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百步走是人們最推崇的養生方式,它給人帶來的好處是:可促進腸胃的蠕動、提高心肺功能、醒腦消乏等,是一項簡單又有效的運動。
走路的時間一般在晚飯後,白天驕陽似火,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而晚上暮色靄靄、涼風習習,正適合出門活動活動筋骨。
走路應該屬於老少皆宜的活動,但是你知道嗎?有這樣5種特質的人若用了不正確的飯後行走方式反而對人體有害,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注意。
1、胃病患者
身體素質較差,或患有胃下垂、慢性活動性胃炎以及做過胃部切除手術的患者都不適合飯後立即散步,以免腸胃蠕動加快,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刺激胃壁,對胃粘膜的修復不利,以致病情加重。
特別是患有胃下垂的患者,不僅飯後不適合散步,平時的行走也需減少,飯後還需平躺10分鐘,若是直立的狀態,恐加重胃的負擔。
2、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由於飯後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停留在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若立即活動很容易出現腦缺血狀況。
表現為頭暈、乏力的症狀。特別是對於患有冠心病的老人,萬不可飯後立即大量活動,極有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若要走動,建議飯後先按摩腹部,等休息1小時再散步,而且走路的速度不可過快,時間不超過30分鐘。
3、糖尿病患者
人在進食後,感覺到的飽是胃部的脹滿,此時食物的營養還沒有被吸收進體內,身體還處於“空腹”狀態。身體能量不足時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穩定性更差。
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散步的時間儘量選在飯後半小時後,避免低血糖的發生,而且行走的時間不可超過1小時。
4、高血壓患者
血壓高的患者飯後也不宜立即散步,最好靜坐半小時左右再開始,以免出現頭暈、乏力或昏厥問題。且高血壓患者在散步時要注意,一定要挺直上身,防止胸部受到壓迫,避免心臟功能受到影響。
走路方式為:先用前腳掌着地,不可讓後腳跟先着地,避免不正確的行走方式給大腦帶來振動,引起頭暈。
5、貧血、低血壓老人
有貧血、低血壓的患者,本身供血存在問題,加上飯後大量血液都供給胃部,大腦的供血量將更加緊缺,此時散步很容易出現頭昏目眩甚至昏厥等問題。
這種情況對低血壓患者而言非常危險,千萬不可冒險嘗試。這類人羣鍛鍊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早上。
飯後百步走雖有利身心,但並不適合任何一個人,這幾類人羣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調整散步的時間和方式。對於長期久坐不動活動少的人,或體型偏胖及胃酸過多的人,適當走走還是很不錯的調節方式。
不過走路的要根據環境和季節來進行,寒冷的天氣就不適合户外行走了,可在家中活動即可。並且飯後的散步一定是一種閒庭興步式的走,不可急衝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