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鄉村看小康·鄉村宜居宜業】
內蒙古扎賚特旗五道河子村:
“我們的小康生活,就是要越過越好”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王瀟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遠處,碧綠的稻田環抱村莊,一條綢帶般的柏油馬路從村落延伸而出;近處,紅瓦白牆院落錯落有致,街道整齊乾淨,廣場上有孩童在嬉鬧,村民在花海稻田間勞作……這裏是位於祖國北疆的內蒙古扎賚特旗五道河子村。
五道河子村原是閉塞落後、經濟薄弱的小村莊。近年來,五道河子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做強農業產業,讓農民“穩得住、能致富”,整個村子發生了蜕變。
村莊環境差,居民房屋破舊,一下雨到處泥濘不堪……説起過去的五道河子,村民們無不感慨:“貧窮落後,沒什麼收入,一畝地一年忙到頭掙不了幾個錢。”
“那時的村委會是老瓦房,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2012年滿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的杜文義用自己的積蓄重建了村級活動場所,並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要想脱貧致富,就得在土地上做文章,最大化發揮土地經濟效益。”杜文義説。在他的推動下,五道河子村實行“支部+合作社+社員”的引領機制,通過對內入股、對外流轉,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拓寬增收渠道。同時建立合作社黨組織,將黨建與合作社經營發展深度融合。目前,全村及周邊村落共計0.8萬畝耕地納入了合作社,2012年以來合作社每年為村集體分紅20萬元至30萬元,全村年人均收入從最初的3000元提升到2.7萬元。
為了打造高效規模農業,在合作社的帶動下,五道河子探索種植綠色有機水稻、萬壽菊、甜菜等作物。今年,村裏投資建設萬壽菊粗加工廠,完善“稻花源”30公里環線——千畝花海、萬畝稻浪農業景觀基礎設施,形成景觀休閒體驗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眼下,在萬壽菊種植基地,金黃色的花朵競相綻放,與紫色的薰衣草交相輝映。花農們正忙着採摘,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
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每天在田間負責採摘的人員近50人,人均收入可達180元/天。
“要是速度快一些,活兒幹得好,還有獎勵呢。”村民曲春玲是“採菊小隊”的一員,已經在合作社工作8年的她手法嫺熟。“趁農閒時來這幹活兒,一年差不多能幹7個月,光合作社這兒就能掙3萬多元。”曲春玲説。
近兩年來,五道河子村不斷髮展萬壽菊、薰衣草、油菜花、鮮食百合等特色種植,打造花海景觀帶,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更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旅遊,提升農業產值的同時帶動了周邊效益。巴岱村是五道河子村的周邊村,村民王金龍經營農家樂已10餘年,以前飯店生意一般,這些年每到五道河子村花期最盛的時節,生意就異常火爆。“有了這個旅遊項目,我們一年的營業額可達幾十萬元,比以往強太多了。”王金龍告訴記者。
“我們以後繼續把產業做強做大,讓羣眾在旅遊方面增加收入。我們也要把五道河子‘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這個名片擦得更亮,傳播得更遠。”杜文義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行走在村裏整潔平坦的水泥路上,兩旁的金葉榆鬱鬱葱葱。家家户户庭院有花草,門前有綠樹,圍牆粉刷如新,整齊劃一,屋內窗明几淨。村裏圖書室、小廣場等公共設施齊全,路燈燈箱宣傳畫惟妙惟肖,廣場長廊上的特色壁畫生動形象。
“過去,村民們習慣將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在路邊小溝裏,蚊子蒼蠅滿天飛。剛推行衞生管護制度時,村裏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户上門宣傳,呼籲黨員幹部帶頭行動。”杜文義説。
去年以來,五道河子村共投入環境整治資金12萬元,統一栽植果樹和景觀樹1.3萬餘株,清運垃圾650噸,完善自然屯垃圾收儲點、行政村垃圾中轉站、鎮級無害化垃圾處理廠的三級垃圾處理網絡。
在村民張文學家的院門上,“清潔之家”的流動紅旗十分醒目。作為村裏的保潔員,他除了清理街道垃圾,還帶動村民共同維護村裏的環境衞生。
村容村貌發生變化的同時,村民的精神面貌、鄉風民風更是煥然一新。近年來,村裏陸續建起了草原書屋、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成立了巾幗政策宣講小分隊、文藝小分隊,圍繞紅色文化、秧歌文化、農耕文化等創作了諸多文藝作品。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國文明村”等榮譽接踵而至,如今的五道河子村煥發出新魅力。“我們的小康生活,就是要越過越好,向更先進的村看齊。”杜文義説。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1日 10版)
責任編輯:韋小宇_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