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更新,有何變化?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海顏)9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2023年度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認定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6家國有商業銀行、9家股份制商業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入選上榜,相較於2022年新增了1家南京銀行。
具體來看,按系統重要性得分從低到高分為五組:第一組10家,包括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廣發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第二組3家,包括中信銀行、浦發銀行、郵儲銀行;第三組3家,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第四組4家,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下一步,將按照《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的要求,共同做好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工作,督促系統重要性銀行按規定滿足附加資本和附加槓桿率要求,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損失吸收能力,發揮好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合力,促進系統重要性銀行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不斷夯實金融體系穩定的基礎,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21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首次發佈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評估認定了19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包括6家國有商業銀行、9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4家城市商業銀行,併發布了《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以下簡稱《附加監管規定》)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更高的資本和槓桿率要求。2022年9月,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更新,但數量仍為19家。
按照《附加監管規定》規定,系統重要性銀行分為五組,第一組到第五組的銀行依次適用0.25%、0.5%、0.75%、1%和1.5%的附加資本要求;而附加槓桿率則是附加資本的50%,分別為0.125%、0.25%、0.375%、0.5%和0.75%。
系統重要性銀行規模大、業務複雜性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強,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關鍵服務,其穩健經營關係到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對於此次系統重要性銀行數量擴大至20家,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系統重要性銀行是對金融系統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的銀行,入選系統重要性銀行意味着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提升,有助於強化銀行風險監管,提高銀行聲譽,此外,還可能為銀行增加更多業務機會,追求穩健的企業會更多地將金融服務訂單交給系統重要性銀行。
“銀行業是中國金融業的主體,系統重要性銀行是銀行業的主體。”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系統重要性銀行舉足輕重,應真正發揮經濟和金融“穩定器”作用。按年評估和公佈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建立起中國自身的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規則,有助於提高中國銀行體系穩健程度,在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同時,推動銀行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系統重要性銀行應提早規劃安排,適時補充資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風險處置機制,提高風險抵禦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