守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法律法規,確保其業務活動符合合規標準。

“系統重要性銀行對整個金融體系的重要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他補充指出,首先,這些銀行通常是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其業務活動對市場價格和流動性具有重要影響。其次,這些銀行的破產或財務危機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因此,監管機構通常會對這些銀行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和監控,以確保金融穩定和市場運作的平穩進行。

從當前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來看,經營總體穩健,是金融體系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從中國實際情況看,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中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49.21萬億元,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406.25萬億元,在中國金融業總資產中佔比達到90.44%。而最新公佈的20家銀行,資產規模合計佔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61%。

考慮到銀行業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4家銀行均已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

機遇與挑戰並存

據冠苕諮詢創始人、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介紹,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從附加資本、槓桿率、大額風險暴露、公司治理、恢復處置計劃、信息披露和數據報送等方面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監管要求,還將建立早期糾正機制,推動系統重要性銀行降低複雜性和系統性風險,建立健全資本內在約束機制,提升銀行抵禦風險和吸收損失的能力,提高自救能力,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框架,對其進行有效識別、監管和有序處置,保持這些銀行穩健經營,持續維護國家金融體系穩定運行,有效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周毅欽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強調,對系統重要性銀行來説,監管要求確實更加嚴格了,身上的擔子更加重了;此外,更高更嚴的標準也在不斷促進這些銀行修煉內功,提升經營效率,增強持續經營能力,降低發生重大風險的可能性。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系統重要性銀行是指在金融系統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整個金融系統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的銀行。

在盤和林看來,一旦入選,對銀行來説,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是提高銀行聲譽。銀行的主業是信用,而信用的基礎在於用户信任,良好的聲譽能夠讓用户更加信任銀行。

二是強化銀行風險監管。系統重要性銀行需要穩定,會有更高的監管要求,有助於銀行改善內部風控和治理水平。

三是提高銀行資本壓力,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對於系統重要性銀行,未來需要更多的充實資本金。

四是增加銀行業務機會。追求穩健的企業會更多的將金融服務訂單交給系統重要性銀行。

那麼,對於消費者/儲户來説,選擇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是否意味着更安全、更合適呢?

周毅欽告訴記者,從入選的銀行來説,全部由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頭部城商行組成,這些銀行的資產規模龐大、業務體系豐富、客户數量眾多,一直是中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金融機構羣體。

從經營效率來看,這些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不良資產率等各項經營和風險指標均保持較為穩健和健康的狀態,持續優於銀行業平均水平。“所以,對金融消費者和儲户來説,如果風險偏好較為保守,以穩健投資為主要目標,系統重要性銀行是比較好的選擇。”周毅欽説。

記者:羅葛妹

編輯:陳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1 字。

轉載請註明: 2023年度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公佈!為何是這20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