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背景下,碳排放權交易獲券商爭相佈局。2月6日,中金公司發佈公告表示,中國證監會對中金公司在境內合法交易場所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無異議。包括中金公司在內,2月以來5家券商相繼發佈公告表示,公司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已獲准。有業內人士表示,碳排放權自營交易業務是券商參與碳排放權市場建設的戰略性業務,相關業務資質的成功獲取也將進一步強化券商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同時,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碳金融市場將起到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未來發展空間可觀。
券商扎堆佈局碳排放權交易
2月6日,中金公司發佈公告表示,已收到中國證監會《關於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無異議函》。根據該無異議函,中國證監會對中金公司在境內合法交易場所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無異議。除中金公司外,東方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華泰證券也於2月3日-6日相繼發佈相關公告。至此,截至2月7日,2月以來公告收到證監會相關函件的券商已達5家。
在公告中,上述券商均表示,將根據相關規定和無異議函的要求,以服務實體經濟、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推進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為目標,合規、審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業務,並將相關業務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做好相關風險管理工作,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國泰君安證券旗下官方公眾號“國泰君安發佈”顯示,2015年國泰君安收到中國證監會開展碳排放權自營交易的無異議函,成為首批獲牌券商。2016年,國泰君安正式開始涉及碳配額交易。另據2022年12月國泰君安發佈的官方公眾號顯示,國泰君安已落地證券業首單掛鈎上海市碳排放配額的場外期權交易。同期,作為交易機構,成功參與香港國際碳市場Core Climate交易平台的首批交易。
另據中信證券官網,2021年11月,中信證券已加入碳排放權交易標準文本工作組和碳衍生品工作組,與交易商協會共同探討建立標準化碳排放權衍生品交易市場。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認為,從“雙碳”目標出發進行推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藴含的業務機會、業務空間也是巨大的,這也正是券商積極謀劃佈局碳交易市場的原因。獲得無異議函是券商參與碳市場的前提條件,能否獲准參與,還需要看碳市場主管部門的態度。
作為獲准可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券商之一的申萬宏源也表示,碳排放權自營交易業務是券商參與碳排放權市場建設的戰略性業務。目前,申萬宏源已多次組織召開“碳達峯、碳中和”專題業務研究會,通過碳排放權自營交易業務,發揮金融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社會實現綠色低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碳金融市場發展空間可觀
就證監會准許券商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意義,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認為,此舉一方面意味着證監會對券商碳排放權交易參與範圍的態度放寬。另一方面,券商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無疑將提升碳交易市場活躍度,有助於促進碳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從而助力碳減排。
陳靂直言,目前中國碳金融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啓動,一年多時間裏,碳市場存在着交易活躍度不足等問題,仍需提高投資者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興趣。在“碳達峯”“碳中和”背景下,碳排放權等相關內容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碳金融市場將起到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未來發展空間可觀。
目前來看,在“雙碳”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碳交易行情也逐步向好。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收盤,碳交易板塊中,華盛昌單個交易日觸及漲停,此外,新動力、乾景園林、寶馨科技分別漲9.71%、7.43%、5.11%。若從年初至今的表現看,上述個股則分別漲3.5%、11.01%、8.67%、18.96%。
從碳主題的相關指數表現來看,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滬深300碳中和指數年初至今漲5.97%,上證180碳效率指數(以下簡稱“180碳效指數”)2月7日報收1582.97點,年內漲2.9%。中證公司披露信息顯示,180碳效指數基於上市公司的碳足跡數據,在剔除碳足跡較高的證券之後,剩餘證券按照碳足跡倒數進行加權,以反映滬市低碳排放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另據上海環境交易所數據,2022年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總成交額為28.14億元。截至2023年2月7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3億噸,累計成交額104.9億元。
楊海平坦言,“考慮到中國‘雙碳’目標的落實及碳市場的發展潛力,個人堅定看好券商參與碳市場的前景。券商自營參與碳交易代表了一種趨勢,不僅能夠使其分享中國碳市場的增長紅利,形成新的盈利增長點,後續也將為碳市場、碳金融升級做出貢獻”。
北京商報記者 劉宇陽 郝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