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十月的暢想

散文丨十月的暢想

文/張福獻 圖片/來自網絡

校園內,一場“迎國慶,賀華誕”演講比賽,把時光的列車引向了十月。賽場上,各位小選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歌頌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或頌揚祖國的大好河山;或宣講40年來農村的大變化,或講述着一個個感人的農村扶貧故事。國慶節到了,我們在10月1日,迎來了祖國的73歲華誕。十月在國慶的禮炮聲中,姍姍來遲。

秋風卻在撕扯行人的衣服,身着長衫的路人衣袂飄飄,宛如鶴髮童顏,快樂常在的老人。秋陽目光毒辣地睃視着人間。“秋老虎”的天氣下,大地如同支上了鐵鏊子,熱乎乎的空氣,讓人汗流浹背,薄薄的衣衫貼在身上,令人極不舒服。

“一場秋雨一場涼”。連日的淫雨霏霏,地面上聚起了一汪汪小小的“池塘”。大街上,汽車飛馳而過,濺起了一片水霧。秋風夾裹着絲絲涼意,把路人“吹”得臃腫不堪,他們或穿上厚厚的棉馬甲,或披上烏黑的毛絨大氅,也有的穿上了冬日的羽絨服。雖説是“二八月,亂穿衣”,但這“三九月”的時光裏,服裝不也是五花八門,款式不一嗎?

散文丨十月的暢想

田野裏,收割機在青紗帳中轟鳴着。一望無垠的玉米秸稈,在收割機前撲倒下來,變成了一地枯黃的草屑,化作了有機肥料,滋潤着農田,營養着大地,讓人想起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句。玉米全身都是寶呢,連絞碎的秸稈都如春日的“落紅”一樣,化作了一地“春泥”。它是何其幸運呀!我欣羨不已。

秋雨之後,村莊又忙碌起來。機動三輪、拖拉機、自行車,或是人流,擁擠在鄉間的小路上。枯草的清香沁人心脾,歡聲笑語在田野裏盪漾,宛如奏響了一曲歡快的《農家樂》,或是上演了一部關於秋收秋種的電影。

荷塘中,漂浮着片片凋零的荷葉,早沒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氣象,也沒有了“荷葉田田”的“江南”風光,唯有那一莖歪了脖頸的灰綠蓮蓬,才能讓人想起來昔日荷塘的繁華景象。

荷塘邊,蘆葦在秋風中搖曳不定,風來了,它便俯下身軀,風息了,它又昂起了“高貴”的頭顱,它還是那樣的毫無氣節,雖可恨,卻也可憐!

一羣野鴨子鑽出了蘆葦蕩,在水面上“呷呷”地叫着,你追我趕地追逐着水中的游魚。再也看不到荷塘中“鴛鴦戲水”的景象了,那一對對野鴛鴦都成羣結隊地飛往南方去了,去追尋那和煦的陽光,如春的冬日。要等到春暖花開,冰雪融化,萬物復甦的時節,它們才會返回到北方的家園。

天空中,掠過一隊急飛的大雁,它們“嘎嘎”地叫着,似在訴説着十月的景色。

十月,我們歡迎您!

作者簡介:張福獻,原名張慧峯,山東省成武伯樂一中教師。華文原創小説簽約作家,南方文學編輯,中語參專欄作家,著有中篇小説《吉祥和他的夥伴們》,文集《童年擷趣》。有詩歌、散文和小説數百萬字,散見於各網絡平台。

壹點號 張慧峯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7 字。

轉載請註明: 散文丨十月的暢想 - 楠木軒